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衡阳市企业研发基本情况、战略特点及对策建议

  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是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研发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企业前途命运的成败兴亡。最近,我们走访了部分工业企业,针对其研发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热情明显加强,但专业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仍制约着企业研发的深度和广度。

  一、企业研发基本情况及战略特点

  (一)企业研发基本情况

  1、开展研发活动的单位数、研发人员数及研发经费内部支出较2016年均有大幅提高。2017年衡阳规模工业企业单位总计共1092家,比上年增长9.7%,其中有R&D活动的单位总计共400家,比上年增长48.7%;R&D人员合计10564人,比上年增长29.4%,其中研究人员占3182人,增长12.6%;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297206.2万元,比上年增长36.1%。

  2、研发新产品产出方面,产值及销售收入双双下降,降幅分别为3.8%和3.5%,但其中出口额较2016年大幅提高,增幅93.1%;

  3、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收入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比上年降低1.09个百分点。

  (二)企业研发战略特点

  因企业规模、研发实力、市场需求度不同,企业产品研发战略亦不同,具体表现为:

  1、大型企业,尤其是设备制造业的研发活动资金投入高,研发周期长,收益回报周期长,但产品投产后回报率高,盈利能力强;其研发投入集中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预期能带给企业更多回报的产品上,例如金杯电工近几年研发生产了110KV高压电缆、铝合金电缆、轨道交通电缆(高铁、地铁用)、核电电缆等;再如中钢衡重新研制的高原牙轮钻机、地下无轨采矿设备中的关键部件驱动桥、卷取机卷筒产品上,完全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技术秘密。

  2、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与大企业不一样 ,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技术力量和企业实力有限 ,无法支撑大规模、长时期的研究开发费用 ,在生产上也无法用大资金引进行业内最先进的设备。因而,小型企业的研发活动资金投入低,研发周期短,产品收益率低,但可以持续产生现金流,资金回笼快,有利于小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研发战略主要是进行产品改进,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属性进行改善,如改进包装、改进外形设计、增加新的功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等等。其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日常家庭消费、办公耗材等涉及百姓民生的快消品上,产品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如制造业中增幅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制造、酒茶饮料制造、木材加工制造、家具制造、造纸印刷业、文体娱乐用品制造等方面。

  二、企业研发意愿

  产品转型升级更多是为满足市场需要。传统产品竞争力下降,需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来引领技术改造,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来占领市场,不被市场淘汰。加上研发费用能享受加计扣除的政策,所以企业一般都愿意进行研发活动。

  例如,近年来,中钢衡重每年新产品研发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3.8%-4.2%之间,新产品项目数平均每年在30至50个之间,新产品开发为企业带来了市场、技术进步和研发人员能力的提高,同时,提升了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从企业所有制性质看,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比公有经济单位研发热情高,私人控股企业比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研发热情高。其中私营企业与2016年比较,研发活动单位数增加102家,增幅高达59.6%;研发人员增长692人,增幅高达83.2%;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增加77389万元,增幅高达81.2%。

  (二)从企业规模看,受政策激励,中、小型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热情更高,与2016年比较,开展R&D活动单位数增加133家,增幅分别为30.1%和63.6%;R&D人员方面,中、小型企业分别增加78人和311人,增幅为9.6%、40.2%;经费内部支出,中、小型企业分别增加41753.8万元、35330.4万元,增幅分别为57.4%、43.2%。微型企业因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以及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低等因素限制,开展R&D活动的意愿下降,2016年有3家,今年一家都没有。

  (三)从行业来看,制造业研发意愿高,与2016年比较,研发活动单位数增加122家,增幅49.0%;研发人员增长327人,增幅11.9%,经费内部支出增加80660.8万元,增幅39.4%。

  (四)港澳台商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单位数基数小,均不足10家,活动单位数不足以作为判断其研发意愿的依据,但二者研发经费投入均大幅提高,港澳台商企业2017年研发活动支出9049.2万元,增幅达146.8%;外资企业2017年研发活动支出5575.5万元,增幅高达708.6%。

  三、当前企业研发存在的困难

  从调查的企业情况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资金投入不足。主要是资金来源不足,主要表现为62.6%的中小企业因自身实力限制未能开展研发活动,另外37.4%的中小企业虽然研发资金投入较2016年大幅上升,但更多的是用以对现有产品进行性能的改进和质量的改善,技术上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不够。

  (二)专业研发队伍紧缺。企业对设计开发领军人物、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需求大。其中,中小微型企业在薪酬待遇、发展前景等方面难以与大型企业或外资企业相比,员工流动性大,许多研发人员在中、小微企业积累了工作经验和技术资本后,跳槽到了待遇、发展更好的企业,甚至携带研发成果至其他企业继续进行研发。中小企业不仅因此人员流失,而且导致正在进行的研发活动因此中断。招人难、留人难,这是小微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研发活动难以为继的重要因素。

  (三)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低。如果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能尽快投产,为公司带来实际的业务规模扩大,产品性能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企业研发的热情自然就更高,开展研发的力度和企业内部资金投入也就更大。但现实情况是因为创新研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中小企业更愿意选择短时间内能带来可观利润的模仿研发,即模仿其他企业的畅销产品,无需承受研发失败的风险,只需跟进市场上成功的产品,及时模仿生产销售,能产生最大的投入产出比。也因此市场上同质化竞争和价格竞争泛滥。但模仿研发并不是创新研发,其致命弱点在于企业缺乏真正的能带动和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产品,难以积累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因此,企业经营会存在较大的风险性和稳定性。

  四、对推进研发形势的建议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中小企业数量占比大,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就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在融资、贷款、税收上给予政策扶持,创造有利的研发环境,提升企业研发热情。

  (二)鼓励产学研联合。整合科技资源,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研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

  (三)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打造科技研发孵化园区。统筹利用创业园、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空间优势,结合科技产业力量,打造科技创业服务机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科技企业为宗旨,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孵化、中试生产、产业发展的链式培育平台、提供经营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成功的高科技企业。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    张    雷]
[审核:徐    林]
[责编:钟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