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发展质量
——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转方式、调结构成就综述
(决策咨询报告71期)
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认真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注重总量、均量和质量三量齐升,切实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全省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一是三次产业结构得到改善。2007-2011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5%、18%和13%。三次产业增速的差异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17.2:42.1:40.7的“三二一”排序,调整为2011年14.1∶47.6∶38.3的“二三一”排序。其中,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1个和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5.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的主导作用增强。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根据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实施“双百”、“四千”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1年,全省工业拥有机械、食品(不含烟草制品)、石化、有色、轻工、建材、冶金和电子信息制造业8个千亿产业,比2007年增加7个。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26.2亿元,实现利润183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1倍和2.8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1%,拉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个百分点,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3%,比2007年提高5.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得到优化。2011年,规模工业中,高加工度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4.8%,比2007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5%,比2007年降低6.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7%,比2007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3%。工业化进程正在由重化工业主导的中期阶段,加速向高加工度化的后期阶段推进。三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60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47家和38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1910家,入社农户161.1万人,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1.6%。四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全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工业发展的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2011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2%。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二)需求结构得到优化。一是内需拉动贡献明显增大。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1431.48亿元,为2007年的2.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4.73亿元,为2007年的2倍。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2.8%和40%。二是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011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42.1%,比2007年提高8.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2849.1亿元,民生工程投资405.42亿元,生态环境投资271.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7%、12.1%和17.5%。三是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汽车、高档家电、金银珠宝等逐步成为消费热点。2011年末,全省私人汽车达222.93万辆,是2007年末的2.6倍;移动电话用户达3749.13万户,是2007年末的2倍。三是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十七大以来,全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区域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07—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661亿美元,年均增长20.9%。其中,出口额382.8亿美元,年均增长14.2%。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2.1亿美元,年均增长18.9%。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97.9亿美元,年均增长7.9%。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等政策措施,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11年,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41.96亿元,是2007年的2.1倍。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233.2亿元,是2007年的3.2倍;投入强度由0.8%上升到1.2%。2011年末,全省有1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比上年新增3个;有12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比上年新增2个。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82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47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6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3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成果1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励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全省专利申请量29516件、授权量16064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1.9%和15.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774件,增长36.3%;发明专利授权量2607件,增长35.8%。五年累计攻克关键技术瓶颈426项,取得了炭/炭复合材料、“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中低速磁悬浮列车、5兆瓦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湖南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和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条件。
(四)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根据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全省整体谋划区域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三大区域全部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全省协调、联动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省14个市州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最高的为14.5%,最低的是11%,高低相差3.5个百分点,比上年高低相差7.2个百分点显著缩小。其中,长株潭地区实现生产总值8307.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2%,比2007年提高1.5个百分点;湘南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026.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2007年的1.7倍,大湘西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505.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2007年的1.6倍,都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一批发展好、后劲足的经济强县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
(五)城乡结构日益改善。全省积极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2011年,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65.73亿元,比上年增长40.2%。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394.26亿元,是2007年的3.1倍。2007—2011年,全省累计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97605.2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77.9万口,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157所,解决农村1281.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2011年末,全省县城以上城镇用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92.56%和80.64%,比2007年末分别提高2.74和5.12个百分点;人均道路面积由2007年11.1平方米增加到13.0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07年6.86平方米增加到8.06平方米。三是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为45.1%,比2007年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长沙、株洲、湘潭的城镇化率分别达68.5%、57.5%和52.1%。四是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建设完成21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2万个农家书屋,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全省4750万人。全省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6%和96.8%,比2007年提高3.6个和2.1个百分点。
(六)“两型”建设取得成效。全省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展较快。一是节能降耗效果明显。2011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894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17%;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95吨标准煤/万元,比2007年下降38.8%;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电耗715.3千瓦时/万元,比2007年下降13.5%。二是减排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全面启动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关停一批小火电机组和洞庭湖区排污不达标造纸企业,淘汰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30.5万吨,比上年下降2.70%;氨氮排放总量16.5万吨,比上年下降2.6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68.5万吨,比上年下降3.41%。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0.9%,比2007年提高44.1个百分点;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2.9%,比2007年提高31.5个百分点。三是生态保护成效显著。2011年,全省拥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5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7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全省建立自然保护区10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2个、县市级58个;总面积119.6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0.6%。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13%,比2007年提高1.03个百分点。
(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7—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是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人均GDP稳步增长,扣除价格因素,2011年比2007年增长61.4%。全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民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末,全省城乡从业人数达到4005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121.6万人。2007年-2011年,全省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43.9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2.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保持100%。二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省深入推进教育强省战略,城乡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免费。2011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9.88%和96.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和5.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比2007年提高8.2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左右。三是社会保障逐步完善。2011年末,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88.19万人和1941.21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204.21万人和1216.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分别达到429.70万人、635.48万人和538.77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40.73万人、293.04万人和169.43万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2011年参合率达97.2%。截止到2012年7月1日,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各类劳动者和城乡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职业人群。四是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升。2011年,全省卫生机构14266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6.14万张,比2007年增加8.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7.55万人,比2007年增加5.49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卫生床位和医生数分别为39.6张和16.1人,比2007年增长56.5%和19.3%。
(八)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同步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2007年的23817元/年人提高到2011年的49249元/年人,增长1.1倍。一是财政收支大幅增加。2011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523.5亿元,年均增长23.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7.1亿元,年均增长26.0%。财政支出3520.8亿元,年均增长27.0%。2007—2011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等支出累计达5136.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4.4%。二是企业效益不断提高。2011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26.2亿元,实现利润1833亿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2.1倍和2.8倍;百元销售收入实现利税13.9元,比2007年提高0.5元。三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567元,年均增长14.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03元,比2007年增加441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9元,比2007年增加1802元。
承办:综研室
执笔:李跃辉 周凌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