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运行总体平稳 回升面临挑战

——当前湖南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决策咨询29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3-06-27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湖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抓好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下阶段,全省经济企稳回升还面临诸多挑战,切实推进“五个发展”,努力实现“三量齐升”,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平稳发展的特点

  (一)工业生产缓中趋稳。15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连续4个月稳定在10%以上,累计增速回落幅度逐月缩小。新支撑点趋强。去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菲亚特、吉利等汽车企业新增产能逐步释放。15月,全省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3%,同比加快17.3个百分点。汽车产量18.24万辆,增长97.2%。电子信息企业胜添科技公司逐步达产,蓝思科技公司不断扩大生产线,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15月,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8%,同比加快16.9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4.5%,同比提高9.7个百分点。电子元件产量增长32.9%,光电子器件增长37.2%,印制电路板增长77.9%消费工业趋旺。15月,全省消费性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比生产性工业快2.6个百分点。13个消费性工业大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增速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占69.2%。医药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过20%,分别达到20.9%20.5%高技术行业趋快。15月,全省规模工业中的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增长29.7%,同比加快11个百分点,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19.3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9%,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经营效益趋稳。14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利润386.53亿元,增长6.9%,分别比12月、1季度增幅高0.1个和0.7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稳定在6%以上。

  (二)投资建设稳中趋优。15月,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1.3亿元,增长26.3%,同比加快2.3个百分点,增速连续4个月维持在26%以上。民间投资活力提高。15月,全省民间投资3346.06亿元,增长30%连续4个月保持30%左右的速度;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63.8%,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0.7%,比14月提高0.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提升。15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9.83亿元,增长28.1%,同比加快24.1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53.3%,同比加快42.9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增长21.2%,同比加快47.7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项目提速。15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251.39亿元,增长40.7%,同比加快18.8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达23.9%,比14月提高0.9个百分点。

  (三)消费需求稳中有旺。15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3.5亿元,连续4个月保持13%的增长。耐用消费品销售较多。15月,全省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中,耐用品零售额增长22.7%,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比非耐用品快11.1个百分点。其中,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57%,同比加快34.1个百分点;汽车类增长21.7%,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与商品房相关的商品销售较旺。15月,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5.7%、销售额增长53.6%,同比分别加快55.8个和72.4个百分点。在商品房销售带动下,相关商品销售较旺。限额以上法人批发和零售业中,家用电器类零售额增长24.3%,同比加快10.1个百分点;家具类增长33.7%,同比加快4.8个百分点。

  (四)财政金融稳健运行。财政收支稳定增多。15月,全省财政总收入1382.9亿元,增长14.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8.43亿元,增长18.9%。全省财政支出1626.9亿元,增长15.1%。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15.3%18.6%19.7%23.3%信贷投放持续增多。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16962.3亿元,增长16.7%;比年初新增1269.8亿元,同比多增231.67亿元。其中,经营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231.54亿元,同比多增206.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943.32亿元,同比多增283.36亿元。

  (五)社会民生稳步改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15月,全省新增城镇就业39.8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1-5月,全省建设农村公路2091公里,改造759个行政村配电网,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7.9%38%106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完工,完成投资26.13亿元;97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主体工程完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4.3%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加速。1-5月,全省新增沼气池用户3.31万户,新增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用户3.7万户,新增高效生物质炉灶用户3.57万户,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41.4%37%35.7%

  二、企稳回升的挑战

  当前,湖南经济稳中求进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受国内外环境及湖南结构性矛盾影响,全省经济运行仍面临下行风险在没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的情况下,目前的运行态势可能还将延续一段时间。

  (一)宏观环境暂无明显改善。今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全球需求疲软,国际市场能源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主要经济体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制造业和服务业景气指数回落,世界经济复苏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增速也继续回落,虽然目前运行总体平稳,但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和风险。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来看,5个月,全国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在9%10%之间波动,15月增速比12月下降0.5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尚未完全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虽保持在20%以上,但也呈逐月走低趋势,由12月的21.2%下滑到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2.1%12.6%之间运行,回升幅度较小。从全国经济先行及同步指标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连续8个月在50%的荣枯线之上(5月份为50.8%),且5月份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但回升的幅度仍不足以支撑明显好转;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也没有表现出稳定增长态势,前5个月在4.3%5.5%之间波动;14月,反映大宗商品物流情况的铁路货运量下降2.2%,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从国家宏观调控导向来看,目前“靠政策刺激空间不大”,中央对经济适度减速的容忍度提高,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没有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短期内出台重大政策刺激需求的可能性小。因此,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增长势头仍然较弱的条件下,湖南经济发展实现大幅回升存在较大难度。

  (二)工业经济回暖仍然乏力。今年以来,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逐月下降,15月增速比12月回落4.1个百分点下阶段不排除继续下滑的可能。部分支柱行业还未止跌。15月,全省规模工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3%,同比回落23.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2%,同比回落27.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大米减产2.4%,钢材减产3.8%,混凝土机械减产10.7%,起重机减产14.3%成本价格双重压力不减。流通费用、劳动力成本等增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14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的成本为79.8元,同比增加0.3元。同时,市场需求不足、销售困难导致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15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跌1.6%,连续4个月下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品价格下跌1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跌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跌6.0%。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连续下降显示湖南工业经济疲弱态势还在延续。部分制造业投资增长放缓。15月,占比较大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2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仅增长3.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9%,同比分别回落38.8个、34.5个和85.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不足一方面说明工业发展仍不景气,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工业增长后劲减弱,实体经济好转基础不牢。

  (三)增长动力尚未显著提升。目前,湖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自年初下滑以来,回升势头较弱,经济增长的动能还不充足。投资方面,主要是项目资金趋紧。15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9.1%,低于投资增速7.2个百分点,比14月扩大4.5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内到位资金下降12%,同比回落84.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下降1.3%,同比回落14.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36.7%,仅为上年同期的63.3%;自筹资金增速同比也回落了15.8个百分点。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速的下降,将影响后期项目进度和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消费方面,主要是传统消费降温。15月,全省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批发零售业中,占比较高的传统消费品中日用品类、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同比分别回落2.9个、5.6个、7.9个和13.6个百分点。餐饮消费持续下滑,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单位餐费收入仅增长1.2%,同比回落12.3个百分点。外需方面,主要是出口增长欠稳。12月、13月、14月、15月,全省出口额分别累计增长19.7%10.6%21.2%17.3%,呈现明显的波动。15月,出口的重点产品中,钢材下降25.8%,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仅增长4.7%,同比回落48.9个百分点。

  三、稳中求进的建议

  下阶段,要切实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力促工业平稳回升。一是打造增长新动力。湖南工业以原材料和投资型工业为主,2009年以来,在全国投资增长强劲拉动下,全省工业发展较快;但从去年开始,随着全国投资增速放缓,原材料、工程机械等产品需求减少,相关行业产能过剩,全省工业应声下滑。因此,保持全省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打造新的增长动力是关键。要抓紧培育、壮大今年来发展较快、来势较好的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同时充分依托湖南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逐步形成有色、化工、食品等支柱产业,形成多点支撑、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工业体系。二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目前,湖南工业企业生产的多为组装型产品或引进技术型产品,自主研发的新产品较少。2012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0.7个百分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比仍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新产品开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5月,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增速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回落得更快。要不断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培育一批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三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抓好重点企业的调度和分类指导,落实政府采购、重大招标、重大工程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产品的政策;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扩大民间投资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政策范围,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力促内需拉动提升。一是继续扩大投资规模。要突出重点,抓好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项目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同时,与中央投资方向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抓好与城镇化、区域发展等相关的利长远、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另外,要千方百计融资找钱,积极引导民间投资,确保已开工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二是继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在当前国外需求减弱,扩大出口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随着湖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加,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1456.17亿元,同比多增229.23亿元,表明当前城乡居民潜在的购买能力提高较快。下阶段,要不断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不仅扩大以满足广大居民日常基本生活的大众消费,而且要根据不同收入阶层需求,多层次培育医疗、养老、文化、汽车等新的消费热点,增强消费的拉动作用。

  (三)力促对外开放搞活。一是努力拓展外需市场。1-5月,全省出口增速虽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但总体规模依然很小,仅占全国的0.6%。要积极开拓外需市场,在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展东盟、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建立国外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外贸出口,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二是着力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15月,全省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1个和19.4个百分点,出口仍然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质量档次不高,附加值普遍较低。要鼓励出口企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设计水平,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率和附加值;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推动扩大进口促转型。把促进进口与稳定出口结合起来,着力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扩大先进技术和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性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充分发挥进口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为深入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创造良好条件。

  (四)力促农业稳定发展。是夯实粮食增产基础。针对今年部分地区自然灾害较多、水稻病虫害加重等不利情况,加强早稻生产管理,做好病虫害和自然灾害防控工作,为早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应对广东市场曝光的湖南大米镉超标事件,减轻对全省粮食生产和销售的负面影响。二是促进畜牧业平稳发展。受猪粮比跌破盈亏点和禽流感影响,目前生猪和家禽养殖意愿下降。要通过增加国家和商业储备等方式,加大猪肉收储力度,继续稳定生猪价格;落实省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减轻禽流感疫情对市场冲击,防止下半年价格过度反弹,化解对低收入居民生活形成的新压力。三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从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张昭红  李跃辉 周  凌  邓海龙  伍晨曦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