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小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大 亟需引起重视
(决策咨询报告35期)
为了解小型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6月份,省统计局对全省3551家小型工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企业分布于工业行业各大类。调查结果显示:小型工业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不足、用工短缺、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压力增大,亟需引起重视。
一、持续上涨的物价影响企业营利
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尤其是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的上涨,增大了企业生产成本,挤压了小型工业企业有限的盈利空间。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问题。在回答“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时, 24.8%的企业认为是“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排在首位。64.1%的企业反映物价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利,25%的企业反映“影响不大”,只有7.2%的企业因产品价格上涨而受益。
二、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企业生产
1、产品订单不足成为企业难以正常生产经营的主因。调查显示,订单不足的企业占24.6%, 17.9%的企业反映当前生产经营状况比去年差,比重同比提高了12.1个百分点;30.7%的企业反映当前生产经营状况好于去年,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51.4%的企业反映与去年差不多。调查的所有企业中,有11.7%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关闭状态。
2、产品销售好转的企业不足三成。反映产品销售情况比去年好转的企业只占28.8%,比重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反映比去年“差”的占17.1%,比重同比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3、近七成企业对下半年生产经营状况的预判不乐观。67.9%的企业对下半年生产经营信心不足,其中,预判为“看差”和“看不清”占17.3%,预判为“一般”的占50.6%。
三、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和用工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调查中发现,只有29.8%的被调查企业反映用工情况“好”,42.8%的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用工缺口。其中,用工缺口超过50%的占4.7%,缺口在20%—50%和20%以内的分别占12.4%和82.9%。缺少“一线生产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企业分别占41.6%、39%和19.3%。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业者对用工企业提供的工作条件不满意。32.8%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因为从业者对企业提供的报酬和工作条件不满意。二是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失衡,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用工对象。目前,企业主要缺少一线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27%的企业反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合适的用工对象。三是社会用工需求上升和劳动力市场供给减少的矛盾,加剧了企业“招工难”。反映“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上升”和“劳动力市场供给减少”而招不到工的企业分别占15.3%和12.4%。与此同时,95.8%的企业反映企业劳动工资有所上涨,其中各类人员工资普遍上涨的企业占68.9%,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工资上涨的企业分别占6.6 %、7.5 %和12.7%。
四、企业融资困难
85.6%的企业反映当前融资难度增大,其中,12%的企业反映情况危机,企业难以解决。66.8%的企业反映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其中“严重紧张(缺口20%以上)”的占12%,“明显紧张(缺口10-20%)”和“有所紧张(缺口10%以内)”的分别占22%和32.8%;“基本正常”的占31.8%;“资金充裕”的仅占1.5%。
导致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调查中,23.2%的企业反映企业融资难是因为“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17.7%的企业反映“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15.5%的企业反映“银行贷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14%的企业反映“银行贷款门槛高”,12.7%的企业反映“获取贷款的附加成本高”。另有一成以上的企业反映市场缺乏专门提供服务的金融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建设滞后、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企业融资渠道窄。
五、缓解企业压力几点建议
一是要为企业减负。在调查中,有三成以上的企业最希望政府为企业减负,其中希望减免税费的占22.1%,希望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占13.2%。因此,要对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困难企业适当减免税费;要进一步简化小型企业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享受财政补贴、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事项的审批程序,尽可能为企业免费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要进一步清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加强涉企收费审批、缴费及使用管理。
二是要建立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园区、产业基地,构建相对完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且厂房收费相对低廉,增强企业招工的吸引力。加大对从业者的技能培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培训模式,做到培以致用,因需施教,确保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供给相适应。
三是要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17.5%的企业最希望政府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专门为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制,减少融资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适应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要建立小型工业企业专项发展基金,引导、鼓励小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帮助小企业短期融资。
四是要为企业拓市。20.3%的企业反映市场问题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14.8%的企业最希望政府为中小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发布相关市场信息,引导企业生产;积极帮助、带领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区域外市场;将小企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在质量、价格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小企业产品。
承办: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
执笔:向延华 彭 刚
核稿:张映欣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