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湖南省工业品价格稳步回升
(决策咨询02期)
2003年,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曲线一直处在“绿灯区”的较高平台上运行,全省工业持续高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对工业品价格上涨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尽管二季度我国爆发“非典”疫情,对湖南省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整体影响不大。在冶金、石油、煤炭等工业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下,2003年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比去年上涨2.6%。
一、工业品价格走势
(一)重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幅度高于轻工业产品
由于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工业发展提速,对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成品油等产品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重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扬,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4%,其中采掘类和原料类产品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5.8%和7.3%。轻工业产品在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产品上涨的带动下,比上年同期微涨0.5%,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涨幅比轻工业出厂价格高3.9个百分点。
(二)15大工业部门出厂价格升多降少
分部门观察,15大工业部门出厂价格呈11涨4降特点。冶金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其它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电力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出厂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1.2%、10.1%、6.7%、4.0%、3.8%、2.1%、1.3%、1.3%、0.2%、0.3%和0.1%。但部分行业产品价格仍未走出低谷,缝纫业、文教艺术用品、森林工业、机械工业4大工业部门产品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缝纫工业比上年下降2.8%,降幅居前。
(三)工业品价格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中南地区其它省份价格变动水平比较
从全年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看,其上涨幅度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0.3个百分点,与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海南等五省比较,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居第四位,原材料购进价格水平湖南省居第三位。
(四)价格波动较大的工业行业及产品价格走势
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价格持续上涨
受我国对冷轧普薄板、热轧普薄板、彩涂板、硅电钢、冷轧不锈钢薄板等5类钢铁产品钢铁实施期限3年的“钢铁产品最终保障措施”政策影响,年初开始,国内钢材价格持续走高。而韶钢、湘钢、涟钢三大钢厂在下半年相继进行设备改造、检修,造成市场供货不足。在政策性因素和市场供不应求的双重作用下,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品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0.5%。其中炼铁业、炼钢业、钢压延业、铁合金冶炼业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2.2%、28.4%、14.5%和4.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品价格上涨成为拉动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2、精炼石油加工制造业涨幅回落
由于国内石油加工制造业产品价格紧随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上半年美、伊海湾战势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出现暴涨,国内石油及相关产品也出现明显上涨,3月份湖南省精炼石油加工制造产品同比价格涨幅超过40%,从三季度后,国际石油价格趋稳,国内石油加工产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全年精炼石油加工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10.1%。
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稳步上扬
由于湖南省冶金、电力等工业快速发展,导致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上升,而近几年湖南省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治理整顿工作,陆续关闭了一批小煤矿、小煤窑,严禁非法开采,对煤炭产量有所影响,虽然国有及大型煤矿生产企业产量有所增加,但煤炭仍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四季度由于湖南省水力发电紧张,火力发电用煤需求大幅增加,对煤炭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去年同期比,煤炭采选业价格上涨6.4%,其中洗块煤、洗精煤、烟煤同比价格分别上涨13.7%、11.8%和8.0%。
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价格上涨
随着湖南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旺盛,加之国际有色金属市场铅、锌、黄金、白银等价格走高,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全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6.9%。
5、中成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价格上升
受“非典”疫情影响,湖南省部分医药制造以及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商机凸现。特别是中成药价格从3月份开始逐步上扬,尽管7月以后“非典”疫情解除,但中成药价格仍保持坚挺,全年中成药制造业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8%。
6、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计算机的普及,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渐趋饱和的市场给湖南省通讯设备、计算机业带来明显的经营压力,特别是通信传输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生产企业利润压缩明显。移动机站、纯平显示器、打印机、鼠标等产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与去年同期比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0%。
二、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因素分析
(一)投资力度的加大,激发了工业经济的内在活力
1-11月,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1016.85亿元,同比增长39.2%,其中地方项目903.49亿元,同比增长48.3%。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06.52亿元,同比增长77.7%。1-11月全省累计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0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 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82.65亿元,增长21.9%,增幅高于轻工业3.6个百分点,反映出重工业对整个工业的拉动作用较突出。重工业产品中原煤、钢、成品钢材产量同比增长15.4%、7.9%、11.9%,市场需求趋旺,价格持续上涨。
(二)消费需求增长,拉动工业产品价格上扬
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居民的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整体生活水平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对高档电器、汽车等大件商品的购买力增强,部分居民已经由生存型消费层次进入享受型消费层次。1-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8.79亿元,同比增长10.7%。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为工业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动力,推动工业品价格稳步回升。
(三)成本拉动作用显现
2003年湖南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7%,9大类原材料中仅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类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期微降0.6%,其它8大类产品购进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农副产品从下半年开始出现恢复性上涨,大豆、玉米、小麦、皮棉、油菜籽等农副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比涨幅均超过10%,农副产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7%。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则分别上涨8.9%和8.8%。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
(四) 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市场相关产品价格走势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面和影响程度也在扩大,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国际市场原油、钢材、有色金属、化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拉动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扬。
(五)政策性主动调价作用
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综合运作能力,湖南省部分地市加快水、电、气的管网、线路改造,因此提高了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价格。如今年在部分地市开征的污水处理费,直接造成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价格上涨6.5%。水、电、气等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
三、工业品价格走势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工业品价格的稳步上扬直接拉动了全省工业经济增长,尤其是石油化工、钢铁生产企业效益提高明显,投资者信心增强,就业机会增加,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对部分企业产生的成本压力逐渐凸现出来,专用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企业购进的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而其生产的产品出厂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出现“购销价格倒挂”现象,若该现象长时间存在,将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进而影响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 几点建议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市场为导向,利用湖南省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等支柱产业和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业等一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传统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培育和发展规模效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扶持发展科技型、资源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形成与大企业分工协作,专业互补的关联产业群体,形成大、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规模效应,加快推进全省的工业化进程。
(二)实施名牌战略
重点扶持长丰、中联重科、LG曙光、三一重工等一批有优势的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知名品牌、实施名牌战略,进行品牌扩张,依托名牌产品抢占市场空间,争取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动权,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进一步扩大出口
在深度开发亚洲、欧洲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美国市场、培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挖掘新的出口增长点。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出口。扩大附加值高、需求弹性大的机电产品和制成品的出口,改变目前湖南省主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一般加工制成品出口创汇的现状,提升湖南省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价格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价格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尽快推出政府在必要或非常时期采取价格干预措施或紧急措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监督相关行政部门不得随意扩大价格干预范围,另一方面为政府在出现价格较大波动时实施干预提供法律准备。
从2003年全年工业品价格走势看,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走出近3年持续低迷的局面。综合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预计2004年湖南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仍将保持小幅上涨态势。
承办:城调队
执笔:傅磊峰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