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商贸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为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商贸企业发展情况,衡阳市统计局联合市商粮局于近期对具有代表性的商贸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消费品市场延续恢复态势,但恢复节奏总体偏慢,尤其是8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受到较大冲击,要全面恢复“疫”前正常水平还有一定难度。
一、重点行业企业运行特点分析
(一)石油受价格带动明显,行业内竞争激烈
石油零售企业销售情况主要受价格和销量两方面的影响。价格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持续和石油“价格战”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经历了坍塌式下跌和艰难的V型反弹,成品油价格一直处于“地板价”运行,2021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一路走高,已经明显高于同期水平,摆脱上年同期价格洼地的局面。销量方面,由于成品油市场主体多元化,行内业竞争日益激烈,加之电动、天然气对汽油的代替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成品油市场供大于求,从而限制了成品油销量的增长。据某石油企业负责人反映,民营站点促销活动力度大,价格更加便宜,每升油价优惠0.5元—1元不等,导致客户流失。
(二)汽车销售略显疲态,高中低端分化较大
由于汽车行业芯片短缺、汽车产量减少,导致经销商分配份额下降,叠加2020年下半年销售基数较高效应,汽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同时,汽车销售企业呈现明显的分化趋势。随着高端群体消费升级,豪华车市场逆势增长,BBA(奔驰、宝马和奥迪)、雷克萨斯等部分高端合资品牌车型因“芯片荒”库存深度持续低位,进口整车销售占比随之提高。某奔驰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进口整车销售占比由5月份之前的13%左右提高到8月份的18%左右。中端品牌车受货源短缺及消费升级双重影响,销量大幅下降。某丰田销售公司负责人反映,每个月配车数量“腰斩”至10—20台,今年1-8月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33%。随着乡镇、农村市场消费群体的购车刚性需求增强,低端车及二手车市场销售火热。衡阳大型二手车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8月售车6000多台,预计全年售车超1万台。
(三)新型消费亮点凸显,线上线下融合稳步推进
近年来网络销售发展迅速,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直播、短视频带货、社区团购等电商新型模式乘势崛起。某汽贸城负责人表示,网络直播卖车已让入驻的多个店铺成为“网红车店”,直播间粉丝群体达到一定数量即开启限量秒杀,这些店铺月销量可达到100台左右。疫情刺激下,以“线上下单+次日自提”为模销售式,以生鲜果蔬、米面粮油、日用百货为主要销售商品的社区团购受到大众青睐。某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其在“美团优选”上的网店今年1-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另外,企业普遍加大对互联网业务的投入力度,积极拓展线上经营平台,如某大型超市已于2019年7月份接轨阿里平台开展“淘鲜达”业务,今年8月又新上线“京东到家”,订单量和交易额节节攀升。
二、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一)网络购物冲击明显
网络销售作为飞速发展的新型业态、销售新模式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消费品市场的整体发展格局,电商的高歌猛进对部分实体店造成巨大冲击。某家用电器零售企业相关负责人反映,由于网络购物、家装自带家电、家电联盟等因素影响,实体店铺客流量大幅减少,尤其是近年来京东、天猫、苏宁等零售巨头平台在乡镇市场上大力发展“农村加盟商”的经营模式,电商已对传统实体门店形成“包围圈”,店铺销售规模也逐年下降,2020年销售额比2017年下降33%,其中彩电下降50%、冰箱洗衣机下降25%、空调下降47%、小家电下降19%。面对当前的经营困境,该企业负责人还表示,今年以来8家门店中有4家门店亏损,继续按照以往实体经济的经营模式明显艰难,现在企业正着手开拓网络业务。
(二)企业盈利减少甚至亏损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地区内小规模疫情仍有发生,疫情发生后防控手段随之收紧,客流量、销售额随之下降,但是场地租金、人员工资、物业管理、水电消耗、社保缴纳、贷款利息等固定支出成本并未减少,这导致不少企业盈利减少甚至亏损。据某零售企业负责人反映,8月份疫情防控期间,商场客流量大幅下降,加之公司自身资金链问题,销售额比7月份下降30%,与此同时租赁费用、用工成本并未减少,截止到8月底企业已亏损1400万元。某汽车销售企业负责人反映,8月份售车不到50台,比7月份减少20台左右,今年已累计亏损300万元,企业原有员工62人,迫于经营压力今年以来已陆续裁员8人。据某餐饮企业反映,今年8月份旗下4家门店停业1个月,相对于2020年政府出台各项“减负”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扶持政策到达期限,各项刚性支出费用并未减少,企业亏损严重。
(三)用工难招工难延续
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主要表现为,务工方能力与招工需求不匹配,高素质销售人员和高级管理人才缺乏,求职者对薪酬要求过高,员工流动性较大。某百货商场负责人表示,在电商大潮的倒逼下,实体企业加快创新转型步伐,需要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团队,但目前这一缺口很大,本地大专院校毕业的人才招聘渠道比较单一且到沿海城市求职的居多,部分应聘者专业素质满足不了企业需要。据某零售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反映,零售行业销售岗位往往是最缺人的职位,作为销售人员,必然离不开销售业绩的杠杆标准,销售人员业绩压力大,付出的工作精力多,在市场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付出的努力与其收入不成正比,导致人员流失比例大。
三、促进商贸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增加品质商品供给,鼓励新型消费发展
坚持从供给侧发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形成新供给,为消费品市场提供更多高质量、高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把购买力留在本地。鼓励经营者充分运用“互联网+”,推动线上线下更广泛的融合,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型消费业态。探索龙头企业新零售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发挥龙头企业在协作引领、技术示范、知识溢出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持续推进中小企业在新零售方面的实践性体验。
(二)优化营商环境,帮扶企业做强做大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经营发展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使各项政策落实落细,营造更加健全灵活的经营环境。对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在企业融资、物资供应、降税减费、招工培训、人才需求和市场秩序安全等方面解决实际困难,帮助企业健康发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商贸企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经营成本或给予金融帮扶,以渡过暂时性经营困境。
(三)优化消费环境,实施提振消费举措
将中央、省及市促进消费的政策落实到位,优化消费环境,严厉打击制造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对乱收费、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鼓励和引导商贸企业积极开展线上促销、预约促销、节庆促销、直播促销、扶贫促销和特色促销节等形式多样的新兴消费活动。提升消费结构层次,发挥行业协会平台作用,创办和开展“金秋购物节”、“扶贫促销节”、“餐饮美食节”、“汽车消费节”等促销节会活动。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李芝]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