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家电下乡”现状、问题和建议

(决策咨询39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07-21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家电下乡”是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拉动内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当前湖南省“家电下乡”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对“家电下乡”的期盼,湖南省农村经济调查队近日组织各市州进行专项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家电下乡”活动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家电下乡”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全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家电下乡”工作,分别成立了“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所有核准销售网点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为了让农民深入了解“家电下乡”的各项政策,各级政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报道,有的市州还印发了《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宣传手册发放到各乡镇、行政村,从而保证了“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2009年5月22日,全省14个市州共设立了7574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网点数在全国列第三位。网点的高密度设立不仅方便了农民兄弟采购,也调动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截至5月31日,全省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5.02万台(部),实现销售总额75395.79万元。其中电冰箱(冰柜)26.89万台,销售额53268.76万元;洗衣机9.91万台,销售额11775.05万元;彩电7.62万台,销售额8789.18万元;手机0.46万部,销售金额244.75万元;热水器0.08万台,销售额94.3万元。从销售情况看电冰箱、洗衣机、彩电分列总销售量的前三位,分别占家电下乡产品总销量和总金额的98.6%和97.9%。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电冰箱占家电下乡产品总销量和总金额的59.8%和70.7%。

   二、“家电下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配套。2008年湖南省共有231238个自然村,其中通自来水的自然村仅占19.2%。由于缺乏自来水,农民购洗衣机、热水器的愿望无法实现。一些农村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电价偏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冰箱、空调等电器在农村的普及和使用。部分山区手机信号不好,通话质量差,因此这些地区农民对手机的购买欲望也不高。

   (二)兑现补贴周期较长,手续烦琐。按政策规定,农民到指定销售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持购买产品的发票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明原件、户口簿原件、补贴类家电产品专用标识卡、购买人储蓄存折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财政所申报补贴。乡级财政部门初核后报县财政部门,县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后,在农民提出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从特设专户直接打入到申请人的个人储蓄账户之中。但由于补贴申报手续复杂,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兑现。严重地影响了农民申领申请补贴的积极性,有的农民甚至放弃了申领。

   (三)经销商积极性不高,网点经营品种单一。由于“家电下乡”产品属国家统一招标采购,价格统一,产品限价后经销商利润空间减小。因此商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不高,不能积极组织货源,致使家电下乡产品品种和型号单一,花色少,农民选购受到限制。目前一些经销商实现了税收定税开票,导致了他们开票难,也是经销商不太愿意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原因。如怀化市目前500余家定点商家全部实行定额税,超出允许发票总额后,再按5%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也无形中增加了销售成本。另外,经销商还要支付送货上门、安装调试等费用,因此经营下乡家电产品的利润非常低,影响了基层经销商的积极性,增大了家电下乡的难度。

   (四)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心存顾虑。自“家电下乡”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各地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工作,但因经费不足,部门间协调不够等原因造成宣传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宣传和相关知识的介绍。目前大部分农户虽然知道国家对农民购买家电实行补贴,但是对“家电下乡”的运行模式、购买补贴程序、补贴具体范围等不了解或一知半解,从而影响了“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推进。日前从怀化市辰溪县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300户农户中,95%的人知道国家开展“家电下乡” 活动,但对“家电下乡”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这一政策的人只有25%和5%。另外农民对“家电下乡”产品还心存顾虑。一是担心质量没有保证,误认为家电下乡产品是企业积压产品,怕是企业和商家联合向农村倾销滞销产品;二是担心销售网点鱼龙混杂,买到不属于“家电下乡”中标品牌产品而领不到补贴。据永州市农调队调查的30户农户中,其中16户担心家电定点生产企业或销售商趁机提高产品价格,占53.3%;7户担心家电产品质量不合格,占23.3%。 

   三、主要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要适时开展“家电下乡宣传月”,采取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公益广告、开辟新闻专栏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家电下乡”产品的品种、经销网点、补贴办法、申领手续等。销售网点也要结合自身和本地实际,在显要位置和网点张贴活动公告和走村入户向农民发放宣传单,尽量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这项工程,将“家电下乡”的信息送到千家万户,人人知晓。尤其要在农民工回乡高峰期,如春节、清明期间,进行大规模的家电下乡宣传。

   (二)简化补贴手续,方便农民采购。建议推行“家电下乡一站式服务”,即实行“财政预拨、网点代付、农户先领、定期结算”的方式。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凭个人身份证及户口簿在指定销售商店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时,可享受选择、购买、领取补贴、送货、安装等 “一站式”服务,这样即方便了农民又提高了效率。

   (三)强化监督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规范“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的经营行为严格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家电下乡”产品的质量、价格、销售服务、维修标准、退换货处理等情况及时检查和监督,对于在销售过程中弄虚作假、坑农害农、扰乱经营秩序的要取消其经营资格,以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农民利益。要根据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售后服务不到位和维修服务成本高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做好产品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切实为农民做好产品安装、调试、故障维修等服务。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家电企业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家电产品农村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解除农民对家电售后服务的担忧。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农民家电消费平台。要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进程、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等工程的建设进程。搭建好农村居民家电消费的平台,免去农民使用家电的后顾之忧,激发出农村居民潜在的购买欲望,从而拉动农村家电消费又好又快的增长。同时也要加快乡村公路建设,为汽车、摩托车下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
“家电下乡”是国家从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出发,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所采取的惠农措施。这项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市场体系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并能给农村的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一篇精彩的大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避免短期行为,坚持实事求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耐心地长期地用实际行动把这篇文章写好。 

承办:农经队
执笔:王西军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