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对学习型组织的再认识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4-05-1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学习能力是各类组织(企业、机关、社区及城市等)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随着组织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具备持续学习能力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建立学习型组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机关、社区甚至城市都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标。然而,学习型组织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组织学习过程,对于建设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组织学习注重组织群体智力的提高,而不单是组织成员的学习。目前,对学习型组织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人人都在学习的组织,将组织的学习完全等同于组织成员的学习。按此理解,学习型企业似乎就是人人学习的企业,学习型机关就是人人学习的机关,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提倡市民参加各类学习,等等。这种理解显然是表面化的,事实上组织作为一个“群体”的学习和其成员的学习具有本质不同。前者的学习主体是组织,而后者是个人。个人学习仅仅是组织学习的基点,还必须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才能将个人智力转化为组织智力。学习型组织尽管也强调个人学习,但更注重通过团体合作来促进组织成长并强化其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提高组织的“群体智力”,才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同时也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难点所在。

    组织成员的学习如何才能转化为组织的学习呢?

    首先,组织必须建立共同学习愿景,共同愿景能够引导和规范组织成员的学习行为,从而保证组织成员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头脑中没有共同愿景或愿景不清晰,组织成员学习只能是个人行为,对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没有实际意义。
    其次,组织必须鼓励其成员分享知识并通过学习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分享知识并让其应用于组织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成员的学习效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成员之间的学习联系,有助于改善组织的群体学习能力。例如,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将办公楼设计成桶形的,中间是草坪,上面摆着桌子和椅子,员工工作时间可以通过电话相约一起去喝咖啡,聊聊思路,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第三,组织学习能力是组织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学习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知识的能力,而更主要表现为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并超越自我的系统性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批评的过程。一个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组织,首先需对自身及周围环境进行准确评估。通过评估,组织了解自身不足,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是在认识自身与环境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熟练地调整自己,以保证组织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同步性。再次是创新能力。创新是任何学习活动的本质要求,也是提高组织学习能力的根本,并集中体现为组织不断超越自我的能力。不能实现创新的学习,只能是一种模仿。因此,组织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其是否能持续不断地创新。
    上述三种能力不断循环往复,形成组织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并使组织具备持久的竞争能力。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自身的运行惯性,真正具备上述能力并不容易。组织只有准确把握学习能力的内涵,始终以实现创新为目标,并经过长期努力,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
    第四,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组织结构的相应改造。组织结构主要指组织的层次、幅度以及组织的运行规则。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影响着组织的运行效率。佛睿斯特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的时候,就认为学习型组织应当具有“一种新型的结构设计”,其特征是:层次扁平化、组织资讯化、系统开放化。彼得·圣吉也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必然意味着对传统组织结构的改造。
    组织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习能力产生影响。第一,越是扁平、分权和开放的组织,越容易建立共同愿景,组织成员更容易认清和应对共同挑战,也越容易提高组织群体智力;第二,组织结构影响组织的沟通能力,组织的沟通能力主要指知识信息在组织中的交换和传递能力,信息交换和传递越迅速,组织的整体沟通能力越强,组织也越具有竞争力。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由于等级森严,层次复杂,并以垂直沟通为主,不利于知识交换和传递,也降低了组织的学习能力;第三,组织结构影响组织的决策能力,在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越是扁平、分权和资讯化的组织越有利于迅速做出正确决策,而越是集权的组织越难做到快速正确的决策,不利于提高组织的适应力和竞争力。
    因此,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必然意味着对组织结构的改造。建立学习型企业就应当利用现代组织设计理念以及信息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对组织结构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提高机关的学习能力,就要重视机关职能优化调整,改革用人及其考评体制,提倡透明行政,注重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学习型城市就必须注重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沟通机制和决策机制,体现以人为本,等等。不进行相应的组织结构改造,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是难以实现的。
最后,学习型组织需要调整组织的文化战略。组织文化即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现代组织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彼得·圣吉博士把学习型组织看作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和自我超越的组织。因此,学习型组织的文化必然有别于传统组织。
    具体地说,学习型组织的文化首先是民主平等的文化。一个组织越是平等民主,组织成员越能自由地进行思考,也越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传统的组织文化,由于其重视等级,强调服从,限制了组织成员的创造精神。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倡平等,更多地鼓励基层员工参与管理,正是这种平等民主文化的体现。其次是鼓励自我超越的文化。学习在本质上是对自身的扬弃,只有不满足现状并不断地否定和超越组织思维及行为惯性,才有可能形成积极进取的组织学习文化。再次是鼓励冒险并宽容失败的文化。学习意味着对新思想的追求和对新事物的尝试,必然遭遇风险和失败。在组织中建立冒险与失败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大要素。 
    因此,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需要营造适宜的组织文化。例如,建立学习型城市,既要倡导人人学习,更要勇于接受市民的批评意见,鼓励市民对政府的重大问题进行民主讨论;建立学习型企业,就要营造民主宽容、敢于直言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通过大胆尝试改进产品及服务,愿意更多授权,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员工的失败。据有关资料,微软公司每年花50万美元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分别就用户对微软产品、微软公司及售后服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既充分利用了外部学习资源,也体现了微软不断挑战自我的组织文化。
    综上所述,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简单肤浅地理解。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来源于对组织学习的正确认识以及组织整体智慧的提升,同时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并注重相应组织文化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保证组织具有持续不断的竞争优势。


作者:贺永顺

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来源:中国信息报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