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道路运输业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选择
(决策咨询45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耗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更是因供需紧张和大众的不安预期引起价格持续波动,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道路运输行业是主要的耗能部门,道路运输耗油已经占到湖南省成品油消耗总量的40%以上,加强对道路运输部门科学管理,实现节能降耗对湖南经济社会的“科学跨越”和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湖南省道路运输业能耗现状
近年来,湖南省道路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货运量及客运量增长迅猛。2008年,全社会道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 119314万人次、 572.97亿人公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5%和6.2%;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92148万吨、 773.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2%、10.8%。
道路运输业作为耗能部门之一,随着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能源消耗、主要是石油消耗总量近年来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据对湖南省道路营运车辆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湖南省公路运输业共计消耗成品油313.11万吨,占湖南省成品油消耗总量的48.54%,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其中汽油88.11万吨,占湖南省汽油消耗总量的37.74%,柴油225万吨,占湖南省柴油消耗总量的59.7%。
(一)载客汽车能源消耗情况。2008年,7至15座的载客汽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2.51升,同比下降2.5%;15座以上的载客汽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9.26升,同比下降0.7%。7至15座的载客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4.75升,同比增长4.4%;15至30座的载客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9.21升,同比增加2.1%;30座以上的载客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23.49升,同比下降9.2%。从载客汽车的百公里油耗情况可以看出, 30座以上的柴油载客汽车能效比是最高的,也是最经济的,因此在能源供需紧张及油价波动比较大的今天,大力发展30座以上柴油载客车应是好的首选 。详情见表:
(二)载货汽车能源消耗情况。2008年,2吨(含2吨)以下载货汽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2.27升,同比增长9.7%;2吨以上的载货汽油汽车百公里油耗21.21升,同比下降8.4%。2吨至4吨(含4吨)载货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18.81升,同比下降3.5%;4吨至8吨(含8吨)载货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25.48升,同比下降3.8%,;8吨至20吨(含20吨)载货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31.89升,同比下降0.7%,;20吨以上载货柴油汽车百公里油耗41.66升,同比下降7.3%。从载货汽车百公里油耗情况可以看出, 20吨以上的柴油货车是能效比最高的。因此随着我省道路建设质量的逐步改善,发展20吨以上重型货车应该是发展趋势。详情见表二:
二、湖南省道路运输业节能面临的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截至2008年底,湖南省高速公路里程2001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1.1%;二级以上道路6089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3.3 %,远远低于15.01%的全国平均水平。而二级以下道路176515公里,占道路总里程的95.61%,高于67.05%的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湖南省道路运输技术等级低、行车条件差,加之山区道路多,因此增加了油耗。
(二)运输与装备结构不合理。湖南省五种运输方式齐全,从货运方面看,2008年,湖南省货物周转量共2082.75亿吨公里。其中铁路货运周转量为1034.29亿吨公里,占49.66%;水运 货运周转量为273.69亿吨公里, 占13.14%;道路运输周转量为773.7亿吨公里,占37.15%;民航和管道货运周转量为1.07亿吨公里,占0.05%。铁路和水路是相对来说最节能的运输方式,但当前仍有大量适铁适水的货物由道路运输。
因中国汽车技术整体比国外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从车辆特性上分析,营运货车中老旧车辆和低档次、安全性能差的车辆比较多,车辆技术状况差,维护水平低。据有关研究表明,老旧车辆比正常车况油耗要高5%-30%。加之货运车辆普遍超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增加了车辆的油耗。
(三)运输市场复杂混乱。道路交通行业是开放较早、开放程度较大的一个行业,由于进入货运市场的门坎过低,致使大量个体户涌入这一行业。截至2008年底,湖南省共有营业性运输车辆301097辆,其中载客汽车43555辆,载货汽车257542辆。个体运输户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市场,增加了市场竞争程度,他们依靠灵活的经营方式给国有运输企业带来了较强的冲击。但由于运输市场尚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行业立法和执法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控制。由于个体经营户过于分散,对节能政策和节能标准的认识不够, 因而增加了行业管理的难度,为一些有效节能措施的推广制造了障碍,这给整个湖南省道路运输业节能带来了困难。
三、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节能潜力分析及途径探讨
(一)道路营运车辆潜力分析。湖南道路营运车辆保有量占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不到30%,而燃油消耗却占65%左右,所以道路运输节能首先要挖掘营运车辆的节能潜力。道路营运车辆节能主要应从车辆、道路和运输组织三方面入手:首先是改变车辆构成,提高机动车燃油效率。提高机动车技术水平,发展高性能的柴油车、大吨位载货车和拖挂运输,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发展和购买低能耗、小排量、新动力、新能源汽车,加强车辆检测维护,强制报废老旧车辆、加强驾驶员培训等。其次是提高道路质量和技术等级。试验表明,汽车在二类道路上行驶,油耗比一类道路高20%左右。因此,通过改善道路条件,完善路网结构,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再次是改进运输组织管理。目前各地车辆实载率普遍较低,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对于提高车辆实载率和里程利用率,进而实现节油节能是非常关键的。通过改善客、货运站布局,建立车货信息中心和计算机运营管理系统,建立智能交通系统等措施可大大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有效降低机动车油耗水平。
(二)乘用车节能潜力。发展高能效汽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燃料动力技术看,柴油机压缩比比汽油高,柴油机热效率为22%-24%,汽油机热效只有16%-18%,在排量相同的条件下,柴油车比汽油车可节油18%-30%左右,废气排放可减少40%以上,而且可以利用既有的燃料运输、储存等设施,投资省、见效快。因此,采用国际上已经应用的先进柴油机技术,就能收到实实在在的节油效果。据有关研究报导,如果我国新登记注册使用的柴油机乘用车的比例,从目前1%增长到2020年的30%,当年就可节约原油2800多万吨,可减少汽车用油量的10%。
(三)实现车辆节能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波动,无时不在影响我国能源需求的敏感神经。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已成为了我国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从目前科技发展水平和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实现车辆节能主要有两个途径。
首先是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即使用蓄电池和副能量单元(Auxiliary Power Unit,简称APU)的电动汽车。有研究成果表明,每辆混合动力汽车比普通轿车每年可节油约378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32千克。如果混合动力车的年销售量占到全国轿车年销售量的10%,那么每年可节油1.45亿升,减排二氧化碳31.8万吨。
其次是发展替代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替代能源是指能够代替传统石油燃料(汽油、柴油)作为汽车动力的能源。根据现阶段的技术开发与试验应用进展状况,以及各种替代燃料的可获得性,主要的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燃料(甲醇、乙醇)、电能(燃料电池)、氢气、二甲醚、生物质能(生物柴油)等。目前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作为车用燃料已经在许多国家城市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上使用并大力推广,在其他替代能源没有取得技术重大突破和经济性差的未来一定时期内,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将成为汽车主要的清洁替代能源之一。但天然气汽车的全面推广需要在储运及加气设施方面增加投资。
承办:能源处
执笔:江泽智 李培楚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