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报》刊发通讯《产业园区统计的难点与建议——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11月2日,《中国信息报》刊发通讯《产业园区统计的难点与建议——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全文如下:
产业园区统计的难点与建议
——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 李 林
近期,湖南省衡阳市统计局深入产业园区,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产业园区和县级统计部门开展调研。衡阳市统计局总结了调研中了解到的难点,并就进一步做好园区统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当前,产业园区统计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一是基层队伍素质提高难。县级统计部门和园区均反映,目前基层统计工作面临人少事多压力大的困境,基层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业务素质不高,影响统计工作的开展。
二是部门工作衔接协作难。目前,产业园区为副处级以上单位,县级统计部门为正科级单位,由于部门岗位职责与定位不同,业务分工不同,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作出不同的理解和判断。特别是由于不同部门可能存在不同的目标和绩效考核,导致两个部门协作中容易出现意见冲突和矛盾。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不畅,部门统计职能发挥有限,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和活力。
三是评价指标数据收集难。目前,园区报表报送时间是每月18日截止,部分专业统计联网直报数据尚未核定,统计人员凭经验估算一个数据填报,易与实际产生偏差。如园区在填报“进出口总额”相关数据时,由于园区没有相关准确数据的来源,海关数据又相对滞后,只能在报表中填报预估数。同时,很多指标取数来源于行业部门,由于数据公布时间不一致,统计局和园区收集数据时都容易遇到难题。如实际利用外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等指标,基本上每月报表截止时间数据还没出来,对接相关部门比较困难。
针对上述难点,衡阳局建议不仅要强化培训,建强基层统计队伍,还要从报表指标、调查方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简化报表指标体系。园区反映,目前统计报表中涉及的指标有5大点36小点,涉及月报、年报和综合报表,一些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很大,无从下手;一些指标要对接多个部门才能勉强获得,工作量大;一些指标没有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园区实际情况,如:考核指标中“全员劳动率”的相关考核是要降低用工人数,提高生产率,这项指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的园区不利,也不利于园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建议减少考核指标的数量,选择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并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反映产业园区发展情况。
——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当前园区对“四下”企业采取的是全面调查模式,由于“四下”企业规模小,变动性强,而且企业统计基础薄弱,数据质量难以把控,加大了园区统计工作量。建议对园区“四下”企业采取抽样调查,每季度进行样本清查,摸清企业经营状况,及时更新各项变更内容,建立真实完整的样本单位库,提高样本的有效性,切实保证数据源头的真实性。
——明确专业处室职责。目前园区报表中的指标涉及统计局内部的核算、工业、贸经、社会、能源、投资、服务业等多个专业。建议上级部门明确建立局内部各专业协调配合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压实部门统计责任。目前报表涉及产业园区、组织、发改、税务、商务、工信、应急、环保、自然资源、海关、科技及统计等部门,统计部门主要对联网直报平台中相关联的指标数据进行分专业审核,对其他部门数据难以进行全面性审核。建议统计部门只负责审核联网直报平台中相关联的指标数据,以便跟其他指标保持口径一致;部门行业指标的数据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向省园区办提供,以便减轻基层园区和统计部门的工作负担。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统计局)
[责编:向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