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第三产业增速快速下滑值得重视

(决策咨询3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06-23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一直以来,湖南高度重视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有效政策,使全省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大幅度上升,对推动湖南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两年来,湖南第三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湖南第三产业增速下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直接影响到湖南经济弯道超车目标的实现,值得重视。

   一、第三产业增速快速下滑,滞后于整体经济增长

   2008年1、2、3、4季度湖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3%、14.1%、15.3%、11.7%。2009年1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8%。资料表明,从去年第4季度开始,湖南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速下滑,当季第三产业增长落后于GDP1.4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拉大到2.3个百分点,环比差距扩大0.9个百分点,一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湖南省第三产业增长基本上快于GDP增长的趋势。今年1季度湖南省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6.6%、40.2%,其中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2008年、2007年1季度分别下降了27.9个百分点和8.7个百分点。

   二、第三产业增速下滑原因分析

   (一)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房地产市场横跨生产、消费和投资三大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趋缓的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南房地产销售面积大幅下降,开发投资增幅逐月快速回落。2008年4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3.1%,今年1季度在政府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下虽然止跌回升,增长6.2%,但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1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更是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实际完成投资增幅同比下降22.1个百分点,比2008年4季度进一步回落8.2个百分点。2008年第4季度和今年1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和8.3%,为第三产业中发展最慢的行业,2008年第4季度房地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也仅为2.7%。可以说,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其他服务业发展趋缓连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他服务业为第三产业中除交通运输和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外的行业。2008年4季度以来,湖南其他服务业发展较慢,增幅较3季度下降了6.9个百分点,2009年1季度增幅仅为7.1%,环比又下降了5.6个百分点,在中部6省中居倒数第2位。从其他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08年第4季度为23.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今年1季度继续下降为14.6%,因此其他服务业发展减缓严重连累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数据分析,湖南其他服务业发展减缓主要受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居民收入增长减缓、财政收入下降等因素影响所至。1季度湖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增幅同比回落2.1和 2.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5.3%,比上年同期回落17.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3.2%,比上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在中部6省中最慢。

   (三)城市化程度较低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化发展程度呈正相关关系。2000年以来湖南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有力推动下步伐明显加快,处于加速发展阶段。2008年湖南城市化率为42.15% ,比2000年上升12.4个百分点。但与全国比,湖南的城市化进程还存在三个差距。一是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有差距,2008年湖南城市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8 位,不仅低于沿海发达省份,而且还低于湖北( 45.2% )、山西(45.11%)等中部省份。二是湖南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有差距,2008年湖南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为1.1,未达到1.4-2.5的合理比值范围。三是湖南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有差距,2008年湖南非农就业比重(N)/城市人口比重(U)为1.36,而一般认为N/U稳定在1.2左右比较适宜,湖南相对偏高,表明湖南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一些行业市场化程度较弱牵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教育、医疗、文化艺术和公共服务领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部门,但由于这些部门的改革相对滞后,发展远远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虽然这些部门也逐渐采取某些市场化的改革,引入了激励机制,但垄断问题依然存在,很多服务业是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的服务产业。目前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基本还处于垄断经营、管制经营,市场准入障碍重重,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牵制着第三产业内在层次的提高和发展。现有的金融体制与湖南的经济主体格局不相适应,湖南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占据半壁江山,2008年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57.2%,然而长期以来,它们却缺乏有保障的金融体系支持,这是湖南第三产业中一些中小企业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 

   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通过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的利益关系,在消费政策、税费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以增强市场信心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大需求刺激力度,发挥好政策的撬动和引导作用。 

   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项目的筹资力度和融资担保力度,激发开发企业积极性,确保保障房屋开发资金链安全,进一步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户的基本民生条件,促进商品房市场稳定,改善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以利于激活市场。

   高度重视房地产成本费用专项调查工作。目前国家统计局正在开展《房地产成本费用专项调查》,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通过调查提供的统计信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与监测,提高商品房价构成要素、开发环节等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商品房屋品质,合理定价,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安居乐业的信心。

   (二)通过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往往是一个区域的商业、交通、通信、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中心,第三产业相对集中,可以大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会,加快体制制度创新,破解体制的瓶颈制约,整合生产要素,完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及其它基础服务设施,形成实质上的一体化合力与优势,打造推进城市化的增长极。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推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福利待遇,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推进城市化提供制度保障,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通过推进工业化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以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契机,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布局,精心构建商务区、特色街、科技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交通、通讯、商务服务、科技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推进工业化,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积极构建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机制。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高级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环节。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工业服务,工业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工业内部对生产性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布局必须围绕工业的发展规划来构建,做大做强湖南生产性服务企业。 

   (四)通过普及第三产业市场化来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普及第三产业的市场化行为,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提升。第三产业中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公路运输业等行业,体制改革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得到了较快发展。而金融、邮政、城市供电等行业,由于体制改革滞后,发展较缓慢。因此要加快第三产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服务产品生产和供应领域引入全面竞争,打破行业垄断和管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着力培育公共服务产业集群。目前,湖南的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不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公共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产业,应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加以扶植,在政策、财力和行政管理上给予倾斜,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城市公共服务产业,让公共服务业由福利性、事业性向产业经营性方向转变,在竞争的环境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创造快速增长的条件和空间,打造公共服务优势产业集群。

承办:核算处
执笔:唐双全  黄陈武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