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湖南经济运行情况及后期走势判断
(决策咨询29期)
今年以来,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全省经济在新的增长周期的高平台上稳定运行,投资、消费、出口均良性发展,农业和农村形势向好,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得以优化和提升,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一、一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在新的增长周期的高平台上稳定运行。一季度,全省GDP为1349.57亿元,增长11.9%,增速比上年同期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为171.39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为530.23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为647.95亿元,增长11.4%。“一点一线”地区GDP为828.15亿元,增长12.2%,其中长株潭地区GDP 为464.87亿元,增长13.8%,分别比全省快0.3和1.9个百分点。从企业家信心指数看,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创历史新高,达133.87和125.52,比上年同期上升7.48和4.0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信心增强,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看好。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315.97亿元,增长21.2%。
(二)投资、消费、出口均良性发展。湖南省投资、消费、出口协同驱动,共创经济增长升势。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0.3亿元,同比增长29.3%,新增投资77.04亿元;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0.73亿元,增长14.2%,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达7.88亿美元,增长42.2%,增幅同比提高 17.1个百分点,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拉动经济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有所上升。一季度,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为66.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一季度,湖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比重达67.7%,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三)农业生产形势向好。今年,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实行农业税全免政策,在各种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据对全省37个县250个村的2500户农户的种植意向调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早、晚稻面积比上年分别增长2.0%和1.9%;药材、烟叶、蔬菜、瓜果面积分别增长112.6%、17.0%、11.7%和10.4%。春耕备耕形势较好,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需求。一季度,我省畜牧业稳步发展,全省生猪出栏2123.74万头,增长5%;出栏牛、羊分别增长11.5%和9.0%;家禽出笼1.37亿羽,增长11.9%。
(四)经济结构逐步调优调强。一季度,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9.3∶48.0,第二产业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13.9亿元,增长41.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一季度全省城镇投资中,工业投资94.3亿元,同比增长45.3%,高于城镇投资增幅1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购买文化教育、娱乐用品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增长25.2%。实施 “三化”战略以来,我省城市化进程步入加速期,全省城市化率由2001年的30.8%提高到2004年的35.5%,年均提高1.57个百分点。
(五)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一季度,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6.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非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31.79亿元,同比增长28.2%,比国有控股企业增幅高11.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1.2%。全省城镇非国有投资208.1亿元,比国有投资多75.8亿元,增长33.9%,比国有投资快11.3个百分点。
(六)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湖南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进程,工业企业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全省独立核算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5.29亿元,同比增长15.0%;实现利税116.85亿元,同比增长24.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1.63%,同比提高12.09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的提高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183.93亿元,同比增长27.3%(考虑取消农业税因素,下同),高于GDP增幅15.4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87.02亿元,同比增长25.0%。
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2.71元,增长10.7%。一季度,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1.76元,增长18.6%,增幅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七)产业集聚初具雏形。产业集聚可以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今年湖南省继续抓好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加工、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林纸等十大优势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一季度,我省规模工业中的十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240.66亿元,增长2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量的76.2%;十大标志性工程所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9.63亿元,增长2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总量的34.7%。一季度,十大标志性工程所属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0.07亿元,增长44.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9.2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56.9%,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
二、目前湖南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述情况表明,今年以来,全省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但是,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国际石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对物价和企业利润的影响较大
一是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较大。一季度,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6%,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除国内需求拉动的因素外,国际石油和铁矿石价格上涨是拉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尽管最近一周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所回落,但从中期来看,油价仍将维持在较高的价位。受其影响,一季度湖南省石油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8.8%;汽油、柴油出厂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1.5%和18.9%。与此同时,今年2月22日,日本新日铁公司与巴西CVRD公司达成了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涨幅为71.5%的协议,随后,全球主要钢铁巨头包括中国宝钢都认同了这一价格。受其影响,一季度,湖南省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1%,其中采掘类、原材料类分别上涨30.7%和11.6%。
二是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已经显现,滞后影响值得关注。国际石油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油气产品传导的直接影响和通过有机化工产品传导的间接影响。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如果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持续一年,将推动我国CPI上升0.8个百分点。从目前来看,受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影响,运输价格已相应上涨,一季度,湖南省长途汽车票价格上涨5.3%,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21.2%,煤炭价格上涨67.5%;受建筑装修材料和燃料价格上涨影响,湖南省居住价格涨幅逐月升高,与上年同月相比,1月份上涨7.1%,2月份上涨8.5%,3月份上涨9.2%,一季度平均上涨8.3%。同时,由于国际石油价格对国内油气产品价格的传导存在一定的时滞,上游产品涨价要传导到下游产品涨价也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有一定的滞后影响,应给予关注。
三是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2%,高出工业品出厂价格近一倍。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分别上涨16.4%、11.2%、13.1%和16.1%,原材料等中间消耗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从一季度规模工业分行业的利润看,全省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126.8%,专用设备制造业大幅下降34.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大幅下降78.7%。据有关方面测算,如果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上涨71.5%,将使我国吨钢成本上升300元左右,再考虑到今年国内焦煤上涨20%左右,将导致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成本上升60元左右,两项成本增加吨钢成本约360元,湖南省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测算的结果表明,铁矿石涨价后,湘钢的吨钢成本将上升240元。因此,铁矿石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挤压湖南省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二)工业盈利企业过度集中,企业效益存在隐患
一季度,烟草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占全省规模工业总量的56.6%,其中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实现利润占全省的52.6%。与此同时,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中仍有1524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21.3%,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亏损额为11.38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2.78亿元,增长32.3%。
(三)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增幅回落,后劲不足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1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9%;新开工项目1190个,同比仅增长7.8%,增幅比上年同期低37.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不足,将影响我省投资后劲。
三、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走向的基本判断
——从世界经济走势看:世界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仍可望保持稳定发展势头
去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复苏明显加快。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5%左右,达到了近30年的最高水平。全球国外直接投资恢复增长,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长到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达到7.1%。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确定、甚至是不利因素。
第一、全球加息不断,影响世界资金格局,对我国利率、汇率政策可能产生影响。美国自去年6月30日首次加息后,到目前已连续七次加息,现在的真实利率在扣除通胀影响后仅为0.75%,还未达到中性利率水平。过去40年,美国的真实利率水平一直围绕着3%波动。可以说,未来的一年里,我们仍将不停地听到美元升息的声音。如果美国连续多次上调利率,将导致总需求下降,对中国等出口大国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第二、发达国家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双高”赤字的不断扩大,可能引起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第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对世界经济贸易尤其是我国出口带来更多的贸易磨擦和变数。第四、国际市场产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在高位波动,对世界经济不利影响会进一步显现,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可能更大一些。
尽管世界经济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增速有所回落,但今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可望增长4.3%。
——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看: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中国经济形势来势较好
首先,我国宏观调控将进一步加强、更加完善,有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次,“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最后,当前我国已经跨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重要关口,进入了经济起飞阶段,国民经济可以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快速增长。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助于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正从以吃穿用为主向以住行为主的方向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是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的内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放缓,但在建规模大,投资拉动的作用还很强劲。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当前经济运行中许多问题有待继续解决,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保持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煤电油运还相当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且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积累了不少矛盾,物价调控的压力较大。
从目前全国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同时,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的起落,仍是当前经济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从湖南的现实情况看,今年全省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就湖南来说,全省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一,作为中部农业大省,良好的国内宏观环境和各项支农政策支持,是保证湖南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其二,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将为我省经济发展走向快车道带来新的动力源。此外,我省处于内陆的前沿,具有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大量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这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为湖南省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各项改革;继续坚持省委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进程,特别是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认真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湖南省经济在上半年仍将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四、几点建议
(一)控制物价上涨,加强市场物价监管。一是加强整顿和规范生产资料产品的市场经营秩序,抑制上游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降低对下游产品价格持续增加的压力。同时,要加快推进湖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对于即将出台的一些公共服务产品的调价措施,建议选择适当时机,避免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严防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情况下,在短期内集中出台新的调价项目和哄抬物价的行为。三是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投资和消费均衡增长,以使价格传导渠道顺畅无阻。
(二)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工业整体经济效益。今年以来,湖南省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企业盈利过于集中在少数行业和少数企业的矛盾,为推进全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是要继续抓好扭亏增盈工作。要继续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拓展产品销路,增强应变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有发展前景而目前因困难而亏损的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给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增盈。同时,对生产过剩的产品要坚决予以转产并限制对其增加投资,对没有市场的产品要坚决停止生产,对市场前景暗淡的产品要减产,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是继续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抓住国家继续发行国债,促进中部崛起的机遇,精心筛选一批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项目,争取国家重点专项和技改贴息的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同时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和吸引民间投资的力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湖南省工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要加强分工协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主动进入大企业的发展体系,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形成协作配套关系,从而既保证中小企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又可使中小企业从大企业那里获得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有关中介和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服务,使中小企业提高“专、精、特、新”水平,提高盈利能力。
(三)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要充分认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为此,一是要加强综合协调服务,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对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要积极主动做好项目援建工作,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通过加大对项目程序、现场、进度、质量的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二是突出抓好新开工项目。对前期工程已开工的项目,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主体开工;计划新开工的项目,要加快开工准备工作进度,争取在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前期工作项目,要加快进度,创造条件,力争年内陆续开工建设。三是继续抓好国债项目建设。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国债项目建设的要求,扎实做好前期工作,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管理责任,落实配套建设资金,严格工程质量管理,狠抓建设进度,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务实的工作完成国债项目建设。
(四)搞好春耕备耕生产,为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当前湖南省农资市场普遍出现价格上涨现象,农民种粮成本加大,直接影响了春耕备耕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缓解当前农资产品价格上涨现象,各地要继续实施促进化肥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在化肥生产用电、用煤、铁路运输等方面给予扶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环节的成本上升问题。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加强春耕备耕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增加资金和物资的扶持力度,掀起春耕备耕的高潮。金融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春耕生产。农业、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农资市场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依法打击销售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
承办:研究室
执笔:高勇 曾斌求 彭积龙 殷智敏 周曙东
核稿:周碧红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