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决策咨询46期)
今年以来,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狠抓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努力促进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09年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12.57亿元,增长4.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57.05亿元,增长4.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600元,增长8.2%。
一、上半年农业与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各项财政支农投入增多,农村投资快速增长。今年,中央和全省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全省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计划近9亿元。其中,仅粮食生产一项,省财政就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县两级财政粮食生产专项投入计划超过3亿元,安排粮食生产奖励资金9200万元。其中,1200万元用于奖励种粮大户。上半年全省农村投资313.05亿元,同比增长51.0%。
(二)春夏播种面积增长,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在全省春夏播种面积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3361.15千公顷,增长7.2%。其中稻谷2535.35千公顷,增长3.4%。豆类190.28千公顷,增长32.4%。在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甘蔗16.16千公顷,增长12.8%。烟叶97.58千公顷,增长10.1%。春夏收粮食作物总产量58.04万吨,增长30.42%。其中谷物总产量11.30万吨,增长80.9%。马铃薯产量36.72万吨,增长22.9%。油菜籽产量155.41万吨,增长30.6%。
(三)造林绿化取得较大成效,林业产业显现新活力。上半年全省投入46.85亿元,完成人工造林314.5万亩,补植补造280.7万亩。义务植树2428万人次,共计1.2亿株。国家新增湖南长(株)防护林工程资金5500万元,全省完成新造林55万亩。油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油茶面积达115.99万亩,其中新造茶油12.8万亩,低产林抚育垦复改造103.2万亩。全省森林公园上半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20.5%。
(四)畜禽水产养殖业生产稳定发展。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929.93万头,同比增长9.7%。生猪存栏4461.64万头,同比增长9.5%,与一季度相比下降1.4%。能繁母猪存栏471.97万头,同比增长10.8%,与一季度相比下降0.8%。草食动物、家禽、水产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牛、羊出栏分别为91.67万头、351.44万只,同比增长分别为13.3%、6.8%。家禽出笼2.70亿羽,同比增长6.9%;禽蛋44.04万吨,同比增长2.5%;水产品总量92.44万吨,同比增长5.5%。
(五)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休闲农业持续升温。上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62万家,预计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02亿元,同比增长20.6%。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00家,比上年增加8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1亿元,同比增长21.5%。同时,各地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806万人次,完成经营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19.2%。全省休闲农庄共向游客销售新鲜菜品5.2万吨,增长14.6%,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增长15.4%。
(六)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省内务工收入提高。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600元,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1103.91元,增长12.3%,同比增加120.67元,占农民现金收入增加额的六成,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省各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农民在省内就业获得的收入为616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在本县内劳务收入为482元,同比增长19.8%。农民在省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为435元,同比增长3.1%。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及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的趋势。今年上半年湖南农产品生产价格综合指数为87(以上年同期为100,下同),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为98.8、105.8、80.8和106.1。分季度观测,一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综合指数为90.4,二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综合指数为80.6,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整体呈逐季回落趋势。尤其是棉花、油料、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其价格的下跌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养殖效益大幅下降对生猪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据调查,今年上半年生猪价格逐月走低, 3、4、5、6月份生猪平均出售价格分别为12.8元/公斤、10.7元/公斤、9.6元/公斤和9.3元/公斤,跌幅分别为16.4%、10.3%和3.1%。仔猪价格则由3月份的20.6元每公斤跌到了6月份的13.8元每公斤,3个月内累计跌幅达到33%。5月份以来,猪粮比价已达到5.2∶1,低于正常的猪粮比价6:1。据调查,现在养一头母猪一年要亏损1000多元,出栏一头肉猪要亏损100元左右。部分养猪户已经出现减少补栏、压缩存栏的现象,个别地方的个别农户中,已经出现了宰杀母猪现象。生猪生产出现滑坡的迹象。防止生猪生产再陷萎缩危机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确保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二是加强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开展环洞庭湖千万亩基本农田整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和节水灌溉。三是继续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抓紧实施全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大超级杂交稻三期目标的攻关力度,加快优质稻、超级杂交稻等良种推广和技术创新转化步伐。
(二)建立完善大宗价格预警、调节和保护机制。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为防止农业生产大起大落,保护生产者利益,应建立大宗农产品保护机制。扩大保护性收购、补贴政策范围,对棉花、玉米、油菜籽、生猪等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快建立完善生猪、油料、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预警、调节与保护机制,适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建立完善大宗农产品风险防控、补偿机制。
(三)提高规模化养殖,建立生猪生产的长效机制。由于农户的抗风险能力弱以及目前散户饲养生猪的比较效益不高,发展规模饲养已是必然趋势。针对湖南省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要继续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引导,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促进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应合理规划和调整生猪生产布局,要防止生猪生产规模扩张过快,避免新的供求失衡局面出现。
(四)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多渠道实现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农业生产的周期和特点,引导、促进粮油、果蔬、肉奶等加工企业落实好订单,提高精深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打造湖南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营销,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和会展农业发展。搞好休闲农业发展,培植一批上档次、有品位的休闲农庄。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重点是抓好劳动力的培训、转移、管理,稳定湖南省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承办: 农经队
执笔:朱敏丽 张纯钢 邓海波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