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综合评价分析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6-01-1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随着统计分析活动的广泛开展,评价对象越来越复杂,简单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经常会出现从这几个指标看甲单位优于乙单位,从那几个指标看,乙单位优于丙单位,从其他指标看,丙单位又优于甲单位的情况,使分析者难以评价谁优谁劣。因此通过对实践活动的总结,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一个能够反映综合情况的指标来进行评价。如不同国家经济实力,不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小康生活水平达标进程,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等,都可以应用这种方法。

  综合评价法的特点表现为:评价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综合评价过程中,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评价法的步骤:(1)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2)收集数据,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3)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4)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在进行汇总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5)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参评单位进行排序,并由此得出结论。

  综合评价分析指标值的计算方法很多,主要有打分综合法、打分排队法、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等。现将最常用的综合指数法举例介绍如下:

某地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计算表(数字是假设的)

指 标

计量单位

权数

标准值

报告期实际值

个体指数

分数

1

2

3

4=3÷2

5=1×4

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100

 

 

 

104.05

社会总成本增加值率

%

20

45

46

102.22

20.44

社会总成本利税率

%

15

28

30

107.14

16.07

社会劳动生产率(按GDP计算 )

元/人

15

5900

6000

101.69

15.25

每万吨能源消耗提供的GDP

元/万吨

10

40000

41000

102.50

10.25

资金产值率

%

10

60

61

101.67

10.17

资金利税率

%

10

20

22

110.00

11.00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

元/百元

10

0.5

0.51

102.00

10.20

新增资金经济效益指标

元/百元

10

60

64

106.67

10.67

  上例说明某地区综合经济效益为104.05分,超过了100分,完成得较好。表中权数和标准值是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各地都以此为标准进行比较。可以评出优劣,并排出次序。对比的基数也可以使用本地区基期的数值、计划数值等,可视研究目的加以选择。上表的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某指标的实际值
       某指标个体指数= ────────────
                  该项指标标准值

               ∑(某指标个体指数×该项指标权数)
     综合经济效益指数=─────────────────
                   ∑(各项指标权数)

  由于各项指标权数之和=100,所以有:
  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各指标个体指数×各指标权数)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