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状况整体欠佳 企业预期仍然趋紧
——一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调查报告
决策咨询15期
一、生产经营现状:整体欠佳
(一)六成以上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运行景气程度下降。一季度,被调查的2236家企业中,有34.6%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良好,比重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6.2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低8.1个百分点;54.4%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一般,比上年同期高5.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高9.3个百分点;11.0%的企业认为综合经营状况不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对当前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看法较为乐观的企业占33.9%,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7.6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低6.2个百分点;表示一般的企业占55.7%,比上年同期高5.6个百分点,比上季度高7.0个百分点;而表示不乐观的企业占比为10.5%,比上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
(二)八成企业产能正常发挥,但产能利用率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生产能力发挥程度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80.1%,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4.1个百分点,比2012年4季度低0.2个百分点。19.9%的企业认为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处于不正常水平。分规模看,70.3%的大型工业企业、79.3%的中型工业企业、84.6%的小型工业企业和100.0%微型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发挥程度高于或处于正常水平。
被调查的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3.7%,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2.7个百分点,比2012年4季度低2.4个百分点,是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
分行业看,比全省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高的有22个行业。排前3位的行业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89.2%)、其他制造业(82.9%)和医药制造业(82.2%),排末3位行业的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5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60.6%)、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63.1%)。
表1 一季度工业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前八位和后八位的大类行业 |
|||
行业名称 |
产能利用率(%) |
行业名称 |
产能利用率(%)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89.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69.7 |
其他制造业 |
82.9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67.9 |
医药制造业 |
82.2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66.2 |
烟草制品业 |
80.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65.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80.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5.2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80.2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63.1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79.5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0.6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79.0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55.0 |
表2 一季度影响工业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因素 |
|||
排序 |
原因 |
单位数(个) |
比重(%) |
1 |
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 |
788 |
35.2 |
2 |
劳动力供应不足、技能欠缺 |
474 |
21.2 |
3 |
季节性减产 |
393 |
17.6 |
4 |
原材料供应不足 |
389 |
17.4 |
5 |
设备检修、调试或搬迁 |
323 |
14.4 |
6 |
产成品存货充足 |
184 |
8.2 |
7 |
政策性限产 |
110 |
4.9 |
8 |
仓储和物流运输能力受损 |
100 |
4.5 |
9 |
燃料、动力等供应不足 |
83 |
3.7 |
10 |
其他 |
72 |
3.2 |
(三)83.9%的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去库存压力仍然较大。一季度,被调查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1.2%(越接近100%库存越紧张),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低1.0个百分点。有83.9%的工业企业产品库存量“正常”,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0.5个百分点;有9.3%的企业 “超出正常水平”,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有6.8%的企业 “低于正常水平”,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有25个行业产成品库存“正常”的企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烟草制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5个行业占比高达100.0%。另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96.8%)、家具制造业(95.5%)、汽车制造业(95.0%)、非金属矿采选业(93.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2.7%)和食品制造业(91. 8%)等行业占比也比较高。
(四)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生产经营难度加大。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调查给出了8个选项。38.9%的企业选择的是“用工成本上升”,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9个百分点;35.6%的企业选择了“原材料价格上涨”,比上年同期低11.5个百分点;29.0 %的企业选择了“资金紧张”,比上年同期高6.6个百分点;24.6%的企业选择了“基本无问题”,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21.8%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比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
表3 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 |
|||
主要问题 |
2013年一季度(%) |
2012年一季度(%) |
增减(个百分点) |
用工成本上升 |
38.9 |
36.0 |
2.9 |
原材料价格上涨 |
35.6 |
47.1 |
-11.5 |
资金紧张 |
29.0 |
22.4 |
6.6 |
基本无问题 |
24.6 |
22.5 |
2.1 |
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 |
21.8 |
17.3 |
4.5 |
用工短缺 |
18.1 |
17.9 |
0.2 |
应收账款超出正常水平 |
5.2 |
5.7 |
-0.5 |
其他问题 |
2.6 |
5.0 |
-2.4 |
由于用工成本上升较快,伴随的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调查显示,18.1%的企业选择了“用工短缺”,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被调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划招工30.53万人,实际招工26.21万人,用工缺口超过4.32万人,劳动力缺口14.2%,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0个百分点。全省只有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际招工超过计划招工人数(计划招工6432人,实际招工6683人,多招收251人),其他行业均存在用工缺口现象。用工缺口较大的行业主要有: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9个行业。
(五)企业融资难有所缓解,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一季度,除14.9%的规模工业企业无融资需求以外,有4.7%的企业认为融资容易,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高2.8个百分点;59.0%的企业融资一般,比上年同期低19.9个百分点;21.4%的企业融资困难,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与上季度比,13.0%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升”,64.9%的企业获得融资成本“持平”,7.2 %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下降”。其中,有17个行业融资成本“上升”或“持平”,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2个行业100%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升”或“持平”。
一季度,被调查企业资金紧缺指数为54.7%(越接近100%资金越紧张),与上年同期调查结果持平。其中,流动资金紧缺指数为61.4%(越接近100%流动资金越紧张),比上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被调查企业中,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占25.8%,比上年同期高3.7个百分点;流动资金“正常”的企业占71.3%,比上年同期低4.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充裕”的企业占2.9%,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17个行业流动资金紧张企业占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3个行业流动资金紧张企业占比最高,均达到50%。
表4 一季度流动资金紧张企业比重最高的十个行业 |
|||
行业名称 |
资金紧张(%) |
基本正常(%) |
资金充裕(%)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50.0 |
50.0 |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50.0 |
50.0 |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50.0 |
50.0 |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0.3 |
56.9 |
2.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0.2 |
58.0 |
1.8 |
纺织业 |
36.9 |
62.2 |
0.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5.4 |
64.6 |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34.5 |
63.1 |
2.4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34.2 |
60.5 |
5.3 |
家具制造业 |
31.8 |
68.2 |
|
(六)企业产品订货量下降,出口订货量减少。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获得的订单总量整体不足,抑制了企业扩大生产。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充分发挥”的原因,35.2%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比例居首位;对于“本季度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问题”,21.8%的企业选择了“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比例居第4位,同比高4.5个百分点。被调查企业订货指数为45.5%(越接近100%订货情况越好),同比降低12.3个百分点。接到的产品订货较之上季度“增长”的企业只有9.3%,比上年同期调查结果下降20.5个百分点;而认为产品订货量“下降”的企业占18.2%,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分规模看,在企业接到的产品订货量较上季度下降的企业中,以中型企业居多,占66.8%;其次是小型企业(22.6%),大型企业占10.6%。
被调查企业中,有1032家企业有产品出口,占46.2%。在产品出口订货量上,接到的产品出口订货量“增长”的企业仅占4.6%,比上年同期低7.1个百分点; “持平”的企业为33.1%,比上年同期高8.5个百分点; “下降”的企业为8.5%,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产品出口订货量下降尤为明显。
二、未来趋势判断:持续偏紧的可能性大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对2季度发展趋势总体持偏紧的态度。受生产预期偏紧的影响,计划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1季度减少的企业占23.6%,比上年同期高15.3个百分点;有72.8%的企业2季度投资计划与1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高6.7个百分点;而只有3.6%的企业计划2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1季度增加,比上年同期低22.0个百分点,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该项比重首次下降到个位数。
从企业对本行业2季度总体运行状况预期看:38.0%的被调查企业对2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是上年2季度以来占比最低点,分别比上年2季度、3季度和4季度低4.1个、1.5个和0.5个百分点;53.8%的企业预期一般,分别比上年2季度、3季度和4季度低3.6个、5.8个和3.6个百分点;8.2%的企业表示不乐观,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从企业对自身2季度生产经营状况预期看:有40.6%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季度生产经营状况良好,除因年底因素比上季度高0.5个百分点外,分别比上年1季度、2季度和3季度低2.7个、5.2个和2.7个百分点;预期持平的企业占51.4%,比上年1—4季度分别高1.2个、7.1个、7.1个和3.5个百分点;8.1%的企业预期生产经营状况不佳,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
从企业对自身2季度生产增速预期看:有32.2%的被调查企业预期2季度生产增速将比1季度加快,除因年底因素比上季度高8.9个百分点外,分别比上年1季度、2季度和3季度低5.7个、1.2个和1.0个百分点;预期持平的企业占58.8%,比上年1—4季度分别高3.6个、5.8个、7.0个和0.5个百分点;预期减缓的企业占9.0%,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在当前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欠景气的情况下,工业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并存。但还是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我省工业经济发展信心,下阶段,建议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生产预期,挖掘行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对未来行业发展持谨慎态度,稳定生产预期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加强产销对接,有效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二是扩大宣传具有本土优势和特色产品,可适当采取省内产品内销优惠政策,加大补贴力度;三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加强工业新产品研发,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二)加强扶持引导,努力提高企业产能利率。据国家统计局分析,只有产能利用率超过80%时,企业才能保持良好发展。湖南一季度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3.7%,远远低于80%,企业盈利存在较大压力。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鼓励企业提升产能利用率的相关政策,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引进培育优先产能,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发展之路,提高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减轻企业负担,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为解决当前全省工业企业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要提振企业家的发展信心,除了要出台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发展,还要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大减税力度,减轻工业企业的税费负担;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缓解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完善企业员工社会保障体系,以适当的方式减轻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劳动保险支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四)刺激订货需求,帮扶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继续强化企业服务年活动。在目前宏观环境偏紧的形势下,政府部门要坚持把服务企业作为一种责任,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是当前企业面临的突出的困难之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进一步推动和落实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产品。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罗 彬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