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省“四上”单位中高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以高新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动能逆势上扬,单位数量快速增长,行业覆盖范围拓宽,发展潜力积蓄释放,高新企业正在成为 “四上”单位增长的“新引擎”,为全省经济总体稳定和逐步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高新企业发展也还存在数量占比不高、企业规模不大、均衡发展不够等问题,需引起重点关注。
一、高新企业单位变动情况
(一)高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一季度末,全省41641家“四上”单位中,高新企业4229家,占全部“四上”单位的10.2%,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增加1192家,增长39.2%,增速高于“四上”单位33.5个百分点;对“四上”单位数量的增长贡献率为52.8%,同比提高20.4个百分点。
(二)行业覆盖范围拓展
高新企业覆盖范围广,分布在15个行业门类,69个行业大类,659个行业小类中。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航空运输业、餐饮业实现了高新企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高新企业中,第二产业3698家,同比增加1060家,增长40.2%,比重达87.4%;其中,制造业3463家,增加976家,增长39.2%,对高新企业的增长贡献率为81.9%。第三产业531家,增加132家,增长33.1%,占12.6%,对高新企业单位数的增长贡献率为18.1%。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数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分别为30.5%、29.8%;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单位数增长较快,增速均在80.0%以上。
表1 一季度末 “四上”高新企业分行业情况
单位:家
|
2020年一季度末 |
2019年一季度末 |
增减量 |
增速(%) |
第二产业 |
3698 |
2638 |
1060 |
40.2 |
采矿业 |
34 |
20 |
14 |
70.0 |
制造业 |
3463 |
2487 |
976 |
39.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37 |
25 |
12 |
48.0 |
建筑业 |
164 |
106 |
58 |
54.7 |
第三产业 |
531 |
399 |
132 |
33.1 |
批发和零售业 |
91 |
59 |
32 |
54.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8 |
15 |
13 |
86.7 |
住宿和餐饮业 |
5 |
0 |
5 |
-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8 |
142 |
16 |
11.3 |
房地产业 |
3 |
2 |
1 |
50.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30 |
16 |
14 |
87.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62 |
122 |
40 |
32.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6 |
14 |
2 |
14.3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6 |
6 |
0 |
0.0 |
教育 |
4 |
2 |
2 |
100.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7 |
12 |
5 |
41.7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1 |
9 |
2 |
22.2 |
(三)私营企业增速领跑
高新企业中,内资企业比重高、增长快。一季度末,高新企业中内资企业达4091家,占96.7%,同比增长41.2%,增速分别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高50.1个、33.0个百分点。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主导地位,比重达71.9%,增长46.8%,比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快49.8个、17.5个、16.9个百分点。
表2 一季度末 “四上”高新企业分登记注册类型情况
单位:家
|
2020年一季度末 |
2019年一季度末 |
增减量 |
增速(%) |
合计 |
4229 |
3037 |
1192 |
39.2 |
内资企业 |
4091 |
2897 |
1194 |
41.2 |
国有企业 |
32 |
33 |
-1 |
-3.0 |
集体企业 |
4 |
0 |
4 |
- |
有限责任公司 |
848 |
656 |
192 |
29.3 |
股份有限公司 |
265 |
204 |
61 |
29.9 |
私营企业 |
2940 |
2003 |
937 |
46.8 |
其他企业 |
2 |
1 |
1 |
100.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72 |
79 |
-7 |
-8.9 |
外商投资企业 |
66 |
61 |
5 |
8.2 |
(四)小微型企业增长快
一季度末,全省高新企业中,大型企业217家,中型企业818家,两者合计占高新企业的比重为24.4%,比同期“四上”单位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高5.6个百分点。小微型高新企业3194家,占75.6%,同比增加953家,增长42.5%,增速比“四上”单位小微型企业快37.9个百分点。
(五)“长株潭”地区积聚发展成效显现
一季度末,长株潭地区拥有高新企业2181家,占全省“四上”高新企业的比重达51.5%,集聚发展成效明显。其中,长沙1434家,同比增长22.3%;株洲、湘潭分别为431家、315家,分别增长40.8%、49.3%。分行业看,制造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服务业中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发展较好。
表3 一季度末 “四上”高新企业分地区情况
单位:家
|
2020年一季度末 |
2019年一季度末 |
增减量 |
增速(%) |
||
单位数 |
比重(%) |
单位数 |
比重(%) |
|||
长沙市 |
1434 |
33.9 |
1173 |
38.6 |
261 |
22.3 |
株洲市 |
431 |
10.2 |
306 |
10.1 |
125 |
40.8 |
湘潭市 |
315 |
7.4 |
211 |
6.9 |
104 |
49.3 |
衡阳市 |
224 |
5.3 |
149 |
4.9 |
75 |
50.3 |
邵阳市 |
169 |
4.0 |
103 |
3.4 |
66 |
64.1 |
岳阳市 |
313 |
7.4 |
212 |
7.0 |
101 |
47.6 |
常德市 |
265 |
6.3 |
182 |
6.0 |
83 |
45.6 |
张家界市 |
51 |
1.2 |
32 |
1.1 |
19 |
59.4 |
益阳市 |
214 |
5.1 |
142 |
4.7 |
72 |
50.7 |
郴州市 |
192 |
4.5 |
139 |
4.6 |
53 |
38.1 |
永州市 |
176 |
4.2 |
110 |
3.6 |
66 |
60.0 |
怀化市 |
211 |
5.0 |
123 |
4.1 |
88 |
71.5 |
娄底市 |
165 |
3.9 |
115 |
3.8 |
50 |
43.5 |
湘西自治州 |
68 |
1.6 |
40 |
1.3 |
28 |
70.0 |
二、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有待壮大
全省高新企业单位数占“四上”单位的比重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不高,每十家“四上”单位中,仅有一家高新企业,服务业比重更低,仅为6.6%。高新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比呈下降趋势。一季度末,高新企业大中型企业单位数增长30.0%,较小微型企业慢12.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下降1.8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一季度末,全省高新企业中,第二、三产业单位数分别为3698家、531家,二、三产业结构比为87.4:12.6,第三产业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4.4%。而全部“四上”单位中,二、三产业单位数结构比为46.6:53.4,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新企业比重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区域发展分化明显
全省一半以上的高新企业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其他地区发展明显不足。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洞庭湖地区高新企业数分别为592家、664家、792家,占全省高新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4.0%、15.7%、18.7%,均低于20%。虽然这三个地区“四上”单位数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20.6%、22.0%、21.9%,但高新企业占“四上”单位的比重低,分别为6.9%、7.3%、8.7%,分别比长株潭地区低7.9个、7.5个、6.1个百分点(长株潭地区高新企业占“四上”单位的比重为14.8%)。
三、对策建议
(一)抓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抓好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抓好高技术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大、规模产业化,并对其它产业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造力。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以研发机构为载体开展研发活动;支持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家,申报和承担国家及省级有关重大科技和产业发展项目;给予企业技改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补助;放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适用范围和扣除比例等,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上依靠科技创新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三)制定培育方案,提供帮扶指导
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案。强化宣传,解决企业申报热情不高、发展不规范等问题。建立高新企业培育库,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开展针对性的帮扶指导,为企业在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置、知识产权创造和受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使企业按高企标准规范化发展。
承办:普查中心
执笔:付硕果
核稿:徐 林
责编:刘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