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普分析之九: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1992—2001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净增5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外商投资企业初具规模
截止2001年末,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到56770家,占全国企业数量的比重仅为1.9%,但其吸纳的从业人员已经达到644万人,占全国所有企业从业人数的3.9%;营业收入达到2045亿元,资本金达到12103亿元,分别占全国所有企业的8.5%和8.9%,表明外商企业已经初具规模。
在全部外商投资企业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23870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为3720家,外资企业28199家,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为981家,分别占42.0%、6.6%、49.7%和1.7%。外商投资企业的注册主要集中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两种形式,二者企业数、从业人员和资本金合计分别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91.7%、90.6%和86%。
二、外商投资偏重于第二产业
2001年末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分别为0.9%、64.5%和34.6%,从业人员分别为0.3%、88.9%和10.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1%、84.43%和15.47%。由此可见,第二产业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重点,其中工业企业达35822家,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63.1%。与全国企业三次产业的比重相比,第三产业的外商投资偏小,这与我国第三产业对外开放较晚有关。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必然加快,外商对服务业的投资也将逐步加大。
三、外商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2001年末,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拥有外商投资企业51366家、3511家和1893家,所占比重分别为90.5%、6.2%和3.3%。外商投资企业明显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开放早、开放步伐大、投资环境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等有直接关系。在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又主要集中在上海、山东、江苏、广东、北京和辽宁,6个地区合计企业数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68.9%,从业人员数占66.8%,年营业收入占73.3%。外商投资企业在中部地区各省份分布比较均衡,大都在200家-600家左右;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分布差别较大,除陕西达到267家,新疆113家外,其他基本都低于100家,其中青海省最少。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引进外资方面差距相当明显。
四、外商投资企业运营状况较好
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大,在5677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资产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就达到40348家,占全部外商投资企业的71.1%,但外商投资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达到31.7万元,大大高于内资企业的18.4万元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13.7万元。
此外,外商投资企业停业、筹建的比例分别为3.5%、8.5%,而同期全国企业停业、筹建的比例分别为6.2%、2.3%。两者相比,外商投资企业的停业率低于全国2.7个百分点,筹建率大于全国6.2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的运营状况好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而且企业后劲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