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前三季度湖南农业形势总体较好

(决策咨询报告73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2-10-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湖南继续推行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全力推动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

  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湖南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964.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中,农、林、牧、渔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137.1亿元、76亿元、563.7亿元、123.1亿元和64.3亿元,分别增长3%5%4%5.4%6.3%

  (一)粮食有望丰收。今年尽管5月中旬到6月上旬全省持续阴雨寡照,局部出现暴雨洪涝灾害,但总体而言,特别是7月份以来的气候适合水稻生长。据国家统计局反馈,湖南早稻播种面积1424.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4千公顷,增长2.1%;单产383.1公斤/亩,同比下降0.6%;总产量达818.7万吨,增长1.5%。湖南早稻总产量占全国的24.6%,居全国第一位。另外,湖南玉米、豆类、薯类等粮食作物普遍增产,晚稻安全齐穗,长势较好,预计全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600亿斤左右。

  (二)经济作物平稳协调发展。全省油菜籽面积1213.89千公顷,增长4.0%,单产下降2.4%,油菜籽总产量达184.69万吨,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1851.2万亩,产量131.8万吨,增长3.7%。棉花种植面积258.3万亩,同比减少27.2万亩,但由于棉花长势较好,预计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烟叶种植面积161.7万亩,产量29.16万吨,增长13.4%。麻类继续萎缩,种植面积13.6万亩,减少13万亩,产量2.18万吨,减少2万吨。

  (三)畜牧水产生产全面增长。经国家统计局认定,前三季度,湖南生猪出栏4414.5万头,同比增长4.6%,扭转了去年全年下降的势头,但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9月末全省生猪存栏4328.8万头,同比增长3.1%。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1.4万头,增长0.8%。前三季度,全省牛出栏112.6万头,增长3.8%;羊出栏399.1万只,增长1.9%。水产品产量达164.31万吨,增长5.4%

  (四)林业继续培养经济增长点。今年以来,全省各级投入40.55亿元,继续培育生态旅游、茶油产业、楠竹产业、家具产业和林下经济等五大林业经济增长点。全省完成营造林622.9万亩,增长14.5%;新造茶油51.1万亩,改造低产茶油林70万亩,新增楠竹21.66万亩。

  (五)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前三季度,湖南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3.5个和21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农业、林业、畜牧、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分别上涨3.1%9.6%3.2%5%三季度,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104.08。其中,早稻、晚稻、中籼稻生产价格分别上涨8.6%6.7%5.1%;油菜籽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三季度油菜籽价格4.78/公斤,同比上涨5.0%;蔬菜价格仍然较高,平均2.05/公斤,同比上涨7.7%;活猪价格为14.53/公斤,下降12.6%,但是,累计上涨2.4%;家禽产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较快,活家禽价格为15.09/公斤,同比上涨1.6%;活牛价格为22.30/公斤,同比上涨7.7%

  二、农业利好因素增多

  (一)政策支持力度大,农业投入增多。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实施奖励补贴,并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产项目建设。湖南是农业大省,从中央获得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多。三季度,中央共安排湖南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7.99亿元,与去年同口径项目类别相比,中央投资增长了53%。至9月上旬,国家已下达湖南水利建设中央投资76.54亿元(其中去年底预拨27.19亿元),有力地推进了湖南水利建设。全省53个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面推进,13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年度任务,新增灌溉面积8.5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为湖南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4亿元,同比增长54.4%,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5.3个百分点。

  (二)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湖南围绕水稻、蔬菜、棉花、油菜、柑橘、生猪、淡水鱼类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攻关。超级稻研发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亩产900公斤的三期目标。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大,预计全年推广超级稻1400万亩,特别是水稻集中育秧、增加基本苗、安全齐穗等技术推广,有力支撑了水稻增产。今年全省集中育秧667万亩,减少水稻直播150万亩以上,水稻每亩增加基本苗1-2万株。建双季稻整建制高产示范片30个、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457个,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883万亩,比去年增加200多万亩。新推广插秧机5006台,全年水稻机插秧面积达567万亩,同比增长82.3%

  (三)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不断强化,畜牧业生产安全。落实强制免疫措施,全省强制免疫牲畜1.18亿头(只)次、家禽3.47亿羽次,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组织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评估工作,共采集2836份畜禽血清样品开展集中监测。加大人畜共患病防控力度,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临床巡查动物67.2万例,采样监测血清7326份。组织召开了2012年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咨询会,研究制定了《湖南省2012年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及时妥善处理了炭疽疫区牛输入的突发事件。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不断强化,保证了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前三季度,全省429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320亿元,增长27.9%。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水产品、棉麻、竹木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其中粮食、畜禽、果蔬等加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7.6%27.3%26.8%。休闲农业企业预计接待游客5860万人次,增长26.1%,完成经营收入81.6亿元,增长26.5%

  三、当前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流转不够规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土地流转面积已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6%。但是,目前土地流转不很规范,留下了不稳定隐患。一是无规范性合同,口头协议较为普遍。据调查,许多农村土地流转时,甚至是一些承包大户,往往只有双方当事人知道的口头协议,流转双方没有签订正式协议或合同,留下了发生纠纷的隐患。少数大宗土地的流转,农户虽然与承包人签订了书面土地流转合同,但合同文本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有些没有经农村土地发包主体的村委会签字、盖章;也未报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二是流转主体不合法。在签订农户与企业之间土地流转合同时,转让方多是村委会,有的甚至是乡镇政府,而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又没有委托书,造成流转双方主体资格不明确。三是流转耕地期限不明确,影响承包人投入的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二)生猪生产尚未摆脱困境。全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仍然不强。养殖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四年一循环的生猪生产周期仍然在发挥它的破坏作用;二是疾病、疫情风险难以避免,一旦发生大的疫情,很容易出现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涨大跌的情况。8月份以来,虽然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但是回升速度缓慢,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价格涨跌反复,9月底,活猪价格同比仍下跌28.7%。与此同时,饲料、运输、人工等各种养殖成本呈全面大幅上涨态势,养殖户靠产品价格上涨来实现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生猪养殖困境难以摆脱。

  (三)农产品出口规模少、效益低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据海关统计,1-8月,湖南农产品出口总值4.16亿美元,增长3%,其中,茶叶、猪肉、肠衣、柑橘罐头、纸烟、活猪、牛肉、中药材及中式成药、蔬菜罐头、水海产品等10项产品出口产值占同期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72.2%,出口产品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除茶叶外,其余产品的出口量均比上年同期减少,表明湖南的农产品竞争力不强。目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林立,且呈现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的趋势,湖南农产品出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四、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机制,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流转的长效机制,提高耕地的有效利用,鼓励和引导农户在不改变耕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专业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统一设置窗口,统一发布信息,统一流转交易,为流转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等服务,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发展。二是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有效监督的规范管理,促使土地顺利、有序流转。三是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有条件、有保障地流转土地。四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乡镇一级要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机构,健全完善民间协商、乡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纠纷调处体系,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同时,各级部门要通力协作,积极纠正和查处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强迫流转和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健全依法解决农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服务,确保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一是建立生猪养殖监测、预警系统,将市场信息、生产信息以及对未来走势预测等及时发布给生猪养殖户,帮助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进行正确的决策,减少市场风险。二是建立市场调控机制,在价格低迷时加大猪肉储备,在价格高涨时投入储备肉,平抑猪价,以减少生猪生产周期的破坏性。三是以标准化小区为重点,推进生猪饲养方式转变,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增强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强疫情防控,全面组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围绕“免、消、堵、监、检”等重点环节,加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力度,避免疫情流行,减少养殖户疫情风险。

  (三)加强监控,提高农产品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绿色贸易壁垒”林立的严峻现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加强监管已刻不容缓。一是加强技术服务,积极为农产品生产者提供标准、信息、生产许可等咨询服务,组织农产品从业人员培训。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农药残留的要求,完善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工作,同时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大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和宣传工作力度。三是加快农业三品认证步伐,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全面开展农业三品的认证工作。四是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重点检测消费者普遍关心的蔬菜、瓜果等鲜食农产品,重点范围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四)双轮驱动,增加农产品出口。一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出口效益。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节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到绿色、环保,从价格取胜转变为质量取胜。二是采取措施正确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大对“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动向的跟踪监测,加强沟通,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积极争取在技术法规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

承办:农经队
执笔:张纯钢  向延华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