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一季度湖南规模工业能耗快速增长 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决策咨询报告1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0-05-10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一季度,随着湖南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0.3%,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21.2%。工业用电量的大幅回升,高耗能行业增长加快,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明显收窄,全省节能降耗形势严峻。

  一、规模工业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

  (一)能源消费大幅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507.9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2%,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比2009年全年增幅高出15.5个百分点,比2008年全年增幅高15.9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中,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78.00 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8 %,比2009年一季度增幅高27.7个百分点,比2009年全年增幅高16.5个百分点。

  (二)近九成大类行业能耗同比增长。一季度,全省38个规模工业行业大类中,33个行业同比增长。规模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241.08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为82.3%,同比增长22.9%

  (三)全省市州能耗均呈现增长趋势。一季度,综合能源消费量居前三位的市州为娄底市、岳阳市、湘潭市,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61.44205.17166.46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规模工业能耗比重分别为17.3%13.6%11.0%同比增长分别为37.5%19.4%11.7%(见图1)。全省14个市州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湘西自治州、常德市、娄底市、怀化市、衡阳市等5个市州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高于全省增速,增速分别为45.6%38.9%37.5%26.8%25.5%

  (四)部分品种单位产品能耗上升很快。一季度,22种单位产品能耗呈上升趋势,其中硅锰合金单位电耗、选煤电力单耗和吨原煤生产耗电上升较快,指标值分别为5257.80千瓦时/标准吨、2.64千瓦时/吨和89.33千瓦时/吨,同比分别上升43.7 %27.2%21.4%。从分行业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上升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上升18.5%

  (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大幅收窄。一季度,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8%,比2009年一季度收窄12.5个百分点。14个市州降幅低于全省降幅的有9个市州,高于全省降幅的有5个市州(见表1)。

   二、能耗同比大幅上升的原因

  (一)经济快速发展拉动高耗能企业生产。随着去年全省保增长保民生各种措施的逐步落实,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快速发展,GDP同比增长13.6%,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6.2%。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钢铁、水泥等产品需求旺盛,这些都直接拉动了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是能耗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从目前调度的情况来看,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中火力发电企业、钢铁企业、水泥企业都有增加产能扩大生产的需求。如一季度常德湖南创元发电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67.9%;娄底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36.3%;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05.2%;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92.2%;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74.3%。若这些企业持续以这样的高速度满负荷生产,将会给我省最终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带来极大压力。

  (二)火力发电能耗强劲拉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位居所有大类行业之首。一季度其综合能源消费量为414.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0%,占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为27.5%,拉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11.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火力发电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61.2%,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81.8%,相反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28.3%,水力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17.7%。火力发电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居前三位的是大唐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金竹山火电分公司、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33.74万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重为8.9%,同比增长87.9%。水力发电企业出力少的主要原因在于西南大旱造成我省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上游来水少,又处于冬季枯水期,蓄水明显不足。

  (三)新增高耗能企业推动了一季度能耗快速增长。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新增了一批高耗能规模工业企业,如去年年底投产的华新水泥(郴州)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涟源)有限公司、湖南衡阳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新增的炼铁项目等,这些企业都对一季度本期能耗的快速增长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四)受去年能耗基数较低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高耗能企业半停产或停产,全省规模工业能耗大幅下滑,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2.2%。如果以2008年一季度为基期的话,今年一季度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0.7%。总体上看,能耗基数较低也对当前规模工业能耗大幅度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当前节能降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节能降耗意识有所松懈。十一五以来,全省及各市州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从“十一五”前四年来看,全省节能降耗任务完成较好,思想上有麻痹松动的情绪。从今年一季度节能降耗情况来看,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长21.2%,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只下降4.8%。而2009年一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2.1%,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3%。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明显大幅收窄,由于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占我省全社会能源消费比重超过50%,当前的节能形势已到了非常严峻的时候了。若不及时采取强力度的措施,到今年年底,我省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将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一季度,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2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77.3%44.9%14.0%169.3%。高耗能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必然进一步加剧全省本来就紧张的能源压力,大幅增加的高耗能行业投资如果盲目用来扩大生产,必将使我省完成节能降耗工作任务目标增加了新的难度。

  (三)个别市州节能降耗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一季度,全省14个市州由于受产业和资源结构布局以及经济地理格局等因素影响,加上采取措施的力度大小不一等原因,市州间的工业节能降耗工作进展程度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一季度,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邵阳、株洲、长沙、湘潭、益阳、永州、郴州、张家界、岳阳。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怀化、娄底、常德、湘西、衡阳。其中怀化、娄底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09年分别下降4.2%2.4%;常德、湘西、衡阳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09年不降反升,分别上升4.0%4.0%4.5%。个别市州节能降耗工作形势非常严峻,有可能完不成“十一五”节能降耗工作任务,需引起高度重视。

  (四)煤炭消费仍然占主导地位。煤炭消费存在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的特点,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有不可逆的破坏。一季度,湖南规模工业企业中,煤炭消费合计达到1307.19万吨标准煤,占全省工业生产消费量的52.5%。一季度,原煤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消费原煤达963.72万吨,占全部原煤消费比重的49.5%

  四、对当前节能降耗的建议

  (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节能降耗意识。根据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十一五”节能降耗对省级政府的考核结果需向社会公告,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对未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的地区,对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给予处分。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湖南省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必须完成下降20%的任务。从一季度数据来看,全省及各市州节能降耗形势严峻,全省各市州、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狠抓贯彻落实。要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对各市州、各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采取强有力、见效快的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严把项目审核关,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行业过快增长。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是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要从增量上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在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限制审批高耗能项目。

  (三)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降耗监控。在用电、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奖优罚劣,用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企业降耗增利。严格控制能耗总量和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管理。要求重点耗能企业将节能降耗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加强监督管理。

  (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项目环评、供地、核准和审批;对未完成任务的企业,不予审批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不予批准新增用地,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坚持从存量上加快结构调整,尽快淘汰那些能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如小钢铁、小水泥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从而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有效控制能耗增长。

  (五)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加强用能管理。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取消一些地方对高耗能企业实行的电价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高差别电价,压缩高耗能企业用电。

承办:能源处
执笔:赵  昊
核稿:张映欣
责编:鲁  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