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短期困难不少 发展信心犹在

(决策咨询02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02-02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为了解工业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的生产经营状况及对未来的预期,近期省统计局利用工业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对2008年4季度全省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进行了专项调查。此次调查的工业企业有592家,涉及全省14个市州,覆盖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约占全省规模工业的55%。调查表明,自9月份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以来,全省工业企业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萎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但随着中央和地方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密集出台,工业企业对2009年走出生产经营困境的预期向好,发展信心犹在。

   一、生产经营现状:短期困难不少

   (一)企业利润同比减少,流动资金和产品库存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2008年4季度,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8.0%。企业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占44.7%)、产品市场需求下降(占34.5%)、产品出厂价格下降(占25.9%)、劳动力成本上升(占10.8%)。分地区看,除长沙市和常德市外,其余12个市州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的占比均高于全省68.0%的平均水平,其中,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的企业占比达95.7%和93.3%。与3季度相比,46.5%的被调查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或充裕,五成以上企业流动资金偏紧,其中,流动资金严重紧张(缺口20%以上)和明显紧张(缺口10%—20%)的企业分别占9.9%和20.7%。分行业看,非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十余个大类行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最为紧张。4季度,产品库存超过正常水平的企业约占五成。

   (二)企业生产(设备)能力基本发挥,但利用率下降趋势有所显现

   2008年4季度,被调查企业的主要产品生产(设备)能力平均利用率达到72.9%,有3.4%的企业认为主要产品生产(设备)综合能力利用得到“充分发挥”,52.8%的企业认为“基本发挥”,38.6%的企业 “发挥不足”,5.2%的企业“发挥严重不足”。其中,利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90.0%)、烟草制品业(88.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85.0%)、非金属矿采选业(82.5%)、造纸及纸制品业(81.4%)和橡胶制品业(80.0%)等21个行业。与3季度相比,4季度有15.4%的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设备)能力利用率有所上升,53.5%的企业持平,31.1%企业呈下降状态,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饮料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6个行业下降较为明显。

   (三)企业出口形势比较严峻,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是主因

   被调查的企业中,176家企业有产品出口,占29.7%。2008年4季度产品出口订货量低于3季度的占58.6%,低于上年同期的占61.6%;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出口订货量下降尤为明显。75.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下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出口形势趋紧的首要原因。

   二、未来趋势判断:环境预期谨慎与发展信心同在

   (一)经营环境不容乐观,订货量预期下滑

   调查显示,41.9%的被调查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的预期持谨慎态度认为2009年上半年所属行业景气状况为“不乐观”,只有12.2%和42.7%的企业分别持“乐观”和“一般”的观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均有超过70%的被调查企业持“不乐观”的态度。有38.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2009年1季度生产增幅将比2008年4季度有所减缓,认为“加快”和“持平”的企业分别占17.2%和44.2%。出口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同样不容乐观,有61.1%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009年1季度企业产品出口增幅将比2008年4季度减缓。37.4%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009年1季度订货比2008年4季度将减缓。而在2008年4季度,有51.4%的被调查企业订货量低于3季度,58.2%的被调查企业订货量少于上年同期。

   (二)企业利润增幅预期有所回升,但认为扭转增幅同比减缓的局面难度较大

   调查显示,有49.1%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009年1季度利润同比增幅将比2008年4季度加快,预期持平和减缓的企业分别占18.8%和32.2%。3.3%的企业预计2009年1季度利润增幅比上年同期将加快,有53.9%的企业预期比上年同期减缓,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6个行业均有超过90%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009年1季度利润增幅比上年同期将减缓。

   (三)企业对走出经营低谷信心较足,强化管理、节省开支成为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首选措施

   调查显示,有46.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在2009年能走出生产经营的低谷,其中,有26.0%的企业预期2009年上半年即能走出低谷,只有不足5%的企业估计要在2010年或更长时期才能渡过经营难关,11.6%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一直很好或已经走出低谷,37.0%的企业为何时能走出低谷尚无明确的时间表。为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有83.8%的企业选择了“加强管理,节省开支”,其它依次为调整产品结构(占41.9%)、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占35.1%)、开拓国内市场,增加产品内销(占28.4%)、减少用工(占26.9%)、降低产品价格(占19.8%)、招聘国内外优秀人才(占4.6%)和收购兼并其他企业(占2.5%)。

   三、对策建议

   当前,如何确保工业企业顺利“过冬”,力保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对助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一)扩大市场需求,提振发展信心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在扩大需求尤其是内部需求上出台了很多举措,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分析预警,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信息披露力度,及时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销售,提高产销率。同时,加大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力度,稳定企业信心。

   (二)提升创新能力,推进结构调整

   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是当前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转变方式,增强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一是坚持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区域布局调整,推进工业集聚发展。二是着眼近期,把技术改造作为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当前,我省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来改造食品加工业、采掘业等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步伐。建立技术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等办法专项支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行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着力推动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加快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素质

   企业是经济的主体,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而品牌又是现代企业占据市场高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前,我省工业产品一流品牌的拥有量不多,要提升整体工业品牌竞争力,要以大型企业为支撑,以中小企业为切入口,协调各有关部门,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同时要积极引导,努力提高企业素质。当前,我们要积极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形势,正视风险,加强企业内功修炼。企业要从制度体系、团队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

承办:工业处
执笔:谭兵农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