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总体实现稳中有进 后期基础尚待巩固

——2012年湖南经济运行回顾及展望

(决策咨询1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3-04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2012年,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把稳增长、调结构、强保障、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稳中求进的预期目标。展望2013年,湖南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期,必须抢抓机遇,全面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回顾2012,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2012年是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全年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达到22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突破万亿规模,增加值达到127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和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增速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运行质量得到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新的改善。

  (一)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受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行的影响,全省经济增速延续回落态势,但总体较为平稳,全年在11%12%之间运行(图1)。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1.9%11.5%11.2%,四季度企稳至11.3%。从农业生产来看,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全省粮食总产量增长2.3%,实现“九连增”。畜牧业也恢复增长,全年出栏生猪、牛、羊分别增长5.4%3.6%0.8%,出笼家禽增长6.1%;水产品总产量增长10%。从工业运行来看,与全国发展态势一致,全省规模工业增速有所减缓,但各月累计增速基本稳定在14.6%以上,且全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全省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大类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的有292种,占产品总数的68.4%;新产品产值增长20.3%,所占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速也比重工业快了0.3个百分点。从服务业发展来看,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2.2%,增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3.6%11.4%。全年完成客货换算周转量增长14.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经营好转,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长5.1%。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234.1亿元,增长25.1%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初步核算,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47.638.3调整为13.647.439.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了0.7个度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工业结构来看,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而高加工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提高0.9个和2.2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来看,全省完成技改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8.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9.7%,提高3.5个百分点。从出口结构来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提高4.4个和3个百分点。

  (三)发展动力稳步增强。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增速持续5个月保持在27%以上(图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9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8.1亿元、6331.8亿元和7776.7亿元,分别增长46.1%29.4%25%。特别是,全年16条共1320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通车总里程达3969公里,“两纵五横”的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4.9亿元,增长15.4%(图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3.5%,实际增速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发展较快。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19.4亿美元,增长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增长27.3%;进口93.4亿美元,增长2.7%

  (四)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企业效益逐步提升。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10.5%(图4),比上半年提高7.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较快提高。全省实现财政总收入2931.8亿元,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76亿元,增长17.1%。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全省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708.6万吨标准煤,下降4.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197.9万吨标煤,下降6.3%

  (五)民生改善稳中有进。惠民支出增幅较大。全年涉及民生支出26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增速比财政总支出平均水平快0.9个百分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达到了66%,比上年提高 0.6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0.7%11.5%,分别比上年提高2.8个和0.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力度较强。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2.4万人,比年度任务多增12.4万人,超额完成20.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全省廉租房新开工8万套,开工率达107.6%。建设农村公路7077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18%。解决330.1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年度任务的110%

  虽然全省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企业面临较多困难。2012年,受国内外需求增长趋缓、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和出厂价格走低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省工业运行难度加大。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增速为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增长10.5%,同比回落33.4个百分点。二是稳增长的基础不牢。2012年,拉动力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仅增长15.9%,低于全省投资增速11.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3.7%,低于全国16.2%的平均水平。消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8.9%,也远低于全国超过50%的平均水平。此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仍然艰巨,保障改善民生任务仍然繁重,等等。

  二、展望2013,经济发展蕴含空间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从国内外经济形势来看,又是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大。尽管2013年经济增速超过2012年的可能性很大,但超过的幅度将比较有限。总体而言,2013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平稳增长的运行格局,这对后发赶超的中部省份湖南来说,既带来很大的压力,也蕴藏着新的机遇。

  (一)世界经济仍将低速增长,但回暖大势没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在缓慢的复苏之中,四年多来没有明显改变。当前,虽然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大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但各国及国际组织正在共同努力,世界经济回暖的趋势逐渐清晰。一是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因素。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51.5,高于上年12月的50.8,连续两个月运行在50%以上,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明显回暖;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为55.2,连续37个月扩张;欧元区综合PMI终值为48.6,虽位于荣枯分界线之下,但为近10个月来的新高。经合组织认为,加拿大、意大利、中国及美国前景趋稳的迹象日益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3.6%,比2012年加快0.3个百分点。二是刺激政策取向比较明朗。美联储在实施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基础上,已经启动新一轮购债计划,并继续维持低利率;众议院也投票通过了短期调高公共债务上限议案,“财政悬崖”问题得到暂时解决。英国推出50亿英镑的刺激计划,巴西实施新的刺激措施,日本实施“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提振疲软经济,法国也采取一系列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措施等等,这些积极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我国经济回升基础较弱,但运行趋于稳定。一是向好势头日益巩固。2012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我国外贸受到很大冲击。继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运行呈现企稳向好迹象以来,我国经济温和回升态势进一步发展。12月份,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增速分别比11月份加快0.2个和0.3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环比增速超过10%,较11月提高6.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0.6%,连续4个月保持在20.5%以上;企业效益改善,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由1-9月下降1.8%转为1-12月增长5.3%2013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已是连续五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二是内生动力持续增强。近年来,国内投资、消费均呈较快增长态势。2008-2012年,全国投资、消费年均分别增长24.8%17.5%2013年,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力度,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经济增长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发展约束相对宽松。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8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6%,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粮食总产量增长3.2%,成功实现九连增;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8%,也在年初预定目标之内。就业、物价、粮食和货币供应等方面的较好形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三)湖南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但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湖南经济总量不断扩张,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12年,虽有部分企业遭遇严重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运行总体仍然平稳,处于企稳回升通道。且当前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全省人均GDP已过5000美元,经济发展仍处在加速期,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一是新型工业化后劲较足。2012年,湖南工业化率为41.3%,在中部六省中排名靠后。2008-2012年,湖南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1.1%,发展势头很旺。即使在2012年严峻形势下,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仍增长了14.6%,工业投资增长了28.5%,发展的潜力和后劲较足。二是自主性增长动力较强。近年,湖南陆续启动了一大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带动投资快速增长。2008-201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7.7%。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推进,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湖南城乡居民消费稳定增长。2008-2012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4%。汽车、住房、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规模明显扩大,体育、旅游、教育、家政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三是城镇化发展潜力较大。城镇化是湖南今后若干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2012年,湖南的城镇化率只有46.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92个百分点。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测算,湖南城镇化率年均要提高1.66个百分点,如果要提前实现目标,步伐还要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将有力带动湖南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三、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结合湖南实际,制定了201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等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从目前来看,尽管全省经济运行有望延续上年发展良好态势,实现平稳开局,但总体而言,还需未雨绸缪,扎实起步,统筹兼顾,积极化解目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企业运行监测。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6%,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要继续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走势的预警,对生产要素供应、市场需求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测;继续对重点困难企业实行个性化帮扶,及时发现苗头性和趋势性问题,有效化解行业风险和政策风险,防止出现大的回落;继续完善省内产品采购等机制,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继续加大金融信贷、财税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投资方面,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7%。对湖南而言,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为此,要充分发挥好投资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及早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绿色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好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的重大项目布局湖南;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集中力量在重点基础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生态民生工程上狠下功夫。消费方面,要着力细化落实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在着力抓好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提升的同时,培育中高端消费热点,鼓励引导住房、汽车、文化、旅游、养老和环保产品等消费,扩大居民有效需求。

  (三)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012年,全省规模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仅为25%,高技术行业比重还不到10%,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仍高达31.5%。要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实行重点突破,对规模尚小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4%,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力争保持文化产业增加值近年来年均20%的强劲发展势头。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要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完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初步核算,2012年,长株潭、湘南、大湘西、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2.7%11.8%11.3%12.2%。长株潭地区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至42.6%,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方面,要继续增强长株潭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效应和核心增长极功能,继续发挥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努力争取国家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实质性支持。特别是,对大湘西地区要多措并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缩小大湘西地区与全省的差距(2012年,大湘西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2.9%64.9%),努力在全省范围内构筑多元增长、协调平衡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承办:综研室

  执笔:张昭红 李跃辉 周凌 邓海龙 伍晨曦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