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9月27日讯 记者胡果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作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把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战线不懈努力,结合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强化理想信念。1998年,在惊涛骇浪、洪灾肆虐的严峻考验面前,全国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搏击,用血肉长城铸就了撼天动地的“九八抗洪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新时期创业精神”已深入人心;长征精神、红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革命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生动活泼,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汇成时代强音。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宣传思想战线相继播放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出版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图书、推出了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进入崭新阶段。从学雷锋到送温暖,从“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到“青年文明号信用示范行动”,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到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潮蓬勃兴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规范,成为亿万人民的自觉行动。由中宣部、人民日报社等发起组织的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短短几个月就收到1478万份答卷,参赛者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充分反映了广大群众对道德建设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
[来源于《人民日报》 (2002年09月28日第一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