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政府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主要是前三项。
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保证财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多把经济增长率达到4%左右作为经济增长的理想目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潜力大,人口多且增长率高,为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想的经济增长率应更高一些。
稳定物价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一。但稳定物价不是冻结物价,物价短期的局部变动是不可避免的,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表现形式。因此,稳定物价是指不使物价出现连续、普遍的大幅度上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认为物价上涨在3%以下,即可视为物价稳定。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这一指标可能还会高些。当然,物价稳定,也不是说物价总水平越低越好,如果物价持续走低,甚至出现通货紧缩,同样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充分就业是指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市场需求不足,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失业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有责任提供财政上的帮助,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救济和帮助失业人口。但充分就业并非意味着失业率为零。西方各国一般认为失业率在4%以下就算是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对外贸易状况,而且包括了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往来的总和。国际收支既包括了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了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方面。
以上四项目标的调控方向并不总是一致的。一般的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经济增长放慢或停滞时,物价水平也会随之走低,但就业问题则会比较突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政府优先考虑的目标,同时兼顾其它。政府的职责就是通过各种调控手段,包括施行不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这几项目标处于协调状态,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