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决策咨询

平稳将是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总基调

  今年以来,在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市场需求不振,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全省消费品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市场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情况,值得关注。

  一、上半年全省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从总量看,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达到6164.84亿元;从增速看,上半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4、5、6月份分别增长11.6%、11.7%、11.8%,呈稳步上升态势。

  (二)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增长,传统业态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6.26亿元,同比增长40.3%,增速虽比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8.9个百分点。同时,传统零售业态也在不断发展,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上半年,全省限上批零法人单位中,包括超市、百货店、专业店等在内的传统零售业态零售额增长9.3%,比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大型超市、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1%、5.9%,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加快1.3、2.2个百分点;百货店增长0.1%,由一季度的下降0.1%转为正增长。

  (三)多数商品类值增速加快。从商品类值看,在限额以上单位22类商品中,有19类商品同比增长,多数商品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加快。一是基本生活类商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同比增长16.6%,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9.9%,服装鞋帽类增长8.7%,日用品类增长18.5%。二是居住类商品增速加快。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中,居住类商品同比增长24.2%,比上年同期提高11.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材料类增长30.9%,家具类增长20.1%,五金、电料类增长18.3%。 三是汽车类商品增速回升。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同比增长12.3%,增速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四是与消费升级相关的文化、体育、娱乐类商品较快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0.9%、17.6%,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6.9个、2.9个百分点。

  (四)餐饮消费持续回暖。今年以来,餐饮消费持续回暖,餐饮收入增速稳中有升。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86.29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正餐增长10.1%,快餐增长14.1%。

  二、消费品市场面临的形势及全年趋势预判

  目前,全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民生保障继续改善,这些因素都为消费品市场增长提供良好环境。据测算,未来几年,全省每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将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个百分点左右,精准扶贫及文化、健康、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促进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这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给全省消费品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消费热点缺乏、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不利形势下,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面临较大困难。

  (一)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近年来,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引导下,全省汽车消费高速发展,导致石油及制品类商品也迅速增长,成为消费热点,上半年,全省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的商品零售额合计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达48.4%,在较长时间内这一趋势将难发生大的变化。汽车类商品虽然仍然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但是由于汽车保有量持续大量增加导致的停车难、停车贵、交通堵塞严重、尾气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等矛盾十分突出,都成为制约汽车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家用电器类商品也是在高速发展后面临发展的瓶颈,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法人单位中,家用电器类商品同比仅增长5%,比上年同期低11.6个百分点。而新的消费热点、消费行为短时期又难以形成,如何有效拓展消费空间、提升消费水平任重道远。

  (二)重要商品价格因素影响零售额增幅。成品油价格在经历了持续下滑后,国家发改委在今年的1月份设定了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最近两个月虽然进行了几次调价,但是与去年相比价格低了不少。持续低位运行的成品油价格直接导致成品油零售额增速走低。而目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占我省限上法人零售额的比重为16.2%。据测算,如果成品油价格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将拉动限上法人增速增长1.5个百分点左右。

  (三)网购分流影响比较明显。目前,电商发展迅速,网上零售快速增长,电商已经成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最强增长点。但是湖南限上批零行业电商单位较少、占比较低、发展不充分,全省存在严重的购买力外流。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网上零售额按买家分为707.7亿元,同比增长29.7%,按卖家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220.2亿元,增长10.8%。充分反映了湖南购买力外流明显。2015年,我省购买力外流达775亿元,预计2016年全省购买力外流将接近1000亿元。购买力的外流直接冲击的就是全省传统零售行业。不少零售行业企业表示,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诸如服装鞋帽、小家电、手机电脑、化妆品等产品受冲击非常明显,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将会面临发展的拐点。究其原因,一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域发达的轻工产业带来的性价比高的产品,以及便捷的物流和集聚的商贸环境等优势,让湖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的劣势。二是电商竞争激烈。现在知名的电商企业都已经历上十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步形成了几大巨头,在信息化时代,这种竞争是激烈残酷的,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投入。虽然湖南不少企业加大了对电商的投入,但是短期内还不具备竞争力。

  (四)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据上半年景气调查数据显示,全省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中有一部分存在诸多困难。一是招工难。全省限上法人单位中,存在“招工难”问题的单位占到53.2%,“招工难”问题较严重的单位占到8.7%。存在“招工难”问题的企业中因为薪酬原因的占66.5%。二是资金紧张。全省限上法人单位中,存在资金周转紧张的单位占15.9%。三是盈利下降。全省限上法人单位中,本季度盈利较上季度减少的单位占22.1%。上半年,全省限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有137家企业破产注销。

  总体来看,平稳将是全年消费品市场运行的总基调,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1.6%左右。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一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城乡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的支持力度,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面等,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整顿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老百姓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二)着力培育消费热点,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随着全省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消费层次、消费品质、消费形态、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我们要顺应消费需求,发挥消费政策的效应,培育新的带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电网电信改造、城市地下管廊、城乡养老健康、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为消费升级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二是着力培育汽车商品消费热点。2015年,全省每千人拥有私家车约为73辆,我国每千人拥有私家车约为100辆,而美国、日本2012年分别为781辆和593辆。汽车市场还有极大的消费潜力。目前,国家有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对市场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2015年底,全省机动车驾驶员达到1239.67万人,一旦购车条件成熟,“本本族”就将迅速转化为“有车族”。 三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新兴领域有效供给,从供需两端发力促使消费有序回流,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如个性化定制产品,高端品牌商品,优质医疗、养老、健康、教育、文化产品等。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合理规划,避免酒店、商场等设施重复建设,同质恶性竞争。同区域城市综合体进行差异化定位,提高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对公益性流通设施的投资;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流通领域,在财政、土地政策上给予支持;降低中小商贸流通企业运营成本,支持中小企业联采分销、共同配送、特许经营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三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如经济发达的美国拥有沃尔玛,法国拥有家乐福,德国拥有麦德龙。培育大型商贸龙头企业既是国际的成功经验,也符合湖南的实际。湖南应抓住机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大型商贸企业的培育,鼓励省内大型商贸企业以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商贸企业。

  (四)全面推动电商发展。湖南电子商务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互联网思维和发展电子商务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发挥优势,筑巢引凤。全国已有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大型电商交易平台,湖南很难在此领域突破。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湖南有“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和辐射东西南北的立体交通,建议湖南以打造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为突破口,引进大型电商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入驻。加快建设三个层次的物流配送网络:辐射全国的物流枢纽、连接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配送网络、城市社区配送网络和农村配送网络。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鼓励电商创业。打造对接平台,促进电商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加强电商人才的培训、引进,鼓励创新创业。发展电商配套。发展专业电商服务商、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电商服务站。三是推动产业与电商融合发展。鼓励限上企业、规上企业“触网”,用电子商务创新营销模式,拓展新业务。推动“品牌电商化,电商品牌化”,支持省内品牌企业建立自身电商平台,拓展省内外业务。搭建省内电商推广平台,如举办电商博览会,帮助电商打造品牌。

承办:贸外处
执笔:唐根深 曾晓林 孟  强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