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制约因素化解 投资增速加快

―——上半年湖南投资形势分析

(2003年第41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3-07-15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制约投资增长的土地、资金和项目等因素得到化解;另外,为了消除“非典”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投资的力度,投资增长的内外活力继续增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引擎。

一、投资增速加快

    上半年,湖南全社会投资559.18亿元,同比增长27.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比年初12%的计划目标快1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437.54亿元,增长35.1%,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2.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7 位,居中部省份第6位。

    (一)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高位运行

    上半年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7.8亿元,增长63.8%;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94亿元,增长75.9%,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52.5个和9.4个百分点,两者对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74.2%,有力地推动了国有及其他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市州投资“热火朝天”

    上半年,全省各市州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中,除益阳、岳阳两市投资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另外12个市州投资均保持30%以上增速,其中娄底市依靠涟钢薄板等重大项目拔得头筹,增长169.4%。省会长沙完成投资占全省的35.7%,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增长43.5%,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1.7%。

    (三)工业投资高速增长

    上半年,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一产业完成投资4.18亿元,增长33.8%;二产业完成投资148.9亿元,增长61.2%;三产业完成投资284.46亿元,增长24.5%。在第二产业中,一批国有工业企业改制、转让后,重新焕发生机,技改投资力度加大;一批大型骨干企业为保持领先优势,继续加大投资;邵阳、郴州、永州等市的小水电建设如火如荼,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140.46亿元,同比增长56.3%,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

二、制约因素逐步化解

    土地、资本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项目是投资的载体。国家对投资的宏观调控,往往是通过对土地、资金和项目的调控实现的。今年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制约投资增长的土地、资金和项目等因素得到较大程度的化解。

    (一)土地供应加快

    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各类园区的涌现,土地需求日益膨胀。政府改变了土地供应方式,实行土地市场化,采取公开拍卖方式以满足各类建设的需要,土地供应明显加快。 从国土部门的批用地看,一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批用地344万平方米,占全省批用地总量的38.9%,比去年同期增长85%。从在建的投资项目看,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土地购置费支出40.77亿元,同比增长1.4倍,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增长2倍,土地购置面积增长3.1倍。土地供应加快,一方面直接拉动投资增长,上半年土地购置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9.7%。另一方面为后续项目的上马提供了基本条件,能有力地促进投资建设。

    (二)筹资环境改善

    一是国债资金仍未淡出。今年国家将继续发行国债资金1400亿元,加上去年结转的100亿元,共有1500亿元投放到建设领域,与前几年相同。预计今年我省国债资金的规模与去年大体相当,国债资金还将继续发挥积极效应。二是信贷投放力度扩大。上半年,湖南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年初净增426.33亿元,同比净增168.54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净增174.2亿元,增长121.5%,是1997年以来最快的增幅。三是企业效益好转,筹资能力增强。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为27.6%,下降2.7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增长64.8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31%,同比提高12.6个百分点。四是招商引资态势良好。全省实际到位外资6.82亿美元,增长52.7%;引进内资110亿元,增长99.6%。

    由于筹资环境改善,建设资金到位良好。其中国内贷款到位137.94亿元,占本年到位资金的26.2%,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1.6%,增幅居各类资金首位,成为新增资金的主渠道。自筹资金和利用外资分别增长33.7%和28.4%。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经济累计到位资金603.1亿元,增长47.8%。

    (三)新开工项目“多、大、快”

    一是项目多。全省基建、更改和其他投资新开工项目2455个,增长16%,占施工项目总个数的53.7%,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除山东、江苏、河北外,居全国第4 位,位居中部省份首位。商品房屋新开工项目331个,新开工面积706.76万平方米,增长80.3%。二是规模大。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581.08亿元,居全国第8位,增长49.2%;项目平均规模为23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26万元。三是投资快。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32.67亿元,增长65.2%。

    (四)非典不利变动力

    4-5月发生在全国的“非典”疫情,阻碍了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的畅通,对投资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在建项目投资,主要是设备采购和进口设备安装、调试等。二是影响后续项目开工,主要是国债项目、重大项目到京申请资金、前期报批等准备工作受阻;投资性商务活动延迟或取消,项目考察、评审、招投标及合同的签定被推迟,影响项目正式敲定和开工建设。

    为了应对“非典”对经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做到“消费损失投资补”,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因此,“非典”对投资的负面影响正在转变成为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动力。如:5月中旬,省政府召开全省重点工程建设调度会议,要求各重点项目必须全面实现全年投资目标;5月底省政府召开银企融资洽谈会,这将有力地推进一大批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和开工建设,并将加快信贷资金提前落实到位,大大增强了投资增长的后劲。长沙市为了加大投资力度,全年更新改造投资计划由原来的50亿元调整到60亿元;新开工人民西路、四方坪路等5条城市道路并作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由原来的80亿元增加到85亿元。

    (五)内在活力增强

    上半年,非国有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完成投资300.99亿元,增长38.3%,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超过国有投资增幅20.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3.8%。其中联营、股份制和外商等合作与外向型经济投资继续活跃,完成投资156.53亿元,增长74.7%;集体、个体完成投资144.46亿元,增长12.8%,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加快,将有利于投资总量的扩张。

三、对当前投资运行状况的基本判断及走势预测

    前一段时期,“非典”对我省投资的负面影响不但被各地相继出台的“消费损失投资补”的一系列措施所化解,同时还更进一步激活了已在高位运行的投资走势。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22.4%,上半年提高到27.8%,投资增速加快是不争的事实。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湖南投资不存在“虚热”,是实实在在地增长。第一,从全国投资大环境来看,制约投资增长的土地、项目和资金都得到有效化解,投资增速普遍加快。上半年全国有21个省市投资增速达30%以上,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的平均增速均在30%以上。全国国有及其他经济投资增长32.8%,是1997年以来同期最快的;新开工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分别增长22.9%和70.5%,国内贷款增长55.9%,居各类资金首位,说明投资领域确实出现了转机。第二,这是政府换届效应的体现。纵观党的十一大以来,如1983、1988、1993、1998年是政府换届后的头一年,湖南投资增速均是当届五年中最快的,今年当然也不例外。第三,从投资增长的内部贡献率看。在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项目中,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去年上半年结转到今年的项目,完成投资152.12亿元,同比增长15.6%(这是可比条件下实实在在的增长率),占比为42.8%;第二部分是去年下半年开工、复工后结转到今年的项目,完成投资70.89亿元,占比为19.9%;第三部分是今年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32.67亿元,占比为37.3%。如果没有新开工项目的跟进,仅靠去年结转项目,投资将下降16.8%。

    由此可见,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新开工项目基础之上。后阶段投资能否持续强劲增长,主要是看新开工项目能否继续跟进,结转项目的进度能否加快。但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速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第一,上半年完成投资不及全年的40%,其高速增长对全年投资影响相对较小。第二,上半年投资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设备购置费用和其他费用支出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均增长了60%以上),后阶段设备购置和其他费用支出不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投资增速会随之回落。第三,房地产增速将会回落。下半年,国家将从土地、银行贷款等方面加强对房地产规模和结构的控制,房地产将会有所降温。目前房地产开发的高速增长,我们认为是“利空”措施出台前,开发商和银行的“抢盘”行为。第四,下半年投资基数抬高,高速增长难度加大。全年如果维持20%以上增速,后阶段平均每月需完成投资180亿元,相当于比前几个月每月要多完成80亿元,难度较大。

    总体结论是:全年投资维持快速增长格局,增幅呈现稳中趋降,预计全年能够超额完成12%的计划目标。

四、如何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保持我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一)增加工业投资,加快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双补”目标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力争十月份以前建成投产一批大型工业项目,尽早发挥投资效益,这样既能实现“消费损失投资补,投资做贡献”,又能实现“三产损失一、二产补,工业挑重担”的“双补”目标。这既是权宜之计,也是长久之策。

    一是加大电力工业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快大型发电项目及其配套电网的建设。上半年全国电力需求旺盛,下半年随着经济恢复加速,电力供应将日趋紧张。加快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既可缓解电力紧张局势,满足工业和其他产业用电的需求,间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直接提升工业增长率,直接促进经济发展。洪江水电站、鲤鱼江电厂已完成概算投资的80%以上,要加快所有机组安装调试,尽早全部建成投产;株洲电厂二期和耒阳电厂二期已完成概算投资的60%,碗米坡水电站已完成50%,要加快单项机组建成投产,尽早并网发电。

    二是加大大型制造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做到早投产、早受益。要加快乐金飞利浦年产700万只彩管生产线、株洲硬质合金厂高性能精密可转刀片及刀具生产线、湘潭电机厂城轨项目、岳阳纸业年产12万吨系列胶印书刊纸、安塑股份铝型材、湖南汽车车桥厂等32个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度,这些项目都已完成80%以上的概算投资,具有尽早建成投产的条件。后阶段应加大信贷资金对其支持力度,促使他们早建成,早生产,早受益。

    三是加大对大型工业项目投资扶持力度。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和支柱产业的大型工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工程,尤其是民营工业项目,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既可提高项目投资积极性,也可增强政府对这些项目的调控力度。
四是加快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重组。将同一行业的企业或不同行业的企业重组成大型企业集团,有利于获得银行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支持。基础设施项目打捆申报国债项目,争取银行支持的方式可在工业项目中推广应用。

    (二)极创造条件,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尤其是建筑工程进度

    上半年,建筑工程进度缓慢,完成投资仅增长15.3%,其中基本建设下降1.3%。建筑工程投资一般占投资总量的六成以上,其进度缓慢,将制约投资后劲。后阶段,应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建筑工程进度,避免购置的土地和设备“晒太阳”,造成投资浪费。

    一是整治施工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下大力气整治建设中出现的阻工现象和“恶霸”势力,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运输畅通;确实帮助项目做好征地、拆迁等工作,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施工环境不优,将阻碍工程进度。如常张高速公路,地方强行参工参运、强揽工程时有发生,工程进度缓慢,只完成年计划的27%;衡大高速公路,“三杆”相关部门要求补偿金过高,仅完成年计划的9.1%。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要协调解决好长株潭岳醴5市天然气城市管网工程、长沙卷烟厂联合工房、中石化煤代油改造、双峰水泥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省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资金落实、征地拆迁、前期报批、规划设计等问题,加快建设进度。

    三是加快国债项目进度。财政、银行要加快资金支付,确保国债项目投资进度。政府要加快项目审批和申报,及时下达投资计划;打捆项目要加快计划分解和资金下拨。

    (三)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增强投资后劲

     截至2002年底,全省所有在建项目的剩余投资量约为1250亿元,要完成全年投资目标,必须加快新开工项目上马。按照历年结转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完成的投资进度测算,全年新开工项目的投资总规模至少应在1000亿元以上。上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规模达581亿元,下半年仍需继续加快新开工项目上马。

     一是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对一批前期工作准备较好的重大项目,如皂市水库、常吉高速、邵怀高速、长潭西线高速、洛湛铁路永州以南湖南段等已初步落实建设资金和筹资方案,可研、初设等已报批的项目,要抓紧招标投标、征地拆迁等工作,力争尽早开工,特别是银企洽谈会上的签约而未正式开工的项目,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一批项目年内开工。

    二是新增一批国债项目。要根据国债资金调整后的投资方向,加快疾病控制、卫生预防等与“非典”预防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的县乡、乡乡道路改造和其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已购置土地的主体工程开工。上半年已购置土地的项目中,约有10%的项目主体工程未开工,只支出了土地购置费用,要加快这类项目主体工程开工,防止“圈地”和“炒地”。

    (四)多管齐下,继续加大筹资力度

    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中央投资。上半年,中央项目投资仅增长8.6%,国家预算内资金下降0.6%。要加快与国家有关部委衔接,多争取国家资金,多争取中央项目投资到湖南。

    二是要继续扩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要加大对集体、个体和工业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要积极落实银企洽谈会上合同签约项目和授信企业签约资金的拨付,争取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元。

    三是要加大利用外资力度。要发挥科研院校的科技优势,加大科研项目引资力度,特别是引进风险投资,将科研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原准备在“欧洽会”上推出的项目,要加快招商计划、方案和招商对象的重新设计,力争在深圳的“高交会”和招商引资洽谈会上取得成功。

    四是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要尽快下发我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投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基础设施收费改革,全面引进民间资金投向城镇垃圾、污水处理、道路建设等产业化项目;简化投资审批程序,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民间投资项目,除对环保、建设用地等必要环节进行审批外,其他环节一律实行核准制。加快一般性竞争行业的优质国有资产退出,并向社会公开转让,让国有资本滚动发展,民间资本源源流入。

承办:投资处
执笔:向延华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