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开发区规模扩大 实力增强
(决策咨询报告20期)
2010年,湖南开发区克服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开发区发展整体向好
(一)开发区分布广
到2010年底,湖南拥有省级及以上开发区78个,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77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9个,比2009年增加3个,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和郴州6市;高新技术开发区5个,分布在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和益阳5市。
(二)开发区规模扩大
到2010年底,全省开发区已开发面积达624.7平方公里,比2009年增加106.9平方公里,增长20.6%。78家开发区拥有企业13256个,比2009年增加2271个,增长20.7%;拥有从业人员148.33万人,比2009年增加24.12万人,增长19.4%。
(三)开发区招商引资能力增强
开发区充分利用各项合作交流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核心企业凝聚力,推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开发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全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13个,比2009年增加69个,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5.74亿美元,增长31.1%,占全省利用外资的30.4%,其中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商投资金额均超过1亿美元;实施省外境内合作项目1232个,比2009年增加352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568.54亿元,增长37.2%,占全省利用内资的32.8%。
(四)工业引领开发区发展
开发区拥有工业企业753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49个;实现工业总产值8230.20亿元,同比增长4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1.94亿元,增长30.0%,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7.7%。
(五)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开发区拥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1303个,比上年同期增加257个,占园区企业总数近1成;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75.0亿元,同比增长42.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87.96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2.5%;其中5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成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653.86亿元,增长38.1%,占全省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重的47.1%。
(六)开发区出口创汇增加
开发区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能力不断提升,共拥有出口型企业434个,比去年增加91个,增长26.5%;实现出口交货值494.52亿元,增长32.7%。开发区中,共有41家开发区出口交货值超过1亿元,其中10家开发区的出口交货值超过10亿元,其出口交货值占开发区总出口交货值的74.6%。
(七)开发区经济效益回升
开发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效益回升较快。开发区实现利润总额613.29亿元,增长53.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97.35亿元,增长46.4%;上缴税金总额327.60亿元,增长17.8%,上缴税金过亿元的开发区由2009年的35家增加到现在的53家。
(八)国家级开发区主体作用突出
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凭借其规范的运作模式,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湖南开发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10年,全省9家国家级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616.13亿元,增长44.1%,占全省开发区的48.1%;实际利用外资8.09亿美元,增长16.0%,占全省开发区的51.5%;实际利用内资132.94亿元,增长20.4%,占全省开发区的23.4%,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开发区的比重均超过20%。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资源和建设资金紧张
近年来,湖南省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发展空间较好的园区,不断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入园企业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未来可开发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开发成本较高、融资困难和建设资金紧张等问题。一方面,由于规划面积较小和选址不当等建设初期遗留问题,导致部分开发区没有连片征收土地,使得后期开发时出现征地难、征收成本过高的局面。全省78家开发区中,规划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超过1/3,这些开发区剩余的可开发面积已出现紧张趋势;另一方面,受国家政策的调控、评估费用过高和贷款手续复杂等因素的制约,开发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导致企业扩大生产受阻、项目建设缓慢、错失发展机遇。
(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湖南开发区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状况,不同市州之间的差异较大,从湖南各市州拥有开发区的数量来看,最多的市州达到10个,最少的市州只有1个;另外,在占全省面积不到15%的长株潭地区内集中了超过全省数量60%的国家级开发区;一点一线地区,拥有开发区42家,占全省开发区总数的53.8%;而湘西地区的26个县(市、区)仅有9家开发区,占全省开发区总数的11.5%。
(三)开发区规模有待扩大
目前全省78家开发区,部分园区存在企业数量偏少,引进资金不多,发展相对缓慢等问题。全省78家开发区中,企业个数超过100个的仅有29家,有21家开发区的企业个数不足50个,其中1家开发区的企业个数不足10个;历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足10亿元的开发区有7家;全省超过1/3开发区的工业企业不足50家;工业总产值不足10亿元的开发区有6家。
(四)招商引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全省开发区招商引资情况总体来看增速较快,但部分开发区,招商引资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全省没有外商投资的开发区达37家,其余41家中,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额过5000万美元的开发区仅12家;全省78家开发区中,实施省外境内合作项目不足10个的近半数,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不足亿元的有5家。
(五)产业结构雷同且技术含量低
近年来,湖南开发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主导产业不突出,区域产业布局趋同等问题。从全省开发区的产业分布看,主要产业多集中于电子、机械、纺织、汽车零部件和食品加工业等,这些行业多属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方式粗放,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一些区内企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低、拥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少、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偏低等现象,全省78家开发区中, 45家开发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不足5000万元,其中2家没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全年创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足1亿元的开发区有11家,其中6家产值为0,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省开发区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三、推进湖南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湖南开发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口,以实现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一)切实提高开发区的经济话语权,增强开发区的经济促进作用
做大做强开发区是提高开发区战略地位的根本途径,针对湖南开发区规模较小、招商引资力度有待提高和发展潜力需进一步发掘等问题,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开发区真正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各开发区也应加大自身软硬环境的建设投入,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水、电、气、道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开发区环境,满足广泛招商引资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快人才、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当地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
(二)努力做到全省一盘棋,充分整合各种社会和自然资源
要根据各地开发区的资源特点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项目,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强、带动能力大、配套产业多的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引进技术,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做大做强开发区。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先进、能形成规模效益的投资项目向开发区集中,确保开发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实现开发区建设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土地、资源等分配中,应优先满足开发区特别是发展势头好的开发区的需要,促进开发区发展。
(三)大力推进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开发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开发区应坚持科学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加强对区内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积极推进绿色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供排水、供热、通讯、道路、排污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排污总量控制、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制定出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改造开发区。
(四)提高开发区各方面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配套能力
开发区要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理念、管理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园区定位、战略目标、规划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开发区自身创新能力,鼓励各开发区建立属于自己的科研中心,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对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多和环境污染大的项目,要加快改造步伐,通过提升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整体效益,扩大企业规模,培育一批经济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
承办:贸外处
执笔:吕 燕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