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促进居民消费情况及面临的困难问题
一、居民消费情况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张家界市经济受到冲击,两年以来经济复苏缓慢,尚未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2022年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3411.7万元,同比下降2.2%;5月同比下降6.7%,降幅较上月缩小3.3个百分点。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2019年1-5月的85.1%。
今年上半年,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激励措施,推动市场回暖,张家界市开展了一系列助企纾困促消费活动,以促进实体消费有序多措并举恢复,激发市民消费潜力。一是促热消费市场。印发《张家界“乐享消费·湘当韵味”活动方案》,精心筹划七大主题消费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云购张家界”2022张家界网上年货节,正在有序推进“嗨购张家界”汽车消费节、“品味张家界”啤酒龙虾美食节和“惠聚张家界”华星电器消费节活动。二是带动消费热点。举办“味道湖南”第三届张家界旅游美食节暨十大名菜名厨名店名小吃一桌饭评选活动,打造张家界美食名片,让美食消费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联动文旅部门举办文旅消费券发放暨“引客入张”活动,全国来张游客可享免景区门票、住宿和餐饮优惠券,借力旅发会不断拉动游客消费热情。三是优化消费网络。“十里团”电商平台和邮政等电商物流企业合作,“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畅通的服务体系网络逐步结网。餐饮、商超、农集贸市场、汽车销售、电子商务等行业不断回暖。
二、消费形势预判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频繁、国际国内环境、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叠加,对居民消费的制约作用还比较明显,将持续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预期。今年张家界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战略和“办一次会、兴一座城”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目标,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国家关于“五个特困行业”纾困政策、省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36条”及市政府出台《张家界市支持旅游市场主体复苏十条措施》,进一步促进消费市场复苏。预测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承压,全年呈现先低后高趋势。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弱,工业、现代服务业支撑不足。张家界1988年因旅游立市,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约占总人口的1/5,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高达71.7%,全市三产主多措并举要以餐饮业、小商业和生活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而信息、现代物流、金融、咨询、研究设计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产业发展不足,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客流因素制约大;在疫情的反复影响下,旅游业遭受重创,外来旅游人次锐减、旅游从业人员纷纷转型,与旅游相关收入快速减少。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不足,消费预期转弱。张家界市2021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省的64.7%,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本地居民消费能力偏弱;房贷、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压力不减,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扬,旅游从业人员收入骤减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降低;互联网零售、总部经济等带来的虹吸效应分流居民本地消费,本地消费持续疲软。
(三)本土企业规模小、底子薄、抗风险能力不强。张家界市纳入调查单位共335家。其中限额以上单位225家,限额以下样本单位110家。限上单位中,大型单位4家,其余为中小规模单位,今年以来入库1家企业,退库5家企业,入库新增单位不足。
四、工作建议
(一)帮助限上限下企业纾困解难。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抓好限下和限上企业统计工作。严把入限企业质量关,瞄准运营质量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促其尽快成长为限上企业。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升级,扩大限上企业规模,提高限上企业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率。
(二)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针对限上对烟草、汽车、石油重点商品依赖程度高的现状,多管齐下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有效运用“互联网+”、电商平台,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传统线下消费转型升级,发展个性化定制,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供给与需求互促共进,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围绕居民日常消费全生态链,发展“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家政”“网上商场”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双向融合。优化市场结构,积极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持续有效的新型消费热点,逐步降低对汽车、石油消费增长的习惯性依赖,形成多点拉动、多元发展好局面。
(三)多措并举刺激消费恢复升级。提升居民收入和促进就业是扩大消费的基础。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促消费政策措施,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举措,围绕省旅发大会召开举办一系列有当地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
[供稿:张家界市统计局杨玲俐]
[审核:范夫]
[责编: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