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头两月湖南经济运行情况及后期走势分析
(决策咨询16期)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坚定发展信心,认真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抓住国家一揽子政策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化三基",经济继续沿着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稳健前行。工业、投资、消费增长较快,其他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也表明,经济有所好转。1-2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1.6%,货物周转量增长15.8%,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比年初增加660.60亿元。
有必要说明的是,1-2月湖南省部分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有的甚至还在全国排位靠前,一方面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化三基"战略不动摇,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初见成效;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年初湖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对比基数低。若剔除冰灾影响,1-2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5%。
一、当前湖南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产业发展来势向好
1、农业开局较好。由于国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提高了种粮补贴标准,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一是种植面积扩大,预计今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6.2%。二是春耕生产准备早,大部分农户开始备肥,主要农资价格总体平稳,农资经营户储备充足。三是以油菜为主的春收作物长势较好,生猪生产,特别是规模养殖大户的生猪生产发展稳定。
2、工业发展较快。1-2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50.28亿元,增长2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3.1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2.2个百分点。其中,2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210.14亿元,增长32.0%,增速比上年12月加快13.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快28.6个百分点。一是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1-2月,全省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增速比轻工业快3.3个百分点。二是股份制企业增速快于国有企业。1-2月,全省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26.91亿元,增长7.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28.52亿元,增长24.0%,增速比国有企业快16.2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2月,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160.76亿元,增长15.1%,增速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5.5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08.95亿元和20.38亿元,分别增长25.1%和37.9%,增速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4.5个和17.3个百分点。四是六成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1-2月,全省有246种工业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占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总数的63.7%,其中增速超过20%的有176种,占统计的主要工业产品总数的45.6%。五是产销衔接较好。1-2月,全省规模工业产销率为98.9%,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发展亮点较多。一是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1-2月,全省实现货物周转量295.47亿吨公里,增长15.8%;旅客周转量289.66亿人公里,增长31.4%,而上年同期因受冰雪灾害影响,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下降5.5%和4.6%。二是邮电通信业务发展加快。在"双节"和有关拉动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全省邮电通信业务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2月,邮电业务总量133.54亿元,增长22.9%,增速比上年同期快3.6个百分点。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09亿元,增长17.1%,增速比上年同期快7.9个百分点;电信业务总量127.45亿元,增长23.2%,增速比上年同期快3.5个百分点。三是旅游市场火爆。1-2月,全省入境旅游者13.09万人次,增长64.3%;国内旅游者2078.07万人次,增长52.6%;旅游总收入达134.44亿元,增长56.4%。
(二)扩大内需政策效应显现
1、投资增长加快。1-2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77亿元,增长34.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4.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46.11亿元,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8.2个百分点。一是农村投资和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加大。1-2月,农村完成投资45.66亿元,增长57.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6.3个百分点。在全省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3.83亿元、115.18亿元和227.10亿元,分别增长142.5%、24.6%和35.3%。二是非国有投资增速比国有投资快。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122.01亿元,增长10.3%;非国有投资269.76亿元,增长49.8%,比国有投资增速快39.5个百分点。三是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1-2月,全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652个,完成投资132.24亿元,增长9.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8%。全省在建的29条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5.04亿元,增长161.6%,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个百分点。四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1-2月,全省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72.67亿元,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活跃。1-2月,全省消费品零售市场在节假日和有关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9.57亿元;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老字号餐馆、特色餐厅等大众餐饮广受欢迎,市场红火。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1.7亿元,增长21.5%,增速比上年同期快2.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金银珠宝首饰类等商品成为消费热点。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服装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的零售额分别增长30.3%、32.0%和57.3%。在国家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以及"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影响下,中低档汽车销售火爆。全省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6.77亿元,增长30.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8个百分点。家电下乡推广活动推动农村消费品市场升温。截至2月底,全省14个市州已设立近6000家"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已销售下乡家电产品10多万台,惠及近10万户农村居民。全省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4.58亿元,增长1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5.3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1、财政收入增幅回升。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78.63亿元,同比由1月份下降3.1%转为增长1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88亿元,增长17.9%,增速比上月快17.8个百分点;上划中央"两税"减少0.1%,减幅比上月缩小7.5个百分点;上划中央所得税增长24.8%,增速比上月快26.5个百分点。1-2月,全省财政总收入213.91亿元,增长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20亿元;增长6.2%,增速比1月快6.1个百分点。
2、企业效益出现回暖。1-2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亏损面为14.3%,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26.32亿元,同比减少39.0%;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5.96亿元,增长18.6%;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8.40亿元,增长1.88倍。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受冰灾影响利润同比下降79.9%,基数低。从行业来看,近六成大类行业利润增长。1-2月,全省38个行业大类中,2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个行业扭亏为盈。利润总量居前5位的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共实现利润36.06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利润总量的74.5%。其中,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26.59亿元,增长22.2%,总量占全省的54.9%。
(四)经济活力依然较强
1、内、外引资平稳增长。1-2月,全省共实施内联项目1214个,合同引资1978.94亿元;实际到位208.51亿元,增长20.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引进内资11.05亿元、131.95亿元和65.51亿元。制造业引进内资106.42亿元,房地产业引进内资39.66亿元,分别增长117.2%和35.5%。1-2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8个;实际利用外资6.87亿美元,增长40.3%。
2、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加较多。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2012.52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92亿元,同比多增579.7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7301.53亿元,比年初增加713.31亿元,同比多增257.1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776.69亿元,比年初增加660.60亿元,同比多增321.9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241.29亿元,比年初增加374.07亿元,同比多增200.86亿元。票据融资余额为428.05亿元,比年初增加132.82亿元,同比多增133.33亿元。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湖南省经济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进出口总额大幅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月份开始急剧下降。1-2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3.4亿美元,下降24%。其中,出口7.7亿美元,下降29.5%。一般贸易出口比加工贸易出口下降幅度更大。1-2月,全省一般贸易出口6.7亿美元,下降32.8%;加工贸易出口0.8亿美元,下降6.7%。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国有企业出口3亿美元,下降25.5%;私营企业出口3.2亿美元,下降34.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亿美元,下降23.9%。占湖南省出口近50%的钢铁、有色、纺织和服装及农产品出口下降较快。1-2月,全省钢材、未锻造的锰、纺织品、汽车、船舶、电动机及发电机、活猪分别下降14.6%、59.6%、16.9%、35.6%、40.1%、51.9%和64.0%。
(二)农业和部分工业行业效益下滑。1-2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2月同比下降1.2%)。2月份,全省肉类、家禽、蛋品等价格普遍下滑,分别比上年同月下跌15.1%、4.8%和6.4%,其中猪肉价格下跌20.7%。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大宗农产品输出省份,农产品价格走低,将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降的传导以及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1-2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2%(2月下降4.9%)。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4%,有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6%。湖南省是一个原材料工业大省,原材料生产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企业效益对原材料价格反应比较敏感,如1-2月全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同比下降19.2%。据涟钢反映,2月底该厂钢材平均价格仅3372元/吨,为近4个月最低,比上月降低246元/吨。桂阳宝山有色金属矿业公司反映,目前电解铅、锌的市场价格10000-10500元∕吨,而电解铅、锌的生产成本13000元∕吨,每生产一吨电解铅、锌要亏损2500元。由于价格急剧下滑,市场需求萎缩,导致全省原材料工业企业利润减少,部分企业停产、甚至破产。
(三)就业压力加大。今年全省城镇新增100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另有约100万人需要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农村有1000万以上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经测算,2003-2007年湖南省就业弹性系数为0.11,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8万个,若今年湖南省经济发展仅实现10%的计划目标,将比上年减少就业岗位13.5万个。今年湖南省新增城镇就业目标仅为50万人,比2008年减少26万人。因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困难,企业订单减少甚至倒闭,影响湖南省农民转移就业。据调查,截至2月底止,湖南省农民工外出从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3.6%,比上年底减少4.8个百分点。春节后有1.9%的外出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外出不到一个月不得不返乡。
三、后阶段经济发展走势
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对正在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的湖南省来说是及时雨。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研判准确、工作主动务实,使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赢得了时间,争取了先机。从2月份一些主要经济指标来看,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形势好于全国。从一些反映未来走势的先行指标看,如货币供应量和企业国内订单指数等,已出现了回暖迹象。据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256户企业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国内订单指数比上季度上升0.8个百分点,企业家对下季度走出经营困难持乐观态度。
初步预计,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3月份工业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因此,只要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扩大内需,继续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有效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湖南省经济仍有可能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下阶段,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准确监测湖南省经济运行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抓住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机遇,提振全省人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一)千方百计激活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既是国家投资的主体,也是湖南省投资的主导力量。去年全省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4.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这次财政新增投资能不能达到启动内需的预期目标,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调动民间投资的信心。要适当降低民营资本进入的门槛,通过政策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国有投资的带动作用和乘数效应,并切实抓紧做好相关工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将投资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城市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帮助农民工实现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二是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增加消费信贷,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居民购买用于自住的住房,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落实车购税减征和下乡补贴政策,稳定扩大汽车、摩托车消费。大力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积极开发与节假日调整相适应的旅游、文化、体育健身和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三是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消费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家电下乡"政策,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改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加强价格监督检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产业园区的孵化器功能,以及市场约束力增强的"倒逼"机制,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优化重组、改造提升、发展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两型"化、高新化提质改造;大力扶持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动漫产业等成长性好的"两型"和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四千工程"(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培育一批千亿企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打造一批千亿园区),促进工业集约发展。鼓励和引导成长性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大联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加快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和模式,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
(四)尽快出台产业振兴规划。前不久,国家已启动包括钢铁、汽车等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提出了近120项政策措施。这些规划和措施与湖南省"一化三基"战略高度契合,是湖南省化"危"为"机"的重要载体和着力点。湖南省要尽快出台与之匹配的产业振兴规划和细则,并组织实施。
(五)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就业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当前要密切关注和把握就业的宏观形势,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机会,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二是尽力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和支持遇到困难的企业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加强失业调控和失业预警,尽快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就业形势稳定。三是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免费培训力度。四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城乡技能就业扶助计划,对城市拆迁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供稿:综研室
执笔: 戴乐平 曾斌求 李跃辉 宋立冬
审核: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