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能耗现状与节能降耗面临的问题研究
(决策咨询报告76期)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GDP能耗降低16%这一约束性目标又要求以较小的能耗增长支撑较快的经济发展。在这一阶段,创造财富与消耗资源同时并存,特别是在工业化还未达到相当发达的程度时,催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以消耗一定的资源为代价。物质资源的有限性与追求财富增长的无限性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何以更少、更合理的能耗创造更多的财富,是新时期各级政府要面对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一、能源资源状况
湖南是南方产煤较多的省份,煤炭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探明储量42.63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31.4亿吨,其中基础储量19.61亿吨,资源量11.79亿吨。在保有储量中,无烟煤22.6亿吨,占72.15%;焦煤2.9亿吨,占9.2%;其他烟煤占18.65%。全省14个市(州)中有13个市(州)分布有煤炭资源,煤炭资源分布主要在娄底(10.7亿吨)、郴州(5.08亿吨)、衡阳(5.0亿吨)、株洲(3.6亿吨)和邵阳(2.83亿吨),五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86.1%。另外,全省尚有预测煤炭资源储量40多亿吨,可以通过进一步勘查,在提高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后,逐步加以利用。截至2008年底,全省石煤保有资源储量187.52亿吨,其中基础储量为107.9亿吨,资源量79.62亿吨,经济储量23.34亿吨。
湖南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丰沛,加之河网密布,地势高低不平,河流落差较大,故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水力蕴藏量为1532.45万千瓦,占全国水力蕴藏量总量的2.27%,其中可开发利用的为1083.84万千瓦,占全省水力蕴藏量的70.7%,占全国开发利用总量的2.88%。构成全省水资源的地表水径流量最大,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为2539亿立方米。地表水年际间变化较大,富水年的水量为枯水年水量的2-2.5倍。且年度内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径流量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这4个月的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50-70%,而其他8个月份则属枯水季节,水资源相对不足,水能出力受限。因此,省内能源资源及产量难于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湖南所有原油和天然气均需进口或从省外调入,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2011年,湖南省从省外调入原油776.29万吨,进口原油364.07万吨,从外省输入天然气15.34亿立方米。在一次能源生产量构成中,原煤生产量为8414.48万吨,比上年增长6.5%,占一次能源产量的80.8%;水力发电量457.3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8.4%,占一次能源产量的18.3%,一次能源生产明显以煤炭为主。二次能源因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发电装机容量3111.67万千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比上年增长2.47%。其中:火电装机1751.16万千瓦,比重56.27 %;水电装机1336.5万千瓦,比重 42.65%;其他容量24.01万千瓦,比重1.17%。全省统调装机容量2436.84万千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比上年增长2.97%。其中:水电934.31万千瓦,比重38.34%;火电1482.5万千瓦,比重60.84%。2011年,全省火力发电量891.9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03%。焦炭产量为669.44万吨,比上年增长17.7%。
二、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源与经济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源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血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经济发展又促进能源开发。
(一)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随着湖南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正逐年增加。2011年全省GDP总量达到19669.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能源消费总量达16160.8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6%。由于消费总量的不断递增,一次能源自产量的不足,总量需求缺口越来越大,自给率明显低下。2011年,从省外调入的能源总量(含进口量)为9363.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7%,扣除调出能源总量2119.45万吨标准煤,净调入量为7244.41万吨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44.8%。
在湖南能源供求平衡压力逐年加大的同时,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却在加深,通过投入产出表数据,从产业关联的实际中间使用率(注:某部门的实际中间使用率是指该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其他部门中间生产需要的程度)来看: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业的实际中间使用率分别为83.4%和86.7%,大大高于全部产业的实际中间使用率63.7%。表明这些能源产业部门的产品满足经济生产需要的程度比较高,表现出其“基础产业”的特征,同时也意味着湖南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很高。
(二)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程度高。从湖南经济发展情况看,工业化进程加快,并且全面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期。从产业结构上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201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2%;二是工业内部主导行业以高耗能行业为主且集中度高。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居前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30.8%,能源消费占总量的78.1%。
在形成上述产业结构的同时,工业成为主要的耗能部门。2011年,全省工业部门耗能量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65.9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前述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到78.1%。高耗能行业的高强度扩张,在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高耗能的现状,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已成为全省经济结构最为突出的特点。
(三)高碳能源占比过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工业化进入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但世界各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结构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长期以来,湖南能源消费品种以煤炭为主。2011年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总量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0.84%,和世界平均水平(煤炭消费占26.5%)以及工业化国家(煤炭消费占21.4%)的能源结构相差更远。把煤炭从加工转换产出二次能源产品这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全省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品种构成为:煤品燃料消费占全省总量的65.19%,油品燃料占11.01%,电力占14.47%,上年的消费品种构成为62.88%:11.11%:15.17%,可以看出煤炭的消费比重仍为第一,而且所占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大量直接消费煤炭,不仅造成能源利用率低下,而且也造成了对经济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对大气的污染严重。据有关部门测算,每消耗一百吨标准煤将排放的烟尘3.5吨、二氧化硫3吨、废渣15吨。目前,排放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烟尘总量中分别约有90%和70%来自燃煤。我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湖南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严重。大气污染不仅造成土壤酸化、粮食减产和植被破坏,而且直接威胁人民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节能降耗。虽然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但能源工业对经济的影响能力却相对较弱。据有关资料显示,能源工业对经济的影响力系数为0.92,影响力度低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能源工业最终使用的变动对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对经济的拉动较弱,适当降低能源消耗不会对GDP增长速度产生太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和全民节能意识的加强,湖南能源利用效率和总体用能水平有所提高。2011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费量为0.894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3.68%;单位GDP能耗水平居全国第17位,中部六省第4位。由于能耗水平下降,一年中全社会节约能源616.6万吨标准煤。尽管工业是湖南最大的能源消耗部门,但工业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相对较快。2011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为0.9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8.61%,下降幅度快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
三、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及预测
(一)全省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对能源工业发展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给我国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对我国能源供应的影响较大。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关系脆弱,石油市场波动频繁,天然气资源受制于资源国,世界能源供给的压力与日俱增。国内能源市场环境也不容乐观,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国内能源需求量的不断膨胀,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煤炭资源大省及产煤大省,采取控制煤炭生产量及煤炭调出量的措施来保护资源。面对这些能源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动向,湖南要统筹省内的能源开发,并加强对外合作,拓宽思路,从经济效益和比较成本出发,选择可靠的能源供求渠道,大力开拓国内外能源市场。以效益求生存,以市场求发展,提高我省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2、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能源利用的要求更高。“十二五”期间,湖南将继续坚持以工业崛起加快湖南崛起,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总量达2.5万亿元左右(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为9.5:48.5:42,第二产业占比提高2.7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44%,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从2010年的39.3%提高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5%。这势必对用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用能结构也将不断变化。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而且要从重视能源总量扩充转向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上来,生产更多优质、高效、安全、清洁的能源。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能源发展面临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湖南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之间的矛盾依然突显。2011年全年排放废水27.9亿吨,比上年增长4.1%;二氧化硫68.55万吨,比上年下降14.5%;烟尘38.44万吨,比上年增长23.1%,这些为湖南主要污染源。因此,充分利用天然气和加快水电、新能源的开发,推广应用水煤浆等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终端消费中煤炭的比重,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选择。
4、能源经济效益战略的转变刻不容缓。近几年,全省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的1.47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1年的0.894吨标准煤,但与科技水平较高的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能耗水平仍较高,比广东、上海、浙江、江苏高58%-65%。从产品的单耗看, 2011年火电厂供电煤耗323.76克标准煤/千瓦时,吨钢综合能耗608.21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121.66千克标准煤/吨,分别比十年前国际先进水平高20%―30%。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加快湖南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效率,使能源消费战略尽快转变为能源经济效益战略,把全省建设成为节约型社会。
(二)“十二五”能源消费量的预测
能源的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的调整、能源利用的状况、城市化率的提高、节能设备和技术进步水平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以2010年为基期,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总要求,按照湖南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据此目标测算,湖南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20330万吨标准煤以内,比2010年增加5450万吨标准煤。即 “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6.4%,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4,也就是说必须用平均每0.64%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1%的经济增长。
四、实现能源与经济协调发展需从四方面入手
处理好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仅有利用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好能源供应与消费规划,处理好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源供应不足,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制约作用,能源供应过剩,又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能源供应和消费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发生明显变化的重要时期,这些都需要可持续增长的能源供应作保障。湖南一次能源资源不足,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长期作好能源的调入准备工作。首先,做好与产煤大省的合作,通过签订长期煤炭供求协议或煤、电行业的相互投资等方式,稳定煤源。其次,抓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建成投产,能源供应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的有利机遇,加大调入电力、天然气工作,逐步缓解煤炭的调入压力。第三,建立健全能源预警机制,通过对固定投资、产业结构变化、耗能大户等一批先行指标的监测和科学分析,尽早地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低耗能产业比重。2011年,湖南产业结构为14.1:47.6:38.3,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低,要实现节能降耗,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重点应该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要控制工业部门高耗能行业的发展。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19吨标准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5%。以目前各行业单耗水平计算,如果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其他工业行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年能源消费将减少154.24万吨标准煤,万元增加值能耗将降低0.02吨标准煤,相当于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61%的基础上,再下降1.97个百分点。另外,从目前全省工业结构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特点,应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医药和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应当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低能耗行业,在湖南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基础,应当继续积极发展。总之,要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加大科技开发力度,积极改善能源消费的品种构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开发新能源。实施多元化能源发展战略,不仅是保障能源供应的需要,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确保国民经济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湖南能源消费中,煤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电、煤层天然气所占比重很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才起步。这种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既非常落后,又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为此“十二五”期间,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新的能源品种,加大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洁净煤、煤气化和煤液化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努力改变能源品种单一化现象。
(四)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技术进步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从目前全省情况看,大部分企业设备老化,工艺陈旧,先进的节能技术应用面不广,是造成能源消费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节能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结合,改造装备,降低能耗。一是对高耗能高效率模式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企业的生产,要努力降低能耗;对高耗能低效率模式的冶金工业、煤炭炼焦工业等企业要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大企业生产工艺的改造,大力降低能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二要限制和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节能降耗整体技术水平。三是加快节能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四要建立健全节能降耗责任制,通过制度措施将节能降耗落到实处。五要广泛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和节能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能源、重视节能降耗的良好社会氛围。
承办:能源处
执笔:杨 耒
核稿:李跃辉
责编:左华文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