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00年湖南省农业经济质量有所提高

(2001年第10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1-03-0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00年是"九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全省农业经济不仅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质量效益也有新的提高。

一、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

200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1.89亿元,比上年增长 4.3% ,增长速度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比1998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产值比由1999年的52.0:4.0:38.2:5.8调整为50.6:4.1:38.8:6.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畜牧业和水产品市场价格回升,生产形势较上年有所好转,特别是一些主力产品明显增长,出栏肉猪增长4.0% ,家禽增长8.9%,水产品增长7.0%,因而畜牧业和渔业的现价产值分别达到486.13亿元和80.9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和11.5%,增长幅度均比1999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尽管2000年晚稻、水果、棉花等产品产量减产,但蔬菜播种面积大幅增加,较上年增长13.4%,油料、麻类、烟叶、药材等生产也有一定增长,使种植业仍然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产值达579.81亿元,增长3.1%,增幅比1999年下降2.2个百分点。

二、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

市场经济使种植业生产者的质量效益意识明显增强,高产低效的粮食作物明显压缩,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得到扩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产值比由1999年的57.7:12.9:29.4变化为53.3:14.3:32.4,粮食作物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1.4个百分点。

1.粮食作物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优质品率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为5029.8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05.30千公顷,减2.1%。粮食总产量为2874.97万吨(575亿斤),比上年减少17.39万吨,减0.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减少88.39千公顷,产量减少21.02万吨;玉米产量减少0.83万吨;豆类产量增加2.62万吨;薯类产量增加4.1万吨。稻谷是我省粮食作物中的"拳头"产品,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87.9%,在稻谷播种面积中,早、中、晚稻的比例由1999年的39.4:14.7:45.9调整为38.9:16.2:44.9,稻谷中米质较差的早籼稻面积在连续几年调减的基础上,2000年继续调减55.32千公顷,省工省力高产质优的中稻播种面积扩大,增长8.0%。早籼稻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围后,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尤其是早稻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据调查,农民出售粮食平均价格仅为每50公斤45.23元,比上年下降了15%。在这种情况下,优质稻得到较快发展,2000年我省稻谷中优质稻播种面积1037.5千公顷,增幅达41.8%,产量626.29万吨,占稻谷总产量的24.8%,比上年增加7.4个百分点,优质品率大大提高。我省旱粮作物品种老化,70%左右的小麦有赤霉病,品质差,产量不高,产品卖不出去,因此,全省减少播种面积11.17千公顷。玉米、高梁、薯类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2.经济作物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在"减粮扩经"思路指导下,我省大力提高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比例,经济作物产值在种植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14.3%,比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

油料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省油料播种面积935千公顷,产量139.35万吨,增长7.0%。其中油菜籽产量达109.37万吨,增长8.3%,比历史上产量最高的1997年的104.79万吨高4.4%。

蔬菜播种面积比1999年增加85.3千公顷,增长13.4%;经济效益高的药材、花卉播种面积增长较快,产值分别达8.6亿元和4.1亿元,分别增长19.5%和55.8%。浏阳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远销省内外,该市被授予"中国花木之乡"。

烤烟产量增幅较大。由于1999年烤烟价格上涨,加上所推广的优质烟销路好,且烟草部门对农民种植烟叶实行"订单农业",农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提高。全省烤烟播种面积79.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9.2%,产量15.55万吨,增长25.4%;麻类产量7.0万吨,增长68.4%;茶叶产量5.73万吨,增长1.8%。

棉花、甘蔗、水果产量大幅减少。由于近年棉花市场供大于求,库存积压,价格低迷,种棉效益下降,2000年棉花在上年大幅调减的基础上,播种面积再度调减11.82千公顷,产量17.13万吨,减少5.71万吨,下降3.2%;甘蔗产量115.85万吨,降低31.2%;水果产量150.50万吨,下降13%,其中柑桔产量125.92万吨,降低15.9%。

三、林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以退耕还林试点示范为标志,林业重点工程进入新的阶段;以“三难地”绿化攻坚为重点,造林绿化向纵深发展;以加强林地保护为主要内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加强;以分类经营为突破,林业改革迈出新的步伐。2000年全省人工造林5.1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7.7%,幼林抚育27.43万公顷,年末有林地面积为947.05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2.9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2.44%。木材采伐量390.82万立方米。林产品产量除生漆、油桐籽、花椒、肉桂分别减少18.6%、4.6%、14.6%和14.7%外,其余产量均有所增加,油茶籽增长3.7%、乌桕籽增长15.3%、竹笋干增长13.5%、板栗增长6.5%、紫胶增长33.3%。

四、养殖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

全省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在推进生猪品种优质化的同时,全力发展牛羊等草食性动物,完善并新建了一批肉用牛、良种羊繁育基地和品质改良站,品改步伐加快,全省杂交猪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其中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比重达40%。由于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加上饲料粮价格降低,养猪成本下降,每出栏一头肉猪盈利达到80元左右,农民养猪效益回升,养猪积极性升高,生猪生产上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下半年稳步发展,扭转了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全省出栏肉猪6042.18万头,比上年增加230.31万头,增4.0%。同时草食性动物及家禽生产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出栏牛131.63万头,比上年增加9.53万头,;出栏羊519.23万只,增加56.10万只;家禽出笼41855.42万羽,增加3410.88万羽。

水产品产量增长态势较好。我省大力发展名特水产养殖,优化养殖结构,名特水产养殖面积达110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优质鱼的比重达到了50%以上。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33.21万吨,增加8.76万吨,增长7.0%。

五、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

2000年我省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上较好,但品种结构不优、产品质量不高、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加工升级及市场信息服务仍显滞后;农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不佳,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支持作用不强。要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科技兴农工作,朝着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继续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从质量和效益方面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1.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今年,我国有望加入WTO,国外特别是美国大批粮食等农产品将以低关税进入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国外农产品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冲击。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我省农业生产也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水果、蔬菜、花卉、药材等有比较优势,要充分利用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市场有序竞争的大好时机,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在国际市场具有价格和质量双重优势的产品,如大力发展果菜出口,提高产品质量,开创名牌,提高产品档次,争取竞争优势,并以此推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带动整个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质量。科教兴农是党和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的必然要求。农产品质量主要是由科技决定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走农、科、教相结合的路子,要突出重点。一要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加强良种繁育和引进,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二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力求在水稻抛秧、旱育秧、新化肥、新农药、新品种的推广工作上有所突破。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和引进,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要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各级农口部门要利用农科教中心、农广校举办各类培训班,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抓好管水管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能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更不能摆样子、作表面文章。

3.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对于推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必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稳定不变的前提下,依托本省资源,围绕本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对农业生产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形成以市场为龙头,集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的经济管理运行机制。要建设并依托龙头企业,因地制宜,确定各区域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种种养,开发各地的名、优、特、新产品,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如安乡县今年增加珍珠养殖面积2.5万亩,特种水产面积突破10万亩;华容县蔬菜面积发展到了30万亩,与君山区、建新农场连成了41.8万亩的蔬菜带;宁乡、益阳烤乳猪,江永香柚,临武鸭,浏阳黑山羊、花卉苗木等等,都可做出特色产业的大文章。

4.积极运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成果,搞活农产品流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正在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迅猛渗透。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也必须顺应信息化潮流,尽快将农业经济推上信息化轨道。要利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成果,搞活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要达到有效对接,必须有准确的信息反馈,包括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市场走向信息、国内外产品价格信息等等。为此,要建立农业信息中心之类的机构,形成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网络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向农民传递新、准、快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首先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实现信息化。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和媒体,形成上通国内外市场、下连广大农户的市场体系,加强各类民间流通服务组织的交流,引导各类流通组织从传统购销方式向社区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解决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

 

执笔:刘 雁
核稿:罗 凯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