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张家界市2020年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升

2020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双重压力,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按照中央“六稳”“六保”总要求,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稳中有升,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生活稳定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经测算,全市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136.11亿元、同比增长3.9%,较前三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5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一是粮食生产总体平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88.40万亩,比去年增加4376亩,增长2.4%;粮食总产量63.67万吨,比去年增加1.93万吨,增长3.1%。分品种看,稻谷37.95万吨,增长3.9%;玉米15.61万吨,增长0.8%;薯类8.37万吨,增长1.4%;豆类1.58万吨,增长17.9%。二是经济作物生产好于预期,除水果同比下降0.2%外,其他经济作物实现较快增长,油料喜获丰收,总产量8.43万吨,增长6.9%;蔬菜保持稳定,总量104.02万吨,增长2.6%;中药材3519吨,增长3.7%;茶叶形势喜人,产量4188吨,增长11.7%。三是生猪产能稳定恢复,2020年末,全市生猪存栏58.41万头,比去年增加16.31万头,增长38.7%;能繁母猪存栏5.50万头,比去年增长41%;出栏生猪73.12万头,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4.7%,猪肉产量5.15万吨,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3.6%。

(二)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品牌建设持续发力,全力发展“桑植白茶”和“张家界莓茶”,全市莓茶种植面积累计达10.38万亩,综合产值达12.75亿元。永定区获授“莓茶之乡”,建成了2个莓茶特色产业省级示范园,“张家界莓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成为我市特色农产品和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之一。二是大鲵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投资200万元,与吉首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中国大鲵城、大鲵主体公园顺利开工。全面摸清了全市大鲵养殖底数,争取到省级大鲵转产扶持资金2000万元,协助贫困户顺利转产。三是畜牧业发展持续向好,全市禁养区共减少面积861.4平方公里,同比减少44%。生猪养殖用地、环评、金融等政策措施全面落实,新建、改扩建规模养猪场12家,社会投资达1.09亿元,新增生猪产能近10万头。牛、羊、家禽出栏量连续4个季度维持正增长。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可期。一是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5家,省级示范社5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0家,市级示范社5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656家,家庭农场累积注册1300家。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2019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9万亩,2020年完成9.19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2万亩,为后期农业增产奠定基础。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稳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市申报了40个省级试点 “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新建农村垃圾治理垃圾中转站63个,整改24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农户改厕1500口,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1%。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猪产能还未完全恢复。由于生猪养殖有一定的生产周期,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和出栏的恢复会呈现一定的时间差。与全省其他市州相比,全市的生猪产能恢复仍有差距,常德、郴州、永州等地区的生猪产能已基本恢复或实现正增长,但张家界市目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后续压力依然较大。

二是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全市合作社产值或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没有1家,过千万元的不到20家,一半以上的合作社停滞在50万元左右,80%以上的合作社未建立规范的成员账户。家庭农场商品追溯制度覆盖面不高,农产品质量认证有待加强。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易反复。不少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庭院内外杂物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进村公路和村组道路绿化、亮化、美化不足,生活污水直排河沟,铁路、公路、河流等沿线环境卫生差及乱搭乱建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农业良性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有序恢复生猪产能。要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保持牛、羊、家禽传统养殖的良性发展,加快东方希望集团项目建设,力争2021年全部投产运行,提升全市生猪产能发展进度,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大鼓励生猪生产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开展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和不明原因死亡生猪全面排查,强化养殖、运输、屠宰、加工、流通等各环节风险管控,有效提升综合防控能力水平,防止外疫入侵。

(二)大力发展现代精细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一县一特”“一特一片”布局,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身份证”管理体系。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高农村电商覆盖面。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实施优势农产品“3+2+N”行动计划,督促已到位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确保省农业三个“百千万”工程、“六大强农行动”和千亿产业工程实施到位。二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继续鼓励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持续抓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实施。三要加强农业品牌创建。走出去、请进来,抓好“一特两辅”品牌建设,重点搞好“张家界大鲵”“张家界茶”“张家界莓茶”“硒有慈利”“桑植白茶”等品牌建设,打造行业标准。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谷湘云 肖顺雄]
 [审核:徐  林]
 [责编: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