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工业增速有所回升 防止波动还需给力

——对1—4月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决策咨询18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5-1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由于受市场、政策等环境因素影响,湖南工业生产增速明显下滑,进一步延续了近两年来的持续回落走势。近两个月,虽然工业增速有回升势头,但近期回升幅度明显减弱,工业生产整体仍在较低位水平上运行。下阶段,工业运行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工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速持续回升的动力仍显不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工业生产的波动起伏还需进一步给力。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近两月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但总体仍处于较低区间。4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3月份和2月份分别高0.2个和5.5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但由于回升力度较弱,14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0.5%,增幅较一季度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5.4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去年前三个季度,除少数月份外,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增速总体呈持续回落走势,增速由2月份26%的水平回落至9月份12.0%的低位;四季度为一个短暂的回稳周期,月度增速均保持在14.0%以上的水平;今年前4个月,各月增速均显著低于上年水平,虽近期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明显减弱,3月份增速比2月份高5.3个百分点,而4月份比3月份仅高0.2个百分点。从累计走势看,规模工业累计增速运行趋势,整体上与月度增速走势相近,但运行区间和幅度相对平稳,增速由去年年初近18.0%的水平,回落至年底的14.6%,今年以来又进一步延续了这一回落走势,前4月各期累计增速在10.5%11.0%的区间波动。

  1.重工业累计增速反超轻工业14月,全省规模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增幅比轻工业快1.1个百分点,而一季度和12月分别为低0.1个和低1.3个百分点。从月度看,3月份和4月份,重工业分别增长11.511.0%,比轻工业分别快4.6个和2.4个百分点。虽然重工业增速连续两个月快于轻工业,但近期增幅有所回落,且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增速差距明显缩小。

  2.外资企业继续引领增长14月,规模工业各类型经济均保持增长。具体看,规模工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当月和累计分别增长17.4%20.4%,增幅均居各类型经济首位,延续了一季度的走势与格局。其他主要经济类型中,股份制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增长9.8%5.9%,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集体企业和其他内资经济类型企业分别增长11.1%13.0%

  3.九成以上大类行业实现增长14月,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增幅高于20%的行业6个,在15%20%之间的行业5个,在10%15%之间的行业10个,低于10%的行业15个;负增长行业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信息、汽车、医药、有色等行业增长较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增长59.2%,汽车制造业增长23.5%,医药制造业增长21.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下降了1.1%7.1%

  4.高技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14月,全省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8%,成为了全省工业保持增长的重要动力,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5.3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信息化学品等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另外,规模工业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略高0.6个百分点。

  5.园区工业增速低于平均水平14月,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工业集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当月和累计分别增长9.7%9.5%,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增速低主要是受专用设备制造业(重点是部分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如三一、中联)下滑影响,剔除该行业后,14月园区规模工业生产增长14.5%,增幅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

  6.工业用电量增幅有回升4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当月增长9.9%,为去年12月份以来的首次正增长;14月,工业用电量累计增长0.4%,虽然扭转了去年8月份以来持续负增长走势,但增幅仍处在低位水平。

1 20132—4月全省工业用电量情况

月度

当月用电量

(亿千瓦时)

累计用电量

(亿千瓦时)

当月增长

%

累计增长

%

2

48.00

119.37

-18.3

-1.9

3

62.51

182.10

-4.1

-2.6

4

63.84

245.94

9.9

0.4

注:数据来源于省电力公司。

  (二)企业利润保持增长,但增幅呈回落走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8 %,增幅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分别低11.6个和4.3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82.99亿元,增长6.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4.7个百分点。从去年以来的走势看,2012年全省规模工业利润增速呈明显的宽“U”型走势,在年初实现17.1%的增幅水平后,便开始持续下滑,至8月份回落到1.4%的低位;之后开始回升,到年底又逐步回升至10.5%,但增幅仍显著低于年初水平。今年以来,利润增幅继续呈回落走势,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利润增幅比12月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低4.3个百分点。

  从主要经济类型看,除股份制企业外,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利润保持增长。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47.62亿元,同比增40.5%;集体企业增长25.1%;股份合作制增长16.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5.68亿元,增长27.9%;其他内资企业增长21.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55.67亿元,同比下降7.4%

  从大类行业看,在全省规模工业39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整体盈利,28个行业利润保持增长,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扭亏为盈。利润总额居前五位的是烟草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共实现利润132.41亿元,同比下降11.1%,这主要是由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下滑(同比下降47.6%)所造成的,而其他四个行业利润同比仍实现增长。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大型企业利润下滑,中、小、微型企业利润增长。规模工业中,大型企业实现利润88.74亿元,同比下降21.4%,利润的大幅下滑,也主要是受专用设备制造业(重点是部分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如三一、中联)的影响,剔除该行业后,其他大型企业利润则同比增长17.5%;中型企业实现利润45.33亿元,增长21.6%;小微型企业实现利润148.92亿元,增长28.2%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增长缺乏有力的支撑点前几年,湖南工业总体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的态势,其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于工程机械行业,但是去年以来在该行业出现下滑后,在缺乏其它有效且有力的支撑点后,全省工业增速便开始持续回落,工业增长“一枝独秀”的局面亟待转变。从14月的情况看,增加值总量居前5位的大类行业中,有1个行业负增长,1个行业增幅低于5%2个行业低于15%。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了7.1%,农副食品加工业仅增长3.7%,烟草制品业增长11.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6%,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保持近19%的较快增长。另外,规模较大的钢铁冶炼和电力生产行业,增速也均在3%以下。与此同时,增长最快的前5个大类行业,由于其增加值总量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较低,对拉动整个工业增长的能力也十分有限。14月,增幅最快的前5大行业合计增加值仅占全部规模工业的8.6%,而总量居前5位的行业占比高达40.6%。虽然增幅居前5位的大类行业14月增速均在20%以上,但由于行业规模偏小,仍只拉动全部规模工业增长2.8个百分点。

  (二)工业品市场需求仍显低迷。从全球经济运行的大环境看,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期,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4月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6.9,仍显著低于50的荣枯线,而近期美国经济的表现也要低于预期。从国内看,支撑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动力仍不足。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8个百分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虽然近期有所回升,但出口增幅回落势头明显,14月,全国出口总值增长17.4%,而1月、12月和13月出口分别增长了25.0%23.6%18.4%。从市场预期看,4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50.6%,比3月份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且新订单、库存等多项指数下降,新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下方,制造业需求仍面临较大压力。

  从价格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增幅总体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落走势。14月,湖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8.59%,价格同比进一步下滑,其指数比去年元月份低了3.57个百分点,持续回落态势明显;而月度价格指数在经历去年四季度的短暂回升后,今年各月又开始持续下滑,4月份当月指数为97.99%,比3月份和2月份分别回落了0.56个和0.91个百分点。

  (三)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后续增长动力受制。企业只有在保持稳定或不断增长的盈利水平下,才有扩大产能和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一季度,全省规模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79.2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7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5.3%,而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8.7%8.1%,且低于近57.5%的平均水平。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对后期工业增长动力将形成一定制约。

  三、后期展望及建议

  首先,从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市场需求、盈利能力及生产预期等方面看,当前工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虽然工业生产中出现了一些积极因素,但是不确定性因素也仍然较多,工业增速还存在调头下行的可能。其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当前发展的主基调,国家对经济增长放缓的容忍度明显提高,近期出台大规模刺激性政策的可能性不大。第三,从主要工业行业的运行表现看,部分行业4月份虽比3月份有好转,但仍表现疲软。如专用设备制造业4月份生产减幅较3月份收窄,但增加值仍同比下降5.9%;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生产由3月份同比下降转为同比增长,但4月份增加值均仅同比增长2.1%。展望后期,预期下阶段全省工业增速整体仍将在低位区间运行,生产强劲回升的基础仍然十分脆弱,生产增速在走势上将可能出现波动反复。针对当前工业经济形势,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新品研发和产业扶持,积极培育新兴增长点缺少有力的支撑点是全省工业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下阶段,要确保湖南工业实现较快增长,应从新产品开发和优势产业培育等方面着力,努力打造新兴增长点,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在新产品研发上,应紧贴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新品研发步伐。在优势产业培育上,要依托省情,注重实际,以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汽车、医药等具备一定优势与基础的产业为重点对象,加强行业扶持,优化企业服务,做大做强产业。

  (二)抓好工业投资及项目跟进,增强工业增长后劲投资是先行指标,是工业增长后劲的重要基础。当前,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湖南工业投资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做大工业投资规模上,要在项目来源、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紧跟政策动向,引进大项目、优势项目。在优化投资结构上,积极引导投资向工业领域倾斜,提高工业投资强度。在项目跟进上,应积极主动而为之,在项目达成协议后,相关部门及时做好服务,合力确保项目尽早落地达产。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行政体制改革和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目前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发展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更应该通过转变工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下阶段,应重点在政企分开、宏观调控、厘清权责、依法行政等方面,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按市场运行规律要求,打造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具体到工业领域,应以优化企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帮扶中小企业为重点,优化审批流程,协调解决企业困难,积极搭建融资、人力资源及产学研等合作平台,以优质服务树形象、促发展。

  (四)努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在没有重大技术革命或产业革命背景下,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中速增长乃至低速增长,是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增速的适度放缓是必然趋势。这既是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一过程中,湖南要善于危中见机,把握机遇,提升工业质量,抢占发展先机。在工业结构优化上,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加大工业技改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继续以新型工业化战略为引领,在研发投入、园区集聚、节能环保、人力资源等方面狠下功夫,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营能力,增强整个工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

承办:工业处
执笔:谭兵农张吉世蔡红星邹  阳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