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工业经济发展回顾及2009年展望
(决策咨询12期)
2008年,面对复杂的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全省各级预见早、谋划深,部署超前,全年工业经济取得了"生产稳步回升,结构继续优化"的成绩。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我们要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 "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实现科学跨越。
一、2008年湖南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一)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全省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280.20亿元,同比增长16.0%,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1%,拉动 GDP增长6.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8.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570.85亿元,同比增长18.4%。纵览全年,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内在增长动力明显增强,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全年增速平稳,累计增幅稳步提升。全省规模工业生产元月份和2月份因冰灾影响增速较低外,全年其他月份增速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18%及以上水平。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全国规模工业增速大幅回落的背景下,湖南省工业经济仍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9-12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22.1%、21.5%、19.5%和18.5%,分别高于全国当月水平10.7个、13.3个、14.1个和12.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生产累计增幅呈稳步攀升的走势,全年各季度末累计增幅分别为11.5%、16.8%、18.0%和18.4%。全省全年规模工业累计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12位。
2、轻工业增长快,重工业增长慢。近五年来湖南省轻工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在重工业增速下方运行,重化工业的特征明显,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这一趋势明显减弱。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中轻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44.54亿元,同比增长21.5%,高于重工业4.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
3、低能耗行业增速高,高耗能行业增速低。2008年,剔除六大高耗能行业外,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144.39亿元,同比增长24.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426.46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9.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4、高加工度行业增长快,资源型行业增长慢。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行业实现增加值933.68亿元,同比增长2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6.8个百分点。传统资源型行业增速相对较慢。全省规模工业中采掘业实现增加值253.17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仅增长9.8%,比上年同期低6.4个百分点。原材料型行业增速同样较慢,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仅增长5.9%和12.5%,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下降6.7%。
5、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聚势头喜人。继2007年机械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后,2008年规模工业又新增食品、石化、有色和钢铁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五大过千亿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39.51亿元,同比增长29.1%,总量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6.6%。大型企业集团稳步壮大,2008年,年主营业务收入过300亿元和过200亿元的工业企业,分别新增1家和4家,全省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6.14亿元,同比增长25.6%。
园区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8年,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80.14亿元,同比增长22.0%,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3.0%,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效益有喜有忧。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10714.66亿元,同比增长34.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394.93亿元,同比下降14.0%。全省工业企业实缴税金617.07亿元,同比增长13.9%;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71.74亿元,同比增长4.0%;吸纳从业人员200.75万人,增长7.8%;全年应付工资总额409.99亿元,增长24.6%。
1、九成以上行业实现盈利,近三成行业利润同比减少。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实现盈利。其中,烟草制品业(利润81.16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50.86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53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0.47亿元)等12个大类行业的利润超过10亿元,这12个大类行业合计实现利润357.92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90.6%。分产业看,机械和食品两大产业利润总额均过百亿元,分别为117.10亿元和116.74亿元。38个大类行业中有11个利润同比减少,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分别由上年盈利29.19亿元和3.25亿元,转为亏损29.27亿元和31.29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分别实现利润30.53亿元和9.6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4%和41.3%。
2、亏损面和亏损额扩大,国有企业亏损明显。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8.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7%、15.6%和9.0%,同比分别上升0.8个、2.8个和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达112.71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几大国有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和石油加工企业亏损较大,致使全省国有亏损企业亏损额达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6.7倍;股份制亏损企业亏损额35.49亿元,增长3.0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亏损企业亏损额11.48亿元,增长6.6%。
(三)工业投资引资后劲加大。2008年,全省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7.15亿元,同比增长38.2%,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6.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8.7%。由于区域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内引外联成效显著。2008年,全省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44.25亿元,同比增长28.0%,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内外资金的注入,推动了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二、2009年湖南工业经济发展展望
(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机遇。自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金融危机波及影响的加重,湖南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为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面对新形势、新情况,2009年湖南工业经济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
1、主要困难
一是市场有效需求减弱。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加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愈加凸显。市场需求萎缩进一步加剧,工业品价格继续回落。今年1-2月,全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5.77%,比上年同期低12.75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为95.13%,比元月份低1.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低13.88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经营困难加剧。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增长2.5倍。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显现,企业效益还可能继续下滑。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将给企业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008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达685.28亿元,同比增长了18.7%,造成部分企业成品销售不畅,货款难以回笼,甚至出现现金断流。部分市场投资者信心的低迷,在短期内将难以扭转,从而造成部分项目延期开工或进度放缓。
三是产业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湖南钢铁、有色、造纸、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占较高的比重,仍是典型的传统偏重化工业省份,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重化工业支撑。2008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的39.9%。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不仅增加了资源供给压力,更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加大了难度。湖南省工业底子薄,总量偏小,产业集群发展滞后,上规模、强品牌的大型企业不多,工业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
2、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政策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出台了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并提出了总投资达4万亿元的投资规划。将为全省工业经济发展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减轻企业负担、拉动投资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9年,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钢铁业、汽车业、装备制造业、纺织业、船舶工业、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业、轻工业、有色金属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为湖南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因地制宜的地方政策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发展环境。自2008年9月份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共出台了有关保增长、扩内需方面的政策性文件29个。2008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有色金属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30号);2009年元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发〔2009〕1号);2009年2月,转发了《省工商局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6号)。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对湖南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三是国际合作为工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国际条件。从近期看,各国政府间高层的互访频率明显提高,如何应对当前经济危机成为政府高层会晤的重要议题,通过国家合作抵御经济危机的共识与力度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是工业企业信心坚定发展预期向好。随着中央和地方扩内需、保增长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的密集出台,工业企业对2009年走出生产经营困境的预期向好。专项调查显示,有46.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2009年能走出生产经营的低谷,其中有26.0%的企业预期2009年上半年即能走出低谷。
(二)全年工业经济走势预期。认真分析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并结合上年发展走势。2009年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生产增速将在一季度的较高位上渐趋回落,而下半年开始至年底将呈逐步上升的走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刺激经济增长举措的贯彻落实,将为下半年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承办:工业处
执笔:张吉世 谭兵农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