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统计信息  宣传统计工作  立足统计服务社会

首页 > 移动平台网站 > 市县分析

前三季度娄底经济稳中承压、稳中趋优

前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娄底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双引擎”,全市生产需求加快回升,新兴动能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社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承压、稳中趋优态势。根据GDP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46.71亿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5.9%。其中,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34.66亿元,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19.92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692.14亿元,同比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5.7%;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0:38.6:51.4。

一、农业农村形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5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市主要农产品均实现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早稻产量38.1万吨,同比增长1.5%;油菜籽产量5.51万吨,同比增长2.5%;蔬菜总产量121.24万吨,同比增长2.6%;水果产量19.77万吨,同比增长3.7%;茶叶产量0.78万吨,同比增长5.4%;中草药材产量3.71万吨,同比增长5.5%;水产品产量7.35万吨,同比增长5.5%;生猪、牛羊等禽畜产品恢复性较快增长,全市生猪出栏306.44万头,同比增长36.5%;牛出栏13.48万头,同比增长29.4%;羊出栏42.29万头,同比增长19.4%;家禽出笼1961.57万头,同比增长44.1%。

二、工业经济稳中加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9%。一是“双引擎”动能强劲。前三季度,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双引擎”产业链规模企业达到171家,增加值同比增长26.9%,对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超九成,是全市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和“顶梁柱”,涟钢、冷钢、VAMA、三一中兴液压、利钢、钢宝利等重点企业产销两旺,产值大幅增长。其中9月份“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带动全市液压元件产量9月当月同比增长28.3%。二是电力、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快速增长。三季度,全市火电需求大增,娄底大唐华银、华润电力(涟源)两大发电厂发电指标大幅增长,带动全市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当月同比增长28.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长1.1个百分点;水泥行业虽然9月中下旬受限电影响未能满负荷生产,但得益于价格高位,全市四大水泥厂9月当月产值均保持20%以上较快增长。三是企业效益总体较好。1-8月,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7.74亿元,同比增长44.6%;营业收入利润率6.0%,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实缴增值税22.0亿元,同比增长26.6%;全市工业用电量87.01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5.2%。

三、第三产业恢复性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生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内外循环加速畅通,尤其是三季度波及全省半数市州的疫情反弹,娄底再一次守住了防线,带动了全市批零住餐、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行业的加快恢复。一是交通运输业来势较好。钢铁、工程机械、水泥等支柱产业的良好形势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4.31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5.1%。二是批零住餐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28.75亿元,同比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5.58亿元,同比增长17.5%。三是房地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88.68亿元,同比增长7.8%;商品房销售面积213.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四是文化旅游业加快恢复。前三季度,全市旅游者总人数4082.51万人次,同比增长33.1%,两年平均增长0.5%;实现旅游总收入363.27亿元,同比增长38.5%,两年平均增长10.6%,已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五是其他服务业行业活力显现。1-8月,全市34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6.04亿元,同比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8.4%,7大重点规模服务业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四、投资建设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5.5%,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双引擎”相关项目快速集聚。前三季度,全市推进“双引擎”重点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376.8亿元,完成投资107.8亿元,以VAMA二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湖南浙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牌号硅钢生产项目、三一液压油缸智能生态工业城项目等14个项目已竣工投产(试生产);10月8日全市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中,又有湖南宏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96万吨高牌号硅钢项目、三一重卡零部件产业园等重大开工项目及湖南利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镀锌带钢及镀锌管材生产线项目(三期)等重大竣工项目,全市“双引擎”相关项目加快聚集落地、竣工投产,来势喜人。二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1.1%,均快于全部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三是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投资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民生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8%;全市生态环境投资同比增长37.6%,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

五、市场消费加快回升。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7.51亿元,同比增长19.7%,两年平均增长6.9%。一是基本生活类、居住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基本生活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3.55亿元,同比增长60.1%;居住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3.41亿元,同比增长27.4%。二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平稳增长,大宗消费品稳定恢复。前三季度,全市消费升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54亿元,同比增长19.1%;汽车类、石油类等大宗消费品商品实现零售额73.52亿元,同比增长15.4%。三是网上零售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市在库限上批零住餐电商企业达到9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2家,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额26.27亿元,同比增长74.1%。

六、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许多积极变化。一是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制造业增加值368.66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同期GDP增速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4%,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是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7%,均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二是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前三季度,全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投资占比、民间投资占比、产业投资占比、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42.8%、60.2%、65.5%、15.4%,均高于上年同期,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将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有高新技术报表的企业达到389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7家;累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4.25亿元,同比增长2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9%,高于上年同期1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0.31亿元,同比增长22.6%,两年平均增长11.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46.63亿元,同比增长23.1%,非税收入23.68亿元,同比增长21.7%,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6.32%,比上年同期提高0.25个百分点。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63.4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26.4亿元,同比增长11.5%;各项贷款余额1512.71亿元,同比增长12.2%;存贷比为64.01%,同比提高2.77个百分点。

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全市坚持民生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导向,着力解决“无籍房”办证、大班额化解、民间融资问题分类处置等“急难愁盼”民生问题,城乡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一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支出178.83亿元,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1.2%,其中教育支出同比增长10.1%,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8.5%,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长18.3%。二是城乡就业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1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在就业0.56万人,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0%以上,全市就业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三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2元,同比增长10.3%;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0.1%,高于同期GDP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6元,同比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7.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2元,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10.5%。四是重点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前三季度,全市建成芙蓉学校7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6079个,开工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76件,康复救助残疾儿童665人,农村及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8.29万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1.69万人次,省定19项重点民生实事均按计划稳步推进。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石峰 秦金莲 肖泉]
[审核:徐林]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