物价连着我和你
——“2008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解读之一
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就“2008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中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接受了新华网专访,详细讲解了这两个指标的含义和统计方法,并就2009年我国物价运行趋势等百姓关心的问题与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包罗万象、品种繁多、变化多样。包罗万象是指居民消费的内容广,包括吃、穿、用、医、住、行等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是指日常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数不胜数;变化多样是指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消费情况变化不一,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也有涨有跌。
CPI不是用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编制的,而是用部分重要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来编制的,用统计术语来说这叫做重点调查。按照吃、穿、住等用途将调查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分为八大类: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和居住。
目前我国在计算CPI时选择了262个基本分类,约有600种左右的代表规格品。这些规格品都是居民日常消费数量较大,供应相对稳定,价格易于采集的商品或服务,其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由工业企业生产的消费品必须是合格产品,有注册商标、产地、规格等级等各种标识。
目前我国CPI调查地区样本总数为550多个市县,采集价格的样本调查点近3万个,有近4000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价格采集员从事价格收集工作。CPI的编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调查市县自主选定价格调查点。这些市县要确定价格调查的商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统计术语称之为调查点)。调查点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将所有调查网点分别以零售额和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然后,依据所需调查点数量进行等距抽样,并结合大小兼顾及分布合理的原则抽选。
第二步,价格采集。各省(区、市)都有固定的价格调查人员和临时调查员按统一规定进行价格收集工作。调查点确定以后,各市、县价格调查人员就要按照规定时间对选定的商店、市场和服务网点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采用“三定”原则进行收集调查登记。“三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人直接采价。定点,就是到已选定的调查点,即固定的调查商店和农贸市场,以保障价格资料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定时,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时间来采价,这是保证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在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因为采集价格的时间不同,商品的价格也存在差异。这一点鲜活商品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鲜菜,通常是上午刚上市时价格高一些,晚上收市时价格则低一些。因此,在进行价格调查时,不但每个月的调查次数和日期应保持一致,每次调查的时间也应相对固定。定人,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固定调查人员去调查,这是为了避免因调查人员的频繁变动而引起的人为价格调查误差,保持价格资料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比性。同时各地也常常利用价格采集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性调查工具。
实际采价的原则是:同一规格品的价格必须同质可比,即产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进行比较;如果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调查采集实际成交价格;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如鲜菜、鲜果等鲜活食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采集2-3次价格。
第三步,数据上报。调查市县每月将调查的价格资料通过网络上报给国家,国家统计局在经过审核后汇总各市县的数据计算全国和各省的CPI。
CPI的用途
CPI是个宏观指标,是国家进行经济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大体来说CPI有三个用途:一是测量通货膨胀之用,如果CPI在一段时期内出现普遍的、持续不断的高幅度上涨,即表明发生了通货膨胀,这时央行就要调整货币政策,如提高存款利息率和银行准备金率等;二是用于国民经济核算,如核算城市运输业时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从而得到了城市运输业实际成果的变化情况;三是作为利益关系方的利益调整的参照系数,如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补助标准等都必须以CPI作为参考依据。
如何保证数据来源的精确性和广泛性
在谈到如何保证数据来源的精确性和广泛性时,魏贵祥表示,必须保证价格指数的代表性,代表性就是我们要排除人为的干扰,客观地反映价格情况。比如我们在选择商店的时候首先要选择全国的调查点,全国的调查点是每个省都要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落后地区、城市、农村都要有,这是必需的,要按照它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每个市都要有。另外,在一个市里面,比如我们有550个左右的市(县)在进行调查,那么在市(县)里选择商店的时候,我们是按照商店的经营额、经营规模从大到小进行排队,而且还要分类排队,因为综合性商店和专业性商店是不一样的,要分类进行排队,排队以后等距去抽选这些调查点。抽选出来以后再根据地区平衡,比如我们选择一个市里面,市中心区要有,市的边远一些的地带也要有;东边要有,西边也要有。另外企业的规模也要平衡。
我们每一个产品、每一个规格品必须有多家企业调查才能够反映出这个产品的价格水平,排除人为的干扰,我们就是这样取得第一手资料的。
为何统计局公布的指数有时与网民感觉不一致?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统计局公布出来的指数与自己感觉不相符?”魏贵祥表示,消费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吃、穿、用、烧、医疗、居住、出行等多方面的。我们把它分解为八个大类:吃的、穿的、用的、医疗、保险、教育、居住等等,一共8个大类。反映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全部情况。统计局统计的价格指数是全国31个省(市)的平均,代表了全国各地区。而个人的消费往往是区域性的消费,所以造成统计局公布出来的指数与自己感觉不符合的情况。
另外一个就是多种商品的平均,比如2007年到2008年猪肉价格涨得很厉害,带动了其他的商品,猪肉当时涨了40%多,但是单看我们总的价格指数,2007年涨了4.8%,2008年涨了5.9%,个人消费的单一化也使得物价消费指数与个人感觉不符。
房价已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但总体依然偏高
在谈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时,魏贵祥指出,近年来我国兴起“房地产热”,房价也进入了快速上涨时期,上涨态势由东部逐步向中、西部扩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呈现出全国普涨的局面。
2008年以来,受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效果显现和国内外经济形势趋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开始从高位逐步回落。从总体上看,我国2008年底的房价已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前期房价过高,为价格下行埋下“伏笔”。第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显现成效,投资需求,特别是投机型购房需求得到有效遏制,自住型、改善型等正常需求同时受到削弱。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释放了部分即期需求,银根紧缩加大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压力。第三,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及房价“拐点”论加重了消费者观望气氛和心理预期。
魏贵祥还表示,尽管目前房价涨幅开始回落,但总体上房价依然偏高。据测算,2008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些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达到10-14倍,高房价已严重超出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所以,近期是否买房还需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
有网友问:“为什么房价上涨不计入到物价的统计中?”魏贵祥表示,居民消费反映的是居民日常、经常性的消费,在这个价格指数当中没有包括购买房屋的这部分金额,世界大多数国家也都没有把房价计算到居民日常消费中去。因为居民的日常消费(如吃、穿、住、行)是经常性的,但购买房屋并不是经常性的行为,而且购买数额非常大,如果统计到某一个月份当中,整个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世界多数国家都没有计算进去。
2009年物价运行趋势:总体平稳
2008年全年CPI累计上涨5.9%,2008年新涨价因素为2.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占全年价格上涨的42.4%,低于2007年的64.6%。食品价格上涨14.3%,涨幅比上年扩大2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7个百分点,对总指数的影响占比为79%;居住类价格上涨5.5%,涨幅比上年扩大1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8个百分点。
在谈到物价运行趋势时,魏贵祥表示,近两年来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受局部供给短缺,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方面因素的推动。经验表明经济的快速增长经常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为物价上涨提供动力,因此仍要密切关注价格形势的变化,实施积极灵活的宏观调控政策,既防止局部供应短缺引起的CPI重新大幅度反弹,也要防止类似“谷贱伤农”的情况发生,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还应该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受金融危机、国际市场信心不足、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钢材、铁矿石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挫,CPI上涨动力不足,因此对我国2009年物价运行趋势的预期是:如果不出台重大的调价项目,CPI前半年略低,后半年略高,价格运行平稳,不会有太大幅度的涨跌。
[来源于《中国信息报》]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