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2005年湖南春耕备耕喜中有忧

(决策咨询27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5-04-2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继去年实行粮食直补和减少农业税后,今年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富农政策,特别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全省免征农业税,这些重大利好政策推出后,农业春耕生产情况究竟如何?日前,省农调队组织对37个调查县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发现今年春耕生产农民有喜有忧。

    一、增加投入减去农业税,富农“加减法”落到实处,春耕备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入春以来,湖南各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业投入,全省免征农业税,富农“加减法”落到实处,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设农村小康为工作目标,加大支农力度,掀起了春耕备耕生产高潮。

    (一)全省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各地市、各厅局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10万干部下乡,深入农村办点示范,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二)省委省政府加大扶持“三农”力度。一是全省从今年起全免农业税。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大扶持“三农”的力度,考虑到可为农民减免税负13.6亿元,下决心免收农业税。二是今年将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5.3亿元用于粮食直补,补贴标准比上年增加了20%。三是增加农机补贴,由去年的24个县扩大到30个县。四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有专项补助。今年各级财政拿钱,建立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高旱涝保收、稳产丰产能力。

    (三)春耕备耕工作比较扎实。一是立足早准备。全省春耕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用柴油等农资准备比较充足。据省农业厅统计,全省农业农资部门在2月底前就已调运化肥110万吨、杂交早稻种子16350吨、杂交玉米种子7500吨、棉花种子1250吨、农药52480吨、农膜35608吨,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需求。同时,正在抓紧余缺调剂,确保有效供给。二是农资入户率比去年有所提高。据对200户农户抽样调查表明,农民备种备肥备资金与往年相比都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备足棉种、早稻种、一季稻种,分别占调查农户的80%、95%和83%,比去年同期各提高40.2%、22.5%和21.3%;已备有资金的农户占69.5%,同比增加21.2%。三是各种科技服务力度加大。全省组织了1200余支农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开展送信息、送技术上门的支农扶农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全省农业部门去冬今春共办各类培训讲座4500余场次,培训农民近350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多万份,围绕发展优质稻、无公害蔬菜、果树、烤烟、花卉苗木等开展栽培技术培训。农机部门组织了耕整机作业服务队2.1万个、耕整机25万台,签订作业合同42万多份,合同面积2100多万亩,并有1600多个机修服务队活跃在全省农业生产一线。四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调查表明,今年农民购买良种的积极性比往年高,早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8%,比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早稻抛秧面积占早稻面积的85%,较去年增长10个百分点;地膜保温育秧、机耕及增施猪牛粪等有机肥的面积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学用新技术的热情高涨,据农业劳模李罗斌反映说:“农技干部路上有人拦,家里有人找,如今农技人员又成了‘香馍馍’。”

    (四)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已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按照“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和属地化管理原则,上下联动、打假扶优。加强源头治理,狠抓市场监管,强化服务指导和加强制度建设。目前为止,全省已组织农业执法人员6000余人,检查农资经营门店1.1万余家,立案查处310起,查处不合格农作物种子25吨,化肥510吨,农药15吨,有效地规范了农资市场,保护了农民利益。同时,化肥指导价管理机制开始启动。面对化肥价格的严峻形势,最近,省物价局下发了紧急通知,明确要求,除国家管理的大型氮肥企业生产的尿素出厂价格外,其余中、小型氮肥企业生产的尿素出厂价格以及尿素、钾肥的流通经营差率,由省物价局核定;碳铵、磷肥、复合肥等化肥的出厂价格及流通经营差率,由各市州物价部门进行管理。省里核定了7家大型尿素生产企业的尿素出厂中准价格为每吨1500元,允许生产企业根据市场情况上浮15%,下浮不限。尿素、钾肥的销售价格按实际进货价格加经营差率制定。化肥企业在执行政府指导价后,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给予化肥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各项优惠措施,减轻化肥生产的煤、电、运负担,并保证生产需要。

    (五)农户种田积极性有所提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全省农业税的取消,大部分农作物市场价格上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农户种田积极性提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进一步吃香。前几年由于土地收益的下降,部分农户只种点吃饭田,将多余土地或转包其他农户、或上交村组、或一抛了之,很少与农户、与村组签订合同,现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了,田土的负担减轻了,种田的效益提高了,一些近几年没有种过田的农户或只种了一点吃饭田的农户,也向村组提出了要回承包地的要求。二是大部分农户对今年的种植计划已经有明确的安排。据对37个县250个村的调查,早稻播种面积比上年增1.7%,中稻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播种面积比上年减5.2%,烟叶和蔬菜比上年略有增加。三是半数以上农户的生产资金已经有了着落,这一比例要高于去年同期。

    二、春耕备耕中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

    (一)近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且涨势不减,群众反响强烈。据调查,除了棉花种子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跌外,目前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且上涨部分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政策上带来的实惠。如早稻种子为每公斤2.1元,比去年同期涨10%,中稻两优培九种子的价格涨30%,尿素价格为每公斤2元,上涨30%,钾肥价格为每公斤2.1元,涨31%。安乡县生产碳铵的价格为每公斤0.56元,上涨40%,石门县生产磷肥的价格为每公斤0.4元,上涨10%。柴油、汽油价格的涨幅也高达30%,部分春耕生产需要的除草剂、消毒剂价格的涨幅均在10%以上。据汉寿县毛家滩乡五善村农民算帐,今年早稻亩平农药化肥等物化投入涨价50元左右,比去年亩平农业税39元还多11元,所以如果其他因素不变,今年种一亩早稻比上年还要减收11元。赫山沧水铺镇三眼塘村龙信钦反映:去年农民种田确实得到了实惠,今年国家不要农业税了,原以为会赚得更多,想不到化肥、农药价格涨得这么快。现在是粮价走着涨,农资价格跑着涨,我们农民受不了。随着农村春耕生产进行,用种和用肥量的增多,农资价格还将呈现上涨趋势。赫山欧江叉镇的农资经销店当前价格的化肥已不出售,等待化肥的再次涨价。

    (二)部分农户春耕生产资金仍有缺口,且种粮农户贷款难。据对南县调查,100个农户中有37户缺少春耕生产资金,资金缺口为34070元,计划从亲友无息借入18300元,从农资店赊入5100元,从信用社借入9670元,农村高利借入1000元。缺少生产资金的农户主要是以下三类:一是有学生的农户,37个生产资金缺乏的农户有学生的户就占了20户,如南洲镇双燕村组的10个调查户中,有4户有学生的农户需要借钱搞春耕,最多的一户需要借入2000元。二是家庭底子薄的农户。三是个别承包耕地较多的农户。如北河口乡光红村10组农户程建军,近两年承包耕地18多亩,效益比过去要强,也还掉了大部分老帐,但今年春耕资金仍有1000元以上的缺口。宁远县是烤烟大县,为促进烤烟生产,该县烟草局采取贴息方式、实行肥贷挂钩方式为烟农担保贷款。该县农村信用社由于资金有限,为确保贷款安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向烤烟生产倾斜。该县禾亭镇野鹿岗村信用社农贷协理员反映,该村今年有43户缺春耕生产资金21500元,其中12户种烟户申请贷款7200元,由于有烟草部门贴息担保,贷款已得到落实,随时可到烟草站凭贷款协议购买化肥。其余31户种粮户的贷款至今无着落,春耕在即,仍有25户农户家中无一粒种子、无一斤化肥。江永县松柏乡调查的10户资金缺乏的农户到目前还没有一户得到信用社的贷款。

    (三)农村水利设施老化,生产条件恶化。从对澧县的调查看,农民普遍反映当前农村内部水利设施已经老化、破坏,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一年比一年差。宜万乡万福村共有耕地面积1939亩,以前内部水利设施完好时可种植水稻1400亩,现在由于内部水利设施多年失修,生产条件变差,能种植水稻的面积不足200亩。涔南乡五一村二组谭某反映,该村内部沟渠基本上已失去原有功能,种田完全靠天吃饭。当前春耕生产在即,如果雨水不足,缺水问题又将再现。永定区教字垭镇竹园坪村的支部书记覃某说:“我们村春耕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水的问题,资金、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大部分农户自己能解决,真正解决不了的仅有几户。但是水利灌溉问题不是哪一家一户能够解决的。我们村原来480亩稻田,由一坝两渠灌溉,基本是旱涝保收。1997年‘7.23’洪水将高山渠道部分段冲毁以后,没有及时修复,加上‘两工’取消了,不能硬行摊派工,村里又没有积累,拿不出钱来修复,全村的480亩稻田有250多亩变成了靠天才能收成的‘雷公田’。去年,有200亩田因缺水改种旱粮作物了。因此,水利灌溉是我村春耕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

    (四)部分地方化肥入户少。一是部分农户认为农资价格会下降,购肥持等待观望态度。欧江岔镇北坪村姚亮只买了一些秧田用肥。二是个别困难农户春耕生产资金有缺口。欧江岔镇北坪村农户刘正良,家庭比较困难,备肥少。春耕共需碳铵225公斤、尿素15公斤、磷肥150公斤、钾肥30公斤。目前,只买回碳铵50公斤,磷肥50公斤。。据调查,目前南县100个调查户现有早稻种子2000公斤,数量上非常充足,但全部是农户自己留的常规品种。棉花种子已经购回40公斤,占需求量的25%,目前库存(今年新购或者是去年剩余的)尿素213公斤,碳铵2383公斤,磷肥3665公斤,不到需求量的10%,钾肥、农药、柴油、地膜则准备得更少。农户春耕物资准备不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目前农资价格比较高,农户等待政府采取措施平抑价格,二是市场货源充足,生产季节刚到来,农户也不急于买。三是部分农户的生产资金存在缺口。

    (五)农技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农民迫切希望农技部门在技术、用种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农技人员要下到乡间田头指导。据益阳市赫山区100户调查显示,有43%的农户对农技服务水平满意,35%的农户基本满意,22%的农户不满意。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农资限价力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湖南省3月21日对化肥行业实行紧急限价,限价政策规定,尿素出厂中准价格为1500元/吨,最高不得超过1725元/吨,到农民手中的价格每吨不得超过1900元/吨,湘西、怀化等边远地区最高价不得超过1950元/吨。而据《中国统计信息报》报道,山东近期的同种化肥出厂限价为1650元,比湖南低4.5%。据悉被“限价”的化肥企业大都声称“只能微利保本经营”,但已公布的2004年年报或有关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尿素类上市公司基本实现了60%或以上的净利润增幅。显然这样突出的“经营业绩”,与农民高喊农资涨价过快的呼声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建议:一是要加大农资限价力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要另寻其他方法助农惠农,如“农资补贴”直接发给农民;三是政府选中几个企业通过切实补贴,把农资价格压下来。

    (二)粮食良种补贴以良种形式发放给农民。农民对2004年执行的粮食良种补贴意见很大,一是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量大,手续繁杂,工作重复进行,运行成本高。二是良种补贴存在简单化的做法,不管是否使用良种,普遍发放。早稻每亩补10元,中稻补15元,晚稻补7元,实际上成了一种普惠补贴,难以发挥鼓励推广使用良种的作用。建议粮食良种补贴能否以良种形式发放给农民,在播种之前,有关部门以投标方式购入良种,或是与种业公司签订协议,对发放了的良种进行统一登记补贴。这样有利于补贴切实补助到种了优质稻谷的农民手上,真正做到专款专用,方法简单易行,同时有利于发展优势区域经济,有利于良种的品质保持。

    (三)各级政府应转变观念、转换职能、强化服务来实施助农、兴农,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产、供、销信息服务。现在农民最缺的就是信息,迫切需要各级农业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包括市场、价格、种子种苗、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广泛搜集、发布这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搞好生产,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确保增产增收。粮食、供销、商业等部门应积极发展定单农业,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农村与村民签订粮食、农产品收购合同。

    (四)加大春耕备耕的小额贷款发放力度。金融部门应积极筹措资金,深入村组,发放春耕小额贷款,全力支持农民春耕生产,在农民购买种子、化肥、地膜、农机具等贷款中,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五)农技部门能及时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生产技术。农民反映,近几年,农技部门技术支农,农技下乡的事是多了,但大多是西瓜种植技术呀,中药栽培技术。如今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尤其是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虫和柑桔天牛连年暴发,且暴发时间集中、有效防治缺乏技术。然而真正懂得及时防治这些虫害的农民太少,绝大多数农民平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都要跟着少数懂技术的农民转,他们急盼有关部门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技术资料定期发放到千家万户,多下点这方面“现买现卖”的及时雨。

承办:农调队
执笔:梁尔郁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