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经营状况整体欠佳 企业预期仍然趋紧

——一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报告

决策咨询15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5-0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为了解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的评判以及对后期走势的预断,省统计局通过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对全省223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了《一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产品订货量减少、用工短缺等问题较为突出,生产预期指数为69.3%,虽然处于较景气区间,但比上年同期低4.4个百分点,企业对2季度生产经营持谨慎态度。

  一、生产经营现状:整体欠佳

  (一)六成以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运行景气程度下降。一季度,被调查的2236企业中,有34.6%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比重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6.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低8.1个百分点;54.4%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一般,比上年同期高5.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高9.3个百分点;11.0%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不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对当前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看法较为乐观的企业占33.9%,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7.6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低6.2个百分点;表示一般的企业占55.7%,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比上季度高7.0个百分点;而表示不乐观的企业占比为10.5%,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

  (二)八成企业产能正常发挥,但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生产能力发挥程度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80.1%,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4.1个百分点,比20124季度低0.2个百分点。19.9%的企业认为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处于不正常水平。分规模看,70.3%的大型工业企业、79.3%的中型工业企业、84.6%的小型工业企业和100.0%微型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

  被调查的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3.7%,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2.7个百分点,比20124季度低2.4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

  分行业看,比全省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高的有22个行业。排前3位的行业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89.2%)、其他制造业(82.9%)和医药制造业(82.2%),排末3位行业的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5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0.6%)、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63.1%)。

1 一季度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前八位和后八位的大类行业

行业名称

产能利用率(%

行业名称

产能利用率(%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89.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69.7

其他制造业

82.9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67.9

医药制造业

82.2

造纸和纸制品业

66.2

烟草制品业

80.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65.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80.5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5.2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80.2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63.1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79.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0.6

化学纤维制造业

79.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55.0

   在影响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十项因素中,企业选择最多的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其次是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

2 一季度影响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因素

排序

原因

单位数(个)

比重(%

1

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

788

35.2

2

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

474

21.2

3

季节性减产

393

17.6

4

原材料供应不足

389

17.4

5

设备检修、调试或搬迁

323

14.4

6

产成品存货充足

184

8.2

7

政策性限产

110

4.9

8

仓储和物流运输能力受损

100

4.5

9

燃料、动力等供应不足

83

3.7

10

其他

72

3.2

  (三)83.9%的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一季度,被调查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2%(越接近100%库存越紧张),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1.0个百分点。83.9%的工业企业产品库存量正常,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0.5个百分点;有9.3%的企业 超出正常水平,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有6.8%的企业 低于正常水平,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有25个行业产成品库存正常的企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烟草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5个行业占比高达100.0%。另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96.8%)、家具制造业(95.5%)、汽车制造业(95.0%)、非金属矿采选业(93.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2.7%)和食品制造业(91. 8%)等行业占比也比较高。

  (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调查给出了8个选项。38.9%的企业选择的是用工成本上升,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9个百分点;35.6%的企业选择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比上年同期低11.5个百分点;29.0 %的企业选择了资金紧张,比上年同期高6.6个百分点;24.6%的企业选择了基本无问题,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21.8%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

3 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

2013年一季度(%

2012年一季度(%

增减(个百分点)

用工成本上升

38.9

36.0

2.9

原材料价格上涨

35.6

47.1

-11.5

资金紧张

29.0

22.4

6.6

基本无问题

24.6

22.5

2.1

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

21.8

17.3

4.5

用工短缺

18.1

17.9

0.2

应收账款超出正常水平

5.2

5.7

-0.5

其他问题

2.6

5.0

-2.4

  由于用工成本上升较快,伴随的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18.1%的企业选择了用工短缺,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被调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划招工30.53万人,实际招工26.21万人,用工缺口超过4.32万人,劳动力缺口14.2%,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0个百分点。全省只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际招工超过计划招工人数(计划招工6432人,实际招工6683人,多招收251人),其他行业均存在用工缺口现象。用工缺口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9个行业。

  (五)企业融资难有所缓解,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一季度,除14.9%的规模工业企业无融资需求以外,有4.7%的企业认为融资容易,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8个百分点;59.0%的企业融资一般,比上年同期低19.9个百分点;21.4%的企业融资困难,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与上季度比,13.0%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升64.9%的企业获得融资成本持平7.2 %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下降。其中,有17个行业融资成本“上升”或“持平”,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2个行业100%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升持平

  一季度,被调查企业资金紧缺指数为54.7%(越接近100%资金越紧张),与上年同期调查结果持平。其中,流动资金紧缺指数为61.4%(越接近100%流动资金越紧张),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被调查企业中,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占25.8%,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正常的企业占71.3%,比上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充裕的企业占2.9%,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7个行业流动资金紧张企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3个行业流动资金紧张企业占比最高,均达到50%

4 一季度流动资金紧张企业比重最高的十个行业

行业名称

资金紧张(%

基本正常(%

资金充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50.0

50.0

化学纤维制造业

50.0

50.0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50.0

50.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0.3

56.9

2.8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40.2

58.0

1.8

纺织业

36.9

62.2

0.9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5.4

64.6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5

63.1

2.4

造纸和纸制品业

34.2

60.5

5.3

家具制造业

31.8

68.2

  (六)企业产品订货量下降,出口订货量减少。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获得的订单总量整体不足,抑制了企业扩大生产。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35.2%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比例居首位;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21.8%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比例居第4位,同比高4.5个百分点。被调查企业订货指数为45.5%(越接近100%订货情况越好),同比降低12.3个百分点。接到的产品订货较之上季度增长的企业只有9.3%,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下降20.5个百分点;而认为产品订货量下降的企业占18.2%,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在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较上季度下降的企业中,以中型企业居多,占66.8%;其次是小型企业(22.6%),大型企业占10.6%

  被调查企业中,有1032家企业有产品出口,占46.2%。在产品出口订货量上,接到的产品出口订货量增长的企业仅占4.6%,比上年同期低7.1个百分点; 持平的企业为33.1%,比上年同期高8.5个百分点; 下降的企业为8.5%,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产品出口订货量下降尤为明显。

  二、未来趋势判断:持续偏紧的可能性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对2季度发展趋势总体持偏紧的态度。受生产预期偏紧的影响,计划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1季度减少的企业占23.6%,比上年同期高15.3个百分点;有72.8%的企业2季度投资计划与1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高6.7个百分点;而只有3.6%的企业计划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1季度增加,比上年同期低22.0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该项比重首次下降到个位数。

  从企业对本行业2季度总体运行状况预期看:38.0%的被调查企业对2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是上年2季度以来占比最低点,分别比上年2季度、3季度和4季度低4.1个、1.5个和0.5个百分点;53.8%的企业预期一般,分别比上年2季度、3季度和4季度低3.6个、5.8个和3.6个百分点;8.2%的企业表示不乐观,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从企业对自身2季度生产经营状况预期看:40.6%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季度生产经营状况良好,除因年底因素比上季度高0.5个百分点外,分别比上年1季度、2季度和3季度低2.7个、5.2个和2.7个百分点;预期持平的企业占51.4%,比上年14季度分别高1.2个、7.1个、7.1个和3.5个百分点;8.1%的企业预期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

  从企业对自身2季度生产增速预期看:32.2%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季度生产增速将比1季度加快,除因年底因素比上季度高8.9个百分点外,分别比上年1季度、2季度和3季度低5.7个、1.2个和1.0个百分点;预期持平的企业占58.8%,比上年14季度分别高3.6个、5.8个、7.0个和0.5个百分点;预期减缓的企业占9.0%,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在当前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欠景气的情况下,工业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但还是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信心,下阶段,建议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生产预期,挖掘行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对未来行业发展持谨慎态度,稳定生产预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强产销对接,有效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二是扩大宣传具有本土优势和特色产品,可适当采取省内产品内销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强工业新产品研发,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二)加强扶持引导,努力提高企业产能利率据国家统计局分析,只有产能利用率超过80%时,企业才能保持良好发展。湖南一季度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3.7%,远远低于80%,企业盈利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鼓励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相关政策,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引进培育优先产能,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发展之路,提高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为解决当前全省工业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要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除了要出台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发展,还要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大减税力度,减轻工业企业的税费负担;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完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当的方式减轻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劳动保险支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刺激订货需求,帮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继续强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在目前宏观环境偏紧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一种责任,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的困难之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产品。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罗  彬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