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冰灾影响工业明显 企业未来预期向好

(决策咨询06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8-04-2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4月初,省统计局利用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就当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发展趋势问题,对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今年一季度,全省大中型工业生产受罕见冰雪灾害的影响较大,大量企业电力供应紧张,产能发挥不足,直接导致生产下滑、利润减少,随着抗冰救灾和恢复补损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各大中型工业企业对下季度的生产经营状况的预期明显趋于好转。

    一、绝大部分大中型工业企业遭受冰灾影响

    元月中旬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给湖南工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冰冻雪灾使74.0%的被调查企业遭受停电或限电,使97.3%的被调查企业能源、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受到影响,其中,影响明显的占50.9%,有一定影响的占46.4%。由此,一季度全省93.5%的被调查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其中,下降两成以上的占30.7%,下降1-2成的占24.0%。

    1.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受影响较大

    抗冰救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大力执行通路、保电、安民的政策措施,严格控制了重点耗能企业的用电,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的生产有所回落。从分行业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企业中,全部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烟草制品企业和94.1%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8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企业、82.8%的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企业、82.7%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遭受停电或限电;52.9%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企业、48.3%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43.4%的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企业、32.7%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认为,冰雪灾害致使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0%以上。

    2.湘西南受灾相对较为严重

    湘西南工业结构以资源型为主,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损失较大。从分地区调查数据看,冰灾期间,湘西、郴州、衡阳、永州有超过八成以上的被调查企业遭受停电或限电,限、停电面在全省各市州中是最大的;同时,郴州市70.5%的被调查企业、永州市57.1%的被调查企业、怀化市42.4%的被调查企业、衡阳市36.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冰雪灾害致使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0%以上。

    3.产能设备能力利用水平大幅降低

    冰灾使绝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停产或限产,其中42.3%的企业认为一季度主要产品生产(设备)综合能力发挥不足,41.1%的企业认为产能利用情况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能力利用率平均水平为72.4%,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8.0个百分点。

    4.产品库存有所增加但基本正常

    冰雪灾害影响企业产品运输,导致企业产品库存量增加。调查企业中,有18.5%的企业产品库存超出正常水平,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5.节能降耗继续推进但有所反弹

    被调查企业中,有35.1%的企业在一季度增加了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60.3%的企业保持了与上年同期相当的投入。由于减排投入加大,大中型企业推进节能降耗取得初步成效,有34.1%的被调查企业一季度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有28.9%的企业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同时,由于冰灾中能源供应不畅,部分企业忙于加速生产,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节能管理,而目前87.7%的企业是通过“加强管理、减少消耗”来实现节能减排的,因此,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有13.2%的被调查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有13.0%的企业比上年第四季度有所上升,比上年第四季度调查的情况分别提高了2.4和4.0个百分点。

    二、三大问题制约工业生产经营

    调查表明,当前全省工业生产经营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

    1.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所加剧

    调查反映,相当多的大中型企业认为本季度能源及原材料供应比较紧张。从煤炭、电力、燃料油、天然气四种能源的供应情况来看,有47.7%的用煤企业认为煤炭供应紧张,5.0%的用煤企业认为供煤严重不足;有44.3%的用电企业认为电力供应紧张,7.8%的用电企业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有52.9%的用燃料油的企业认为燃料油供应紧张;有19.3%的用天然气的企业天然气供应紧张。从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供应情况来看,被调查企业中,有21.9%的企业认为供应紧张,供应充足的企业只有18.9%。

    2.物价上涨的影响呈扩大之势

    调查反映,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对被调查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逐步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物价上涨是影响企业产品出口减少的首要因素。被调查的出口企业中,认为一季度产品出口订货量比上年第四季度下降的占32.4%,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27.3%。而影响企业产品出口减少的较大因素,64.8%的出口企业认为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成本上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8.9个百分点;其次,分别有41.0%和25.2%的出口企业认为是“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是影响企业利润减少的首要因素。被调查的亏损企业中,76.0%的企业认为“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是造成一季度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比上年同期提高11.4个百分点;还分别有13.9%、11.8%的企业认为是“利息支出增加”和“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影响。

    3.流动资金供应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

    调查反映,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情况仍然不太理想。被调查企业中,有48.1%的企业认为一季度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流动资金紧张,缺口在10%以内的占25.9%,缺口在10-20%的占15.2%,缺口在20%以上的占7.0%。

    三、多半大中型工业企业看好未来发展走势

    冰灾过后,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深入开展了救灾补损工作。进入三月份,全省大部分市州工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运行,半数以上的被调查大中型企业对未来生产经营也逐渐增强了信心。

    1.近七成企业对生产预期乐观

    全部被调查企业中,有68.3%的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生产同比增幅将比本季度同比增幅加快,24.4%的企业认为将持平,只有7.3%的企业认为下季度生产将比本季度减缓。

    2.五成以上企业对盈利预期乐观

    全部被调查企业中,预计下季度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与本季度同比增幅加快的企业占53.3%,持平的占38.2%,只有8.5%的企业认为将减缓。同时,预计下季度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与去年同期同比增幅相比加快的占41.4%,持平的占42.1%,预计减缓的也占了16.5%,表明企业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效盈利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3.近五成出口企业对产品出口预期乐观

    被调查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23.2%的企业有出口产品。这些出口企业中,46.8%的企业预计下季度企业产品出口同比增幅比本季度增加,46.0%的企业预计基本持平,仅有7.2%的企业预计将有所下降。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工业运行调度,加快企业复产增效

    冰雪灾害对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为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工业运行调度,促进工业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一是要及时调度工业企业灾后重建情况,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行重点调度,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实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深入生产一线、深入工业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二是要科学调度煤、电、油、运的供需情况,做到早计划、早预见、早部署,保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供应。同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节约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工业“三废”排放,缓解供需矛盾。

    2. 稳定物价上涨预期,加快工业结构调整

    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切实措施遏制工业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过快的局面,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是要稳定物价上涨预期。一般来说,市场价格主要由供求规律调节,本轮物价上涨并非市场明显供应不足,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社会舆论导致的恐慌心理,对价格上涨的影响更大。因此,必须加强对新闻舆论的监管,尽量减少物价上涨的新闻报道,稳定大众的物价上涨预期。二是要进行必要的临时性政府干预。加强企业成本调查,探索实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定期公布制度,抑制企业超出成本增加幅度的不合理涨价行为;加大物价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的行为。三是要有序开发利用资源。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行“保大压小”,促进资源向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深加工企业集中,杜绝资源的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

    3.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加快直接融资步伐

    长期以来,流动资金供应紧张问题制约湖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适应银行业强化风险管理的需要,切实发挥好政府搭台的作用,继续完善银企合作机制,完善企业征信系统建设,探索原材料、商标权、专利权等抵押贷款形式。二是适应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对企业加强兼并、重组、上市等资本运营方面的指导。三是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鼓励和规范企业民间融资行为。
 

供稿:工业处
执笔:李春华 周  玲
核稿:贺  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