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香港政府统计的“五大特色”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4-05-3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前不久出差到港澳,在香港政府统计处了解香港统计情况。该处高级统计师罗翠风女士的介绍,以及发给我们的18份材料显示,香港政府统计的“五大特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作一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一、“兵强马壮”的组织机构

    不到1100平方公里,只有670多万人口的香港,政府统计处的编制达1500多人,派驻在8个决策局和25个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人员又有200多人。统计人员分别属于四个职系:统计师职系、统计主任职系、外勤统计主任职系和统计督导职系。统计师职系由统计专业人员组成,统计师策划及管理统计系统和统计计划,并督导其他三个职系人员的工作。统计主任主要进行统计运算和协助进行统计分析。外勤统计主任职系人员负责进行各项普查及统计调查的外勤工作。统计督导职系人员协助监督处理贸易报关表及货物舱单的工作。政府统计处组织机构设有5个部、26个科。组织领导除设有处长、副处长外,又设有5名助理处长,分别管理有关科室,除电脑系统科及行政科外,每一个科又都由一名高级统计师担任主管。电脑科技已广泛地用于全部统计工作各个环节上,特别是统计数据传输、加工组合、分析编制等数据处理工作,统计资料发布、查阅、获取等方面,已全部实现自动化;各专业及各部门统计工作也都实现网络化。办公用房更为优越,香港政府统计处设总部和5个分处,总部在政府大楼占据了16-32楼及25楼共8层楼,5个分处在香港不同区域办公,拥有的办公楼层也有2-8层不等,如设在九龙壮士红勘广场的分处,负责价格、制造业、服务业和屋宇建筑用地产业统计,其办公楼就有8层之多。

二、举足轻重的贸易统计

    号称“世界贸易自由港”的香港,因贸易业的发达而十分重视贸易统计。组织设置中,贸易统计设有三个科,在所有统计专业中是最多的,三个科里根据不同的统计内容又设有关统计组,分工详细,职责明确。职能上,贸易统计不仅担负着对不同地区、国家和不同货物类别的统计任务,而且肩负着接收审核进出口商海关报关表与货物舱单的工作,核查出或怀疑未有报关的,则向有关的进出口人士发出通知书,要求尽快递交报关表,倘有违例情况,报海关采取相关行动。
    此外,贸易统计还担负着对进出口商办理报关手续的业务指导服务工作,如印发大量的《如何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请查明你的私人物品是否需要报关》等“年刊”、“特刊”,介绍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时须注意的事项,指导进出口商办理报关手续;印发《香港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协调制度》、《香港货物名称及编号协调制度手册》等特刊,详列填报报关表的国家和货物编号,介绍如何找出货物正确编号的方法,供进出口商在填报进出口报关表时参考;为了进一步帮助贸易者,政府统计处专门设立了“递交报关表及货物舱单查询热线”电话,成立了“贸易事宜服务中心”,为咨询者有关贸易方面的问题解疑释难,提供有关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提供贸易者呈交的货物舱单、申请卸货证书或经审核验证的舱单及报关表副本、海关补收及退还报关费用等资料的查询服务。

三、“用者为本”的统计服务

    香港政府统计尤为重视“统计优质服务”工作,并且将其作为统计人的“抱负”和“使命”,特别是他们提出和践行的以“用者为本”的统计服务理念,令人感佩。这里的数据使用者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工商机构,还包括社会服务团体、海外及本地投资者、国际组织和一般市民。为了“确保使用者得到有效方便的服务”、“切合需要、可靠及时的统计数据”,他们经常了解这些不同数据使用者对统计服务的要求,从而设计调查方案,及时调查提供适用的统计产品。经常了解社会公众关注和需要的统计信息,开发已有的统计资料,定期通过媒体、统计刊物和政府统计处网站向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自1996年3月在互联网上运作的政府统计处网站,不论是香港或世界各地的互联网使用者,均可透过这个中、英文兼备的网站,方便地获得香港最新的主要社会经济数据,以及关于统计发展的最新资讯。香港“用者为本”的统计服务,不仅只限于及时提供全面准确的统计数据信息,还常印发“小册子”向广大使用者解释各类统计数据的概念,这些数据的重要作用,使人们明明白白认识统计数据,使用统计数据,让统计数据“发挥最大作用”。为了践行“用者为本”的统计服务,港府统计处每年印发给数据使用者及广大市民一本印刷精致的《服务承诺》一书,以中英文细说统计服务范围、标准及目标等服务内容和方法,详列各类统计刊物名称、作用,政府统计处各办事机构地址,各个专业统计数据查询电话、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为了“提供高素质的统计服务”,港府统计人早就以“与时并进,力求卓越”为价值取向,他们认为“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情况,统计系统一定要作出迅速的回应,与时代同步迈进”。统计服务在注重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更注重及时。除了按规定依照社会公众都所知的时间表,及时定期公布各类统计数据外,凡是到港府统计处访问、查询的市民,统计人员均能在五分钟之内接待;需要提供一些少量而易于检索的数据,所需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工作日。港府统计处每月处理大约二千宗此类查询,97%的查询者都能在一个工作日内得到所需资料。至于需要较大量的数据,则提供有关的统计表复印件或磁盘、光碟(配收费用),无现成资料的,则及时特别加工计算,汇总编制(收费),包括制成磁盘或光碟。这类服务,每月有2100多宗,都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服务。对市民要求派遣人员造访,协助填写统计调查问卷等事宜,都能在两个工作日内作出安排。
    香港政府“统计服务”值得借鉴的又一做法是,服务行动并不是机械式的“有啥供啥”,被动式的“依样画葫芦”,而是采取设立“客户联络小组”、定期进行顾客意见调查和随时随地向到访户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了解各类统计数据使用者的需要,按需调整调查统计工作,丰富统计信息内容,提高统计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始终保持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唯我独尊”、“舍我难寻”的权威性;广泛征求用户对统计服务的意见,及时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提高统计服务水准,尽可能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据对用户及客户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数据使用者对统计服务的满意度都在85%以上。

四、不惜投入的统计宣传

    香港政府统计处重视统计宣传的程度是笔者没有想到的。在指导思想上,他们并没有满足于“默默无闻”封闭式干统计,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的重要性,让全社会明白“我们是谁”;在统计工作的全过程都重视对社会的统计宣传,以取得各行各业及全体市民的积极支持;在宣传形式上,不惜资金投入,多种形式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提高了统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一是印制大量的刊物,面向社会宣传统计的作用、统计工作和统计成果等。二是开设政府统计处网站和“香港统计数据书店”,用高科技手段强化统计宣传,展示统计拥有的科学调查分析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的优势。三是通过媒体随时向社会公众宣传政府统计工作和统计产品。特别是发布最新统计资料,每月、每季、半年和全年都以“新闻稿”方式通过传媒定期发表。一般来说,每月有140项统计数据定期向传媒发出新闻稿。

五、客观中立的统计原则

    港府统计特别强调和坚持客观中立的统计原则,将其作为“明确的工作方针”,向社会公开宣称:以客观的态度工作,不偏不倚统计调查,实事求是提供统计数据。为此,港府统计在体制上实行“直管”、“直统”的人员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基层和各部门的统计人员的培训、调派、晋级、晋升等贴身利益的事宜,实行“直管”,使统计数据质量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对上对外提供统计数据方面,增强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广泛宣传,让外界知晓统计工作的目的、方法和程序,了解有关技术细节,使各界人士对提供的统计数据和服务抱有充分信心。同时,所有统计人员严格遵守统计资料保密的法律规定,不论何种类别的统计调查,个人、个别住户及个别公司的资料,都不作统计以外的用途,不向外透露,不向他人散布,包括不能向任何其他政府机关提供这些个别资料。严格的保密规定及严格的遵守行为,也显示了政府统计客观中立的原则,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公众对统计部门的信誉度,衷诚配合支持统计、提供准确信息,使统计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进一步增强。
    在统计分析方面,客观中立的原则体现得更为明确,指导思想上,“没有任何既定立场,不受主观思想影响”;统计分析方法上,只是描述,不做评论,即依统计数据,描述分析事物的客观现状,而对为什么、啥原因等,不妄加任何评论,就是有些评论观点,也是引用有关专家、媒体的观点;分析内容上,只有情况,不提建议,也是以说清道明情况为目的,让人们了解认识统计调查对象的客观现状就行了。
    在政府统计处的标志———徽号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统计客观中立的原则。“徽号标志着统计处办事的方式。徽号的设计是外面有两个圆圈,中间放着一个正方形的统计图。中央的正方形代表统计处办事不偏不倚、正直及客观的精神,而外围的圆圈则标志着统计处对外的友善态度及良好的沟通力。这个设计正好总括统计处‘外圆内方’的作风,一方面和外界友善合作,而另一方面处事平正,重视专业精神,工作上以科学的理论为原则和基础”。

作者: 陈 郁

来源:中国信息报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