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前五月投资情况及后势预测
(决策咨询报告26期)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的基本思路,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狠抓项目落实,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一、主要特点
(一)投资平稳较快增长。1-5月,全省全社会完成投资2653.64亿元,增长27.5%,增速比1-4月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401亿元,增长28.5%,增速比1-4月提高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的排位由4月份的第25位上升到第18位。
(二)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第一产业投资49.76亿元,增长80.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963.82亿元,增长40.2%,增速比1-4月提高7.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0.1%,占比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920.03亿元,增长38.6%,增速比1-4月提高4.9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7个行业投资增速在80%以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8个行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投资1387.42亿元,增长20.3%,比1-4月提高0.5个百分点,比一、二产业增速分别低59.9和19.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7.8%,占比比1-4月下降3.9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看,社会保障业、计算机服务业、仓储业等9个行业投资增速在100%以上;铁路运输业、娱乐业、卫生、商务服务业等12个行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投资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武广铁路专线湖南段投资已经完成,导致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下降82.7%。
(三)产业优化升级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湖南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对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积极影响。1-5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8.36亿元,增长74.3%,比全社会投资增速高46.8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二是内涵效益型投资强力增长。全省以内涵效益型为主的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63.76亿元,增长36.3%,比全社会投资增速高8.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8.8%,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而以外延扩张型为主的新建和扩建项目投资略显弱势,分别增长31.1%和25.2%,均低于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增速。三是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全省装备制造业投资271.59亿元,增长60.8%。其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0.5%;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6.8%。
(四)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得到加强。全省民生工程投资105.76亿元,增长28.9%,增速比1-4月提高5.9个百分点。重点加快了文教卫体、民政社保、安全饮水、扶贫开发、住房保障、生态环保、安全体系等民生设施建设,稳步提高了民生保障能力和水平。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14.72亿元,其中廉租房投资4.14亿元,保障性住房本年施工面积431.4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施工面积91.32万平方米;用于农林牧渔业的投资49.76亿元,增长86%;用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245.1亿元,增长37.4%;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34.24亿元,增长26.8%;用于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投资31.75亿元,增长29.5%。
(五)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随着厦蓉、杭瑞、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等39条高速公路,长昆铁路客运专线、荆岳铁路、怀邵衡铁路、长铁路客运专线、湘桂铁路等14个铁路项目建设,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强。1-5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20.8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3.4%,增长22.1%。其中,在建的39条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60.21亿元,增长113.2%,完成全年计划的29.3%。

(六)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高位运行。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453.28亿元,增长34.6%,增速比上月微降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达到21.3%,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1.25亿平方米,增长37.6%。其中,新开工面积2563.68万平方米,增长66.6%。1-5月,全省共销售商品房屋1322.9万平方米,增长32.9%,比1-4月下降4.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215.15万平方米,增长29.9%,比1-4月下降4.9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额420.76亿元,增长60.9%。其中,住宅销售额365.13亿元,增长56.6%。全省商品房销售均价为318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1.1%,环比1-4月小幅下降1.7%。
二、主要支撑因素
(一)民间投资显力。经过上年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之后,进入2010年,民间投资力量显现。1-5月,全省非国有经济投资1811.77亿元,增长35%,高出全社会投资增速7.5个百分点,比国有经济投资增速高21.2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68.3%,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4%,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2.4个百分点。
从行业分布看,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采矿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73.73亿元,增长49.6%,占民间投资的40.7%;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48.33亿元,增长20.1%,占民间投资的24.7%;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97.44亿元,增长42.9%,占民间投资的5.4%;采矿业完成投资86.36亿元,增长38.2%,占民间投资的4.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74.34亿元,增长99.5%,占民间投资的4.1%。

(二)重大项目的支撑。全省175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2.7亿元,为年计划的32.5%。其中40个投产项目完成投资130.3亿元,为年计划的33.6%;123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88.9亿元,为年计划的33.4%;12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5亿元,为年计划的8.6%。按行业划分,新农村建设项目6个完成投资18.6亿元,产业发展项目69个完成投资108.4亿元,基础设施项目76个完成投资248.6亿元,社会发展项目19个完成投资19亿元,节能环保项目5个完成投资28亿元,分别占计划的31%、41.5%、31.2%、20.5%、31.9%。其中,厦蓉、杭瑞、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等39条高速公路施工进度加快,1-5月共完成投资160.21亿元,增长113.2%,完成全年计划的29.3%。
5月末,我省在建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1118个,比4月末增加80个,计划总投资8193.71亿元,增长27.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占全部计划总投资的68.7%;完成投资779.98亿元,增长29.3%,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4.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4%,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对全社会投资的贡献率为32.3%,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9.6和3.8个百分点。
(三)资金来源充裕。虽然在操作层面资金来源有所收紧,但宏观看,国家依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5月,全省城镇以上投资中,实际资金来源到位3079.91亿元,增长41.2%,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13.7个百分点,很好地满足了投资增长的需求。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增长45.4%、45.3%和68%。但争取国家资金和引进外资境况不佳,1-5月,国家预算内资金下降17.9%;利用外资下降1.7%。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依然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为63.5%,占比比1-4月提高0.5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国内贷款、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占比分别为14.9%、14.8%、6%和1.5%。
(四)建设用地有一定保障。目前,全省500万元以上项目规划用地5.14亿平方米,增长27.2%;实际征用4886.64万平方米,增长17.2%,基本保障了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三、主要问题
(一)项目平均规模依然偏小。1-5月,全省城镇投资项目总规模为1.09万亿元,增长29.5%;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1.05亿元,低于全国1.51亿元的平均水平。其中,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为2766.64亿元,同比增长42.8%;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0.41亿元,低于全国0.57亿元的平均水平。
从中部六省的情况看,湖南城镇项目平均规模在中部六省中排在第4位,低于山西的2.18亿元、湖北的1.39亿元和江西的1.09亿元。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在中部六省中排在最后1位,低于山西的0.68亿元、江西的0.52亿元、安徽的0.50亿元、河南的0.50亿元和湖北的0.46亿元。
(二)重大项目贡献率依然偏低。全省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29.4%,虽然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亿元项目投资的贡献率不足4成,仅为32.3%。
(三)房地产投资及销售下滑,房价环比小幅回落。目前,密集、超预期的房地产新政,对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房价的走势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投资后续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1-5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的排名由上月的11位下降到19位。受信贷政策和市场预期影响,市场观望气氛较浓,房地产销售增长放缓。1-5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2.9%,增速比1-4月下降4.3个百分点。1-5月,全省商品房销售均价为318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1.1%,环比小幅下降1.7%。
(四)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长继续走高。湖南城镇高耗能工业投资312.44亿元,增长29.8%,增速比1-4月提高1.6个百分点。
四、全年投资运行预计
预计全年投资继续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00亿元、增长25%的目标可望实现。
(一)主要有利支撑因素。一是投资计划的惯性支撑。1-5月,全省城镇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1.61万亿,增长27.3%。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688.05亿元,增长38.8%。二是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全省建设突出“稳增长、转方式、强基础、惠民生”四大重点,全年重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300亿元,增长18.2%。随着金天钛业、神州光电、科霸动力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吉利、比亚迪、广汽菲亚特等汽车项目;厦蓉、杭瑞、二广高速公路湖南段等39条高速公路;长昆铁路客运专线、荆岳铁路、怀邵衡铁路、长铁路客运专线、湘桂铁路等14个铁路建设项目加快建设,全省投资可望仍持续稳定较快增长。三是民间投资的激发跟进。5月份,中央出台了进一步消除制约民间投资的制度性障碍的意见,支持民间资本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投资活力。四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冲动依然强烈,投资仍然是各级政府保增长的重要抓手。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承接着十二五规划的起点,直接关系到各项规划的目标任务完成、关系到规划目标的制定基数。投资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继续进行。
(二)主要制约因素。一是经济走向趋势不稳定,对后期投资信心有一定影响。主要是房地产投资走向变数较大。二是2009年的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在2010年的常态化,在项目审批、银根、地根、市场准入等各个方面出现从严从紧的趋势,经济运行链条绷紧。虽然总的宏观政策基调不会变化,但视机而动的微调会更为频繁。会在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中权衡,适时调整。金融进一步收缩的可能性较大。地根也有一系列的限制性措施,拿地门槛提高、囤积土地的可能性下降。三是中央明确了2010年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以扩内需、增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方式上来,减少对投资与出口的依赖。
五、几点建议
(一)更加注重调整投资结构。这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全省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重点在促进产业投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更加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着力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适当退出、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消除制约扩大民间投资需求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着力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全面推进医药卫生、教科文规划改革,逐步推动公平准入、多元参与投资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四)更加注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重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承办:投资处
执笔:徐 祺 田 原
核稿:张映欣
责编:鲁 喆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