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能源供需结构失衡 节能降耗任重道远

——对湖南省2005-2008年能源供需状况分析

(决策咨询62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09-10-1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能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关系湖南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几年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和实现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将发生许多突破性的变化,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学地对湖南省能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分析,对于制定正确的能源发展规划,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两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湖南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较快。2008年湖南能源消费量按等价值计算为11355.40万吨标煤,2005年为9110.11万吨标煤,2005-2008年能源消费年均增长7.62%,是全国消费量超过1亿吨标准煤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经济社会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能源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至2008年,能源消费增长24.65%,年均增长7.62%。其中,煤品燃料消费增长22.91%,年均增长7.12%,电力消费增长37.21%,年均增长11.12%。

   2、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优质能源所占比重偏低。湖南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油、电、焦炭等能源为主,2008年,煤品燃料消费总量达8240.98万吨标煤,占全社会消费量的72.57%,油品燃料消费总量为1339.94万吨标煤,占11.8%,水电消费量为1134.91万吨标煤,占9.9%;天然气消费总量为109.46万吨标煤,占0.96%。


图1   2008年湖南省能源消费结构

   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早已完成了以煤为主向以油气为主的转变,正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36.8%,天然气占23.7%。发达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则普遍高于这一水平。湖南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石油、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所占比重偏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其结果是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量排放,引起城市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特别是湖南原煤基本上没有经过洗选就直接燃烧,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0%以上,湖南酸雨面积越来越大,主要城市都在酸雨控制区内,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

   3、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居主导地位,重工业耗能比重偏高。从用能结构来看,湖南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用能在能源消费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2008年,湖南省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按等价值计算分别为555.87、8113.43、1509.62和1176.48万吨标煤,分别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4.89%、71.45%、13.29%和10.36%。二产业中,工业耗能为7978.36万吨标煤,占二产业的98.33%,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70.26%。2005 年以来,湖南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5.23%下降到2008年的4.89%;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稳定在71%左右;第三产业用能比重不断上升,由2005年的12.71%上升到08年的13.29%。此外,居民能源消费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归因于煤炭消费量的减少,优质高效能源如电力、液化石油气以及其他气体燃料的消费增加迅速,提高了终端能源使用效率,使需求增长幅度相对较低。

   湖南轻重工业耗能比例不够协调,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按等价值计算,2008年,湖南省工业能耗7978.36万吨标煤,其中,重工业耗能达到7230.59万吨标煤,占全部工业耗能的90.63%,占全社会的63.67%。

表1 湖南省分产业、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

   4、节能成效明显,能耗水平仍然较高。近年来,湖南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耗大幅下降。2008年湖南能耗为1.225吨标煤/万元GDP(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下同),2005年为1.40吨标煤/万元GDP,累计下降0.175吨标煤/万元GDP,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目标的66.85%。2005-2008年间,能源消费以7.62%的年均增长支撑了1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节能对缓解湖南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湖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的,能源利用较为粗放,能耗水平仍居高不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从GDP综合能耗来看,湖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与经济发达省市的能耗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008年湖南能耗水平是广东(0.715吨标准/万元)的1.71倍,是江苏(0.803吨标准/万元)的1.53倍(见表2)。在中部六省中,湖南的单位GDP能耗都比较高,排名一直比较靠后(见表3)。主要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

表2  2008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


表3   2005-2008年中部六省单位GDP能耗情况
                          (吨标准煤/万元)

   二、湖南能源生产现状

   湖南无油、无气、少煤,是一个能源相对贫乏的中部内陆省份。受资源禀赋的约束,湖南能源生产主要以煤炭、电力为主,结构单一,层次较低。

   1、能源生产受经济发展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GDP增速连续5年保持在11%以上,能源需求旺盛,能源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7年生产总量达 6180.38万吨标准煤,而2008年因受金融危机和雨雪冰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2、一次能源生产结构有所优化。湖南省一次能源生产主要包括原煤和水电。一直以来,湖南主要以原煤生产为主,约占湖南能源生产总量的80%左右,受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最近几年所占比例开始下降,尤其是2008年受冰雪灾害的影响降幅较大,从2005年到2008年,占湖南能源生产的比例由85.64%下降到79.15%;水电比例则有所提升,2005年至2008年生产量为:826.95万吨标准煤、1032.87万吨标准煤、1068.18万吨标准煤、1134.91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1.13%,所占比例也由14.36%上升到20.85%。水电在能源供应量中所占比重不大,新能源(如核电等)和可再生能源已开始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已起步,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3、能源投入稳步增长。近年来,随着能源投资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和能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湖南能源建设逐步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向以社会投资为主体转变,能源投入的渠道不断拓宽,投资总量也稳步增长。目前,湖南电力行业基本形成了电力公司与发电企业厂网分开、各类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电厂和水电站共同建设的格局,2008年城镇电力行业投资321.59亿元,2005年城镇电力行业投资205.87亿元,年均增长16.02%;2008年城镇煤炭行业投资63.57亿元, 2005年城镇煤炭行业投资18.42亿元,年均增长151.11%。

   4、能源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量较低。2008年,湖南人均能源生产量为0.88吨标煤,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不到全国水平的50%;人均发电量1320.96千瓦小时,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看,湖南能源生产在全国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人均能源生产量相当于全国平均的一半左右。二是能源产出结构以煤炭为主。湖南能源生产仍是典型的以煤为主的高炭型结构,油气尚缺,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等优质能源发展严重不足。三是湖南能源行业体制改革和开放的进度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能源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体制性约束,能源生产的监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三、湖南能源供求平衡现状分析

   近年来,尽管湖南能源生产大幅度增长,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湖南能源需求量激增,能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1、总量缺口增大。从能源生产和需求情况看,能源供求的缺口逐步扩大。2008年,湖南能源供需缺口量高达5083万吨标准煤,较2005年增加1853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6.31%。2008年,湖南净外购电力76.57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加48.79亿千瓦时,年均增长40.2%;净调入煤炭4017.35 万吨,比2005年增加2175.24万吨,年均增长29.7%;调入石油930.50 万吨,较2005年增加72.46万吨。同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2008年输入天然气8.2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7.2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01.89%。

   2、结构不平衡。在总量缺口的大背景下,能源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季节性、时段性矛盾突出。集中表现在电力的供求上。2008年,湖南全年电量总缺口为76.57亿千瓦时。二是品种结构矛盾突出。集中表现在煤炭的供求上。煤炭是湖南一次能源供应的主体,但湖南煤炭品种比较单一,动力煤如电煤、无烟块煤、烟煤尤其是炼焦用煤的资源储量少、产量低,导致煤炭供应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对外依存度高。三是优质能源严重短缺。石油、天然气是能源家族中的优良品种,目前也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能源,但湖南是一个无油、无气的资源消耗型省份,油气资源完全依赖省外调入。

   3、矛盾更突出。湖南属于无油、无天然气,常规能源短缺的省份。水电、煤等常规能源可开发的空间不大,到2008年底,水能资源已开发容量占全省水电经济可开发量的93.9%,原煤需求对外依存度达到33%,油气全部靠外区调入,可再生能源经济开发量非常低,且技术尚不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湖南在“一化三基”等战略的推动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GDP连续5年保持11%以上的增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据初步测算,湖南GDP要保持在10%以上增速的话,能耗的增长速度要在7%以上,据此推测,到2015年,湖南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17000万吨标准煤。这意味着绝大部分能源靠省外调入,这必然影响到未来湖南省能源的安全、可靠、持续的保障供应,也将影响到湖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四、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经济增长迅速。湖南省2005年以来GDP年均增长保持在11%以上,2008年湖南省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速居全国第九;2009年上半年GDP为5350.21亿元,增速12.8%,比全国上半年7.1%的增长高5.7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呈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由于经济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加上“弯道超车”等保增长战略的实施,湖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高投资必然导致高耗能产业的迅速扩张,高耗能产业快速扩张必然带动能源的快速增长,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

   其次是人均生活水平提高较快。随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增长迅速,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手机、电脑、汽车不断进入寻常百家 ,同时,家用电器的购买与更新换代以及煤气、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湖南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2008年湖南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176.48万标准煤。

   第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湖南省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其比例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4.75%,这一比例远大于第一产业17.79%的比值。同时在第二产业内部又主要以能源消费量大的重工业为主,轻纺工业比重较小,这也使能源消费量进一步增加。

   第四是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湖南省能源生产品种单一。主要以原煤和水电为主,石油和天然气至今未发现,这两种能源的自给率为零。这必然导致湖南的能源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要从外部输入。同时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也有限,有些水电的开发可能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限制了能源产量的增加。

   五、解决能源供需矛盾的对策

   上述分析表明,湖南省能源供需矛盾仍相当突出。若不加以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湖南省经济的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确立能源建设重点和石油替代路线,采取有力措施确保能源安全。近年来湖南省石油市场需求量剧增,湖南缺油少气,必须重视外来石油供应的保障程度,下大力气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石油储备,节约用油,大力发展煤炭转化为甲醇、二甲醇,生物柴油等代油燃料,开展乙醇代油、加快煤炭液化工作,发展水煤浆技术,扩大废油回收利用,以确保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和能源供应安全。

   其次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淘汰耗能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和装备,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降低物耗能耗,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费、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追求技术水平高、付出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实现用最优投入产出组合的经济总量。

   第三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湖南省虽然是能源较为丰富的省份,但是能源的使用效率却比较低。目前,中国能源效率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终端能源效率为41%,也比发达国家低10多个百分点,湖南省的能源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因此,应该在全省范围内,对高能耗的生产企业,进行综合治理,应用成熟的能源创新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缩小能源供求缺口。

   第四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扩大生产规模。在产业结构上,湖南省应实现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的方式向由工业、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方式转变。实现这个转变,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规划指导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明确需要鼓励、限制和淘汰产业项目清单,促进节约型产业项目发展,淘汰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费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产能。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带动农业发展。适当限制和淘汰工艺、技术、设备落后,能耗较高的小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以此来达到降低能源消费的目的。

   第五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湖南省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较大开发潜力。湖南省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年太阳能总储量约为1.25万亿千瓦左右,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7%。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逐步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首先解决城市和边远地区用能的问题,缓解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经济、环境发展相互协调。

承办:能源处
执笔:王书华 李  群 江泽智 赵  昊
核稿:张映欣
责编:鲁  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