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中的工资总额和银行的工资性支出有何区别?
统计中的工资总额和银行的工资性支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城镇职工劳动报酬的情况,均是研究分配政策、居民个人收入、居民购买力的重要依据。但是,两者在调查范围、资料来源、包括内容上有着一定的区别。
(1)从调查的范围上看:职工工资总额的调查范围,是城镇各种所有制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银行工资性支出的调查范围,是城镇各种所有制单位和部队在一定时期内从银行提取的,用于工资和个人其它支出的全部现金总额。
(2)从资料的来源上看:劳动工资统计中的工资总额,是依靠全面报表制度,由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填表,上报当地统计局汇总后取得的;银行的现金支出表中的工资性支出,是人民银行根据各专业银行和信用社上报的数据汇总取得的。
(3)从包括的内容上看:劳动工资统计中的工资总额,反映了一定时期各单位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它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情况,内容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包括计件标准工资和计件超额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它工资;银行的工资性支出,反映的是一定时期银行现金支出中的工资和对个人其它支出的情况,内容包括国家职工工资、国家职工奖金、国家对个人其它支出、部队存款支出、城镇集体单位工资奖金、城镇集体单位对个人其它支出。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