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什么比全国高

(决策咨询35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4-06-28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1-5月份,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4.5%,比全国平均3.3%的涨幅高1.2个百分点。从各月价格涨幅看,湖南省1月份上涨3.8%,2月份上涨3.1%,3月份上涨4.3%,4月份上涨5.7%,5月上涨5.5%,分别比全国高0.6、1.0、1.3、1.9、1.1个百分点。

    一、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湖南消费价格总水平高于全国的主要因素, 影响食品价格水平高于全国的主要是粮食、油脂、肉禽及制品和水产品价格涨幅过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大类指数对比中,湖南有五大类价格指数高于全国,两个大类持平,一个大类低于全国。

    在高于全国的五大类价格指数中,湖南食品类价格上涨11.6%,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是各大类中价格指数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大的类。湖南食品类价格高于全国平均3个百分点,按湖南的食品构成(35.3%)计算,影响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全国高1.06个百分点。其它大类价格涨跌幅与全国相比差别不大,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程度也不大。

    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湖南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4.1个百分点,占全部价格涨幅的91.1%,同期全国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总水平上涨2.88个百分点,占全部价格涨幅的87%,湖南食品类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贡献比全国高4.1个百分点。 

    食品类价格上涨幅度主要决定了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因此,我们只需重点对食品类价格进行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食品类中选取的七个中类中,湖南有五个中类价格指数高于全国,两个中类低于全国。价格指数高于全国的中类中,粮食、油脂、肉禽及制品和水产品价格对食品价格的影响最大。按湖南的构成计算,粮食价格指数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0.05个百分点;油脂价格指数高于全国8.3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0.52个百分点;肉禽及制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1.64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10.2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价格指数高于全国0.5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肉禽及制品类价格由于涨幅比全国高许多,其构成比重也较大(占食品类的比重为26.9%),对湖南食品价格高于全国的贡献也最大。

    二、如何看待近年来湖南主要农产品价格涨幅高于全国

    (一)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的特点影响湖南价格指数涨时高于全国,跌时低于全国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价格变动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因此具有大涨大跌或者是快涨快跌的特点。在供不应求时,农产品价格容易大涨;在供大于求时,农产品价格容易大跌。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盲目性,加上气候影响,我国农产品往往在一段时间供大于求,另一段时间供不应求,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较大的波动,甚至大涨大跌。如1997年后连续几年粮食丰收致使粮、猪价格大跌,去年由于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和严重的旱灾,影响全国粮食大幅减产,进而引起去年四季度以来粮食和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

    农业省份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大,非农业省份受农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小,也就是说粮食主产区粮食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粮食购买价格,粮食销售区粮食价格在经过流通、贮存等环节后,市场零售价格波动减缓。在粮食涨价之时,流通环节的中间商可能减少营利,使销售地区价格获得稳定;在粮食跌价之时,流通环节的中间商在销售地区价格稳定的基础上增加营利。同时,粮食价格波动由主产区传导到销售区也有一个滞后过程。

    湖南是全国有名的农业省份,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比城市剧烈,也就是说,从平均价格角度考察,湖南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比全国平均水平大。去年以来,消费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因而必然引起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作为主产区的湖南上涨幅度大,作为销售区的北京、上海、天津除上海市的大米零售价格涨幅高于湖南以外,其他城市和其他品种价格涨幅均低于湖南10个百分点以上。

    (二)湖南以大米、猪肉为主的消费结构使湖南价格指数涨时高于全国,跌时低于全国湖南以大米、猪肉为主的消费结构放大了农产品大涨大跌特点的效用。湖南的农业省份和71%的农民,决定了湖南的消费结构中食品比重偏高,湖南消费结构中食品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5.2%,比全国高1.6%。湖南粮食消费以大米为主,肉食消费以猪肉为主,大米的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1.8%,猪肉的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的5.1%。而北京大米和猪肉消费分别占整个消费支出的0.67%和1.62%,上海大米和猪肉消费分别占整个消费支出的0.93%和1.89%,天津大米和猪肉消费分别占整个消费支出的0.81%和2.27%,均较大程度低于湖南省的消费比重。湖南大米和猪肉消费比重与同是农业省的安徽相近,其大米和猪肉消费比重分别占整个消费支出的2.74%和4.72%。如果以全国大米和猪肉的消费比重计算湖南消费价格指数,两者共影响湖南消费价格总水平在现有基础上低0.6个百分点。相反,如果大米、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湖南下降的幅度与全国相同,由于比重的原因,也将影响湖南价格总水平降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从改革开放以来几次价格的波动情况来看,湖南价格指数在上涨时涨幅高于全国,在下跌时跌幅大于全国,是湖南价格波动一个基本特点

    从改革开放以来几次价格的波动情况来看,农产品价格大涨大跌的特点影响湖南价格总水平在上涨时涨幅往往高于全国,在下跌时跌幅也往往大于全国,是湖南价格波动一个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作为农业省份的湖南价格指数领先于全国上涨,也领先于全国下跌。在1987年-1989年价格上涨过程中,湖南连续三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9.8%、25.6%、18.2%,分别比全国平均高2.5、6.8、0.2个百分点。在1989年-1990年经济治理整顿期间,全国价格涨幅降低,1990年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0.4%,比全国平均低2.7个百分点。在1991年-1995年粮食销售价格放开后的上涨过程中,湖南连续五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4.4%、10.7%、16.8%、25.3%、19.0%,分别比全国平均高1.0、4.3、2.1、1.2、1.9个百分点。1996年-1999年是农产品下跌最猛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前两年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后两年因湖南服务项目价格连续两位数上涨而略高于全国,如果扣除服务项目影响,湖南消费价格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从零售物价指数上来分析,1996年-1999年湖南零售价格总水平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与有代表性的北京市比较低7.5个百分点。

    (四)湖南价格涨幅高于全国的同时,伴随着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

    近年来,湖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于全国的同时,湖南的农村价格指数高于城市。2003年,湖南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1%,城市上涨1.4%,农村高于城市2.7个百分点;2004年1-5月份,农村高于城市1.4个百分点;从全国来看,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城市上涨0.9%,农村高于城市0.7个百分点;2004年1-5月份,农村高于城市1.7个百分点。

    农村价格涨幅高于城市,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地区价格涨幅高于农产品消费地区。如果全国以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区域来划分,今年以来,以农产品生产为主的省份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全国,1-5月份,河南、安徽、湖北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高于全国1.9、1.7、1.2个百分点;而以农产品为消费市场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全国,上海、天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低于全国1.7、2.1个百分点,北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甚至还下降0.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

    (五)本轮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农业省份价格涨幅高于全国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当前湖南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农副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是一种合理性上涨。在此轮价格上涨之前,农产品价格降幅过大。1997年以来湖南农副产品价格下降较多,到2002年六年累计下降23.4%,从而带动食品价格六年累计下降8.6%。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粮食、猪肉价格也只是恢复到1994年-1995年时期的价格水平。但就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给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带来了很大收益。据湖南衡阳市调查,如果早稻能够维持保护价每公斤1.4元的收购价格,早稻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另据湖南岳阳市调查早稻每亩可增加收入204元,如果早稻收购价格维持在当前每百公斤160元,农民增加的收入更为可观,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因此大大提高。可以说,当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所希望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

    三、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增产能够增收

    农产品价格具有大涨大跌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宏观调控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具有高难度的操作性。2003年,油料价格因为供不应求出现大涨,今年以来,又因为丰收,油料价格开始了较大的下跌,再度证明了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的调控难度。

    当前,在全国粮食库存较为充足,夏粮刚刚喜获丰收,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价格再度大涨的可能性较小,相反,粮食价格存在着较大的下跌可能。如果粮食价格下跌,将进而带动生猪价格下跌。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着力点应当放在避免粮食价格再度大幅度下跌上。这样,一是可以确保农民增产能够增收;二是避免因为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力度弱,而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跌,再度陷入通货紧缩趋势之中。

承办:城调队
执笔:彭建霞
谌    滨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