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上的“浙江现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省从资源小省变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并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活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至于被人称之为“浙江现象”。
前段时间,记者在浙江采访,义乌的小商品、绍兴的纺织业、温州的鞋业、诸暨的袜业、嘉善的木业、温岭的摩托业、海宁的皮革业等“块状经济”所呈现出来的繁荣景象,牢牢地吸引了记者;而当我来到当地统计部门进一步了解这些景象后面的数字规律时,又深深地被统计上的“浙江现象”所吸引。
多年来,浙江统计系统发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根据党委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积极探索和推进统计改革,主动接轨市场经济,基本建立了具有浙江特色的统计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扫描和剖析浙江统计改革进程,我们发现,浙江统计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并形成“浙江经验”,其核心在于制度的创新。多年来,浙江有着不少成功的和值得进一步探索总结的制度创新经验。
现象之一:创新统计事务代理
大家都知道会计、税务等行业有代理制,可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统计事务也能代理。当记者听了统计事务代理制的探索者———浙江省温岭市统计局局长鲍宗生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几个温岭市统计事务所设在乡镇的代办所和几家工商企业后,真正体会到了探索统计事务代理制的勇气,以及实施统计事务代理制的无穷魅力。
所谓统计事务代理,就是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由统计事务所与企业签订统计事务代理协议,有偿提供统计事务代理服务,为企业建立统计台账,定期填报各类统计报表。
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人口110多万人,民营经济比较发达,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与此相对应,统计单位数量激增,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超过800家,规模以下工业和个体工业单位达到2万多家。这对于相对薄弱的统计基础来讲,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非常大。2002年初,温岭市统计局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成立股份合作性质的温岭市统计事务所,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工作人员。他们首先在该市横峰街道设立统计事务所办事处开展了试点工作,在取得试点成功后,逐步在全市推广。
给人印象较深的是,温岭市通过实施统计事务代理,一是加强了统计基础。统计事务所在帮助企业建立和健全统计台账过程中,使统计数据数出有据。二是减轻了企业负担。被代理的企业主普遍反映,统计事务代理前,因为大家都是私营企业,企业内部不可能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报送统计报表只能应付着办,何况请人报送统计报表也是需要支付一笔经费的。现在有了统计事务所上门服务,统计工作质量大大提高,同时收费价格也比较合理。三是提高了统计部门的影响力。统计事务所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调查,经常向企业宣传有关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统计工作,使企业对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统计工作比较支持。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在2002年4月份考察浙江时指出:“温岭市统计局成立统计事务所和在乡镇设立统计事务所办事处,开展为企业服务的统计事务代理工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统计调查组织方法,推进基层统计工作市场化的有益探索。这很可能是基层统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象之二:创新企业统计制度
我国曾在1993年实行过基层企业“一套表”, 但由于当时统计体制与实施“一套表”的要求不完全相适应,加之当时数据处理条件不具备,致使实施“一套表”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搁浅了。
为了完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和改进统计数据采集方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新型企业统计制度,从2002年开始,勇于探索和实践的浙江统计人,又开始了企业统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制订企业统计制度改革过程中,浙江省统计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省级部门座谈会、企业征求意见会,征询政府、 社会和企业等各方面对改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企业统计制度改革在指标设置上,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拼盘式”,即只剔除专业之间重复的指标,保留其他指标,其优点是不会影响上报国家,但几乎不涉及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另一种是“重组式”,即在设置企业“一套表”指标时,既做“减”法,也做一些必需、急需的“加”法,其优点是可以在试点中同时对改革完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探索,但如何衔接好与现行统计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点。
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统计改革办公室主任梁普明告诉记者,这次浙江省企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完全从基层的实际出发,采取“重组式”设置统计指标,即精简重复、作用不大和基层填报特别困难的统计指标180多项,增补能够反映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和有助于提高数据质量的统计指标50多项,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通过“网上报送、在线处理”,实现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现象之三:创新民情民意调查网络
今年“国庆”前夕,浙江省嘉兴市政府发文成立嘉兴市民情民意调查办公室,在城区设立民情民意调查网络。至此,浙江省形成了覆盖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市城区的民情民意调查网络。
曾几何时,民情民意调查还是一个不开放而无人涉足的领域。2001年,杭州市统计局在全国统计系统率先成立了民情民意调查机构,在8个城区抽取各个阶层的5000户住户作为调查点,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调查。3年来,这个调查网络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如“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困难群体生活状况”、“停车难问题”、“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西博会’情况”、“满意单位评选”等大量调查,及时反映民情民意,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得到了党政领导和市民的欢迎。
民情民意调查作为一项新兴的统计调查,不仅拓展了统计调查领域,提高了统计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密切了党和政府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了提高党和政府决策科学性、民主性以及人民群众献计献策的一个有效载体。
浙江省统计局局长刘希平说:“在推进统计改革上,我们一方面十分重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求全省广大统计人员树立开放的观念,跳出统计看统计;另一方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党政领导、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我们统计改革的真正动力。”
最近,浙江省进一步加大了统计改革力度,制订了今明两年全省统计改革方案,正式启动了包括改革农村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建立“制造业园区统计监测评价制度”和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等16项统计改革项目。我们相信,今后浙江统计改革之路将越走越宽广,统计上的“浙江现象”将更加艳丽夺目。
作者:李 新
来源:中国信息报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