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今年展望
一、2001年投资运行基本特点
1.全年投资“先抑后扬”,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01年年初,技改投资受邮电通信投资下降的影响大幅下挫,基建项目未能进入施工高潮,制约了全省投资增长,一季度仅增长4.8%。从4月份开始,更新改造投资在工业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下逐月上扬,由降转升;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位运行,带动全社会投资增速逐步走高,呈现出“先抑后扬”走势,与去年“前高后低”形成鲜明对比。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9.27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目标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798.42亿元,增长16.6%;集体经济投资136.1亿元,增长24.6%;城乡居民个人投资274.75亿元,比上年略增0.8%。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476.71亿元,增长18%;更新改造投资198.29亿元,增长13.2%;房地产开发投资突破百亿大关,完成106.32亿元,增长42.1%。
2.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重点突出高速公路、铁路和城市道路建设
“八五”以来,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我省由于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发展滞后,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迅猛,水利、电力、交通、邮电、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全面铺开,“八五”、“九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分别达42.4%、20.8%。2001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得到加强,且由“全面开花”转向以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为重点,完成投资4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社会投资36.8%。其中交通运输完成投资152.2亿元,增长18.5%,其中潭邵、临长、衡枣、耒宜、长沙环线等高速公路进入施工高潮,完成投资62.93亿元;洛湛、武广、株六等铁路运输完成投资37.98亿元。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以城市道路、绿化广场为投资重点的社会服务业完成94.48亿元,增长93%,比上年增幅提高61.4个百分点。邮电通信和水利投资逐步减弱,分别下降30.1%和5%,电力投资随着城乡电网投资的减少,也仅增长1.7%。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基础设施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新建公路537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135.37公里,新建一、二级公路228.1公里;改建公路1869公里,其中一、二级公路535.32公里,耒宜高速、长永高速改造、永连公路一期工程等国家、省重点项目如期完成。新增发电机组容量17.4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527.86公里,变电设备能力325.5万千伏安。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37.6万吨/日,城市道路扩建长度105.2公里,污水处理能力4.75万吨/日,新增城市防洪堤24.13公里。长沙湘江大道、潇湘大道、芙蓉路、黄兴路步行街、长沙大道、株洲快速环道、湘潭三大桥、韶山东路、河东大道、二环西路、岳阳商业步行街等城市道路投资上亿元,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和增强城市功能;长沙五一路中心绿化广场、麓山商业广场、株洲向阳广场、湘潭芙蓉广场、衡阳雁城广场、耒阳发明家广场、岳阳南湖广场、郴州国际广场、吉首团结广场等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元,建成后将为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改善城市人民生活。
3.工业投入加大,重点突出石化、电子、钢材、机械、轻工等优势产业
“九五”期间,我省投资重点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仅含采掘业和制造业,下同)投入严重不足,年均仅增长1.2%,其中1997、1998两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制约了我省经济发展后劲。“十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步伐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企业规模优势;发展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2001年全省工业投资117.78亿元,增长27.5%,高出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14.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纺织、石化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148.9%、48.7%、35%、24.4%、19%。工业投资中87.3%的投资用于传统产业的企业技术改造,其中代表我省工业发展方向和整体形象,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企业,如LG曙光电子有限公司、湘计算机、华菱钢铁集团、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湘泉集团、金健米业、亚华种业、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时代集团、湘潭电机集团、长丰集团、株洲冶炼厂、株洲硬质合金厂、远大空调、浦沅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巴陵石化公司、长岭炼油化工公司、岳阳纸业集团等优势产业的重大项目已陆续启动,项目进展顺利。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也由过去单纯扩大生产规模转向新产品开发和加强环境保护,用于增加品种和三废治理的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32.2%和47.3%,全年完成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580项,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6.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由于工业投入加大,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年新增原煤开采能力95.7万吨,炼铁10万吨,炼钢30万吨,热轧钢材71万吨,铅冶炼4.88万吨,锌冶炼4.29万吨,硫酸17.5万吨,合成氨11.75万吨,卷烟15万箱,塑料树脂及共聚物3.03万吨,合成纤维聚合物2万吨。工业生产快速稳步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61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长速度居全国第5位,其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25.55亿元,增长15.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92.38亿元,增长13.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也有大幅增长,全年平板玻璃、钢、成品钢材、十种有色金属、交流电动机、机制纸、汽车分别增长16.7%、44.9%、29.6%、8.7%、30.2%、14.2%和16.5%。
4.房地产开发高速增长,非国有经济唱“主角”
1998年以来,受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和住宅需求扩大的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一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房地产市场“牛”市显现。一是开发投资增速连续四年逐步抬高,分别为23.8%、31.8%、34.8%和42.1%,投资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占全社会投资8.8%,比重比上年高出1.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28.7个百分点,成为2001年全社会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二是房地产销售状况良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41万平方米,增长17.6%,其中住宅增长15.6%,商业用房增长45.6%;商品房预售面积150.75万平方米,增长43.5%,其中住宅增长51.5%;商品房销售额56.41亿元,增长38.3%。
房地产开发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放开,非国有经济积极介入。200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不足四分之一,比上年仅增长0.1%,其余76.3%的投资由非国有经济完成,其中私营及个体完成投资17.33亿元,增长84.5%,股份制及外商经济投资54.25亿元,增长76.83%。
5.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国债投资“魅力”依旧
1998年以来,我省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共争取国债资金204.54亿元,其中2001年争取国债资金51.64亿元,比上年多10.9亿元。2001年国债投资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42.9亿元,占83.1%;地方转贷资金8.74亿元,占16.9%。2001年国家已下拨资金47.15亿元,占计划的91.3%,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7.32亿元,占计划的87%,转贷资金全部到位。但由于国债项目层层审批,计划下达较晚;农林水利、移民建镇及生态环境的项目散、小、多,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牵扯部门多,计划、资金下拨难等原因的影响,国债资金拨付进度较慢,下达到项目的资金仅为31.35亿元,占国家下拨资金的66.5%,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4.8亿元、地方转贷资金1亿元未拨付。
虽然国债资金到位情况还不尽人意,但国债项目的积极启动较好地拉动了投资增长,特别是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南尤为明显。首先,国债项目的积极启动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国有投资的增长。一季度,国家预算内资金下降37.4%,影响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增长,增速仅为4.7%;随着国债资金的陆续下拨,国债项目投资进度加快,全年完成投资116.82亿元,占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的14.6%,带动投资大盘一路上行,全年增长16.6%,比一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第二,国债资金加大了对技改项目,尤其是工业技改项目的投资力度,带动了企业自筹资金配套到位,拉动技改投资增长。2001年更新改造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93.2%,企业自筹资金增长39.6%,技改增速由降转升,全年增长13.2%。其中工业技改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6.44亿元,如海利化工、中南传动机械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厂、株洲电力机车、湘潭电机厂、江南机械厂、湘潭钢铁公司、岳阳纸业等均有受益,投资进度明显加快。在银行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非生产流通领域以及重点城市和重点企业,对企业技术改造依然谨慎,贷款比上年下降27.5%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国债资金的积极引导,我省企业技改投资难以扭转下降局面。第三,国债项目重点投向农林水利、生态环境、移民建镇、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建设,确保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45.53亿元,增长8.2%,占全社会投资36.8%。其中洞庭湖二期治理、长江大堤除险加固、水府庙水库除险加固等为重点的农林水利和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及移民建镇项目安排国债资金26.35亿元,占当年全部国债资金计划的51%;耒宜、潭邵、临长、永连等22条公路也有受益,安排国债资金8.61亿元,其中耒宜、永连公路一期工程如期完工;长沙环线、湘潭河东大道、衡阳西环线、怀化环城道路、株洲煤制气工程、邵阳西水东调工程、吉首城市污水处理、吉首台尔冲垃圾处理等40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安排国债资金5.54亿元,带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投资大幅增长。
二、2002年投资展望
展望今年投资形势,积极因素有:(1)结转项目剩余工作量增多。2001年结转到今年的国有及其他经济项目剩余投资达1100多亿元,比上年多出近200亿元,其中有近五成投资为2001年新开工项目,今年将进入施工高潮,如长沙湘江大道、长沙五城会项目、株洲电厂、耒阳电厂二期、鲤鱼江电厂、岳阳纸业、常德创元铝业、洛湛铁路等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均在十亿元以上。如果剩余投资按40%形成工作量,就将完成投资450亿元左右。(2)将会有一批重大贮备项目开工。如湖南移动GSM第八期扩容、农网改造二期工程、天然气城市管网工程、金鹰影视文化城、邵怀高速、常张高速、华菱超薄钢板铸连轧、株洲航电枢纽、石门皂市水库等项目计划投资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新开工项目的积极启动,将有力地带动投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3)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国家继续增加国债专项资金1500亿元,国债的发行及其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仍将是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有力支撑。(4)利用外资仍将呈现快速增长。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去年我省利用外资一改往年低迷状态,增长29.3%。随着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旅游等服务行业逐步对外放开,外商积极“抢滩”,投资力度更大,估计这一态势持续时间更长。
同时,不利因素仍将存在,主要有:(1)投资主体内在动力不足,对政府投资依赖性较强。当前,企业和个人自主投资动力不足,对政府政策和国家资金依赖性较强,政府投资仍然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2001年,缺少政府资金投入的集体和个体完成投资410.85亿元,比年初计划少完成14.15亿元,增速仅为7.6%,比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增速低9个百分点,其中农村集体在国家加强农村电网、电话改造、移民建镇和小城镇建设刺激下,投资快速增长,而城镇集体呈现下降态势,个体投资低迷不振,仅增长0.8%。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并且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主要依靠国债资金投向国有经济的重点项目拉动。全省26个在建的国家及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20亿元,如果没有政府用国债资金积极引导和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及重点项目的支撑, 2001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快速增长。(2)国债项目投资拉动效应逐步减弱。一方面国债资金重点投向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和移民建镇,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跟上,项目建设周期拉长;另一方面增发国债总量不变,投资很难在较大基数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3)农村农户投资渠道未能拓宽,农村个体投资依然难以启动。据统计,农户投资70%左右用于住房,并且九十年代以来50%以上农户新建了住宅,农户住宅投资将呈下降态势。另外入世后,农业首当其冲,农民收入增长仍将放慢,预期支出增多,影响农村投资增长。(4)筹资渠道未能有效拓宽,影响投资增长。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电力、邮电、交通、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不足,去年呈现大幅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比重上升,占全部到位资金的一半,投资后劲不足。
总体来看,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积极影响是主要的。在后续项目的推动下,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初步预计增长10%左右,成为继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对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扩大内需,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出台了鼓励非国有投资的政策,投资力度加大,效果逐步显现。但依然缺少新的投资热点,投资未能自主、稳定地发展。因此建议:
1.加大对农村投资的引导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利用部分财政资金,结合以工代赈、移民建镇等资金,积极启动、引导农村投资。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培育、扶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村投资;充分发挥开发区作用,发展壮大骨干企业,刺激农村投资配套产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路,带动农村投资,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2.提高国债资金的运营效率,充分发挥国债资金的引导、促进作用
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协调工作,落实配套资金,以便国债资金落实到位;加快国债资金下拨和尽量安排到在建项目上,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投向高新技术和产业升级项目上,发挥引导、促进社会投资的作用;建议国家适当调整国债安排的方式,划出一部分国债资金交由地方政府自主安排对本地区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项目,调动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发展自主安排的积极性。
3.优化经济环境,减少审批环节,调动企业、个人自主投资积极性
各职能部门确实改变审批制度,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收费行为,创造优良宽松的投资环境;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督促政策落实到位,鼓励、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
4.树立“名牌”区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中国加入WTO,将会形成一股新的外商投资热潮。湖南作为内陆省份,应加快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性合作,出台区域性政策,形成经济共同体,树立吸引外商投资的“名牌”区域,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外商投资规模,构筑外商经济投资圈,营造外商投资的良好氛围,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
2001年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投资(亿元) |
1209.27 |
13.4 |
1.国有及其他 |
798.42 |
16.6 |
其中:基本建设 |
476.71 |
18.0 |
更新改造 |
198.29 |
13.2 |
房地产开发 |
106.32 |
42.1 |
2.集体投资 |
136.10 |
24.6 |
其中:农村集体 |
127.00 |
27.0 |
3.个体投资 |
274.75 |
0.8 |
其中:农村个体 |
205.00 |
1.3 |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