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发展基础 推进错位发展
——对湖南区域工业发展路径的思考
决策咨询56期
一、十一五以来市州工业整体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各市州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两大重要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各市州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增长速度普遍较快,总量规模明显壮大。从2006年至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普遍实现较快增长。14个市州中,7个市州的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5个市州的年均增长速度介于19%~20%之间。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比2006年增长1.2~4.8倍,全省平均增长3.3倍。2006年增加值总量最大的市州尚不足500亿元,到2012年超过500亿元的市州有7个,其中2个市州过千亿。
2、发展效益普遍较好,社会经济贡献突出。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长1.5~5.1倍,全省平均增长3.6倍。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市州有10个,比2006年增加9个。利润总额全省平均比2006年增长3.8倍。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市州有5个,而2006年利润总额最大的市州尚不足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增长贡献突出。市州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6年不同程度提升,其中5个市州比2006年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提升5.7个百分点。5个市州的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占据绝对优势。
3、投入力度普遍较大,增长潜力积累较足。资本投入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2012年,全省规模工业人均资产54.50万元,比2006年增加23.17万元,增长73.9%。2个市州的人均资产比2006年翻番,其他市州的人均资产比2006年增长29%~88%不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工业发展的先行指标。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比重为42.4%,比2006年提高6.8个百分点。7个市州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超过50%,占据绝对优势;7个市州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比2006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二、市州工业结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市州工业结构发展现状
工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即重工业规模超过轻工业。重工业确立主导地位以后,其内部结构由粗放式、低技术含量的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格局向集约化、高技术含量的高加工度工业为主的格局不断演进升级。我们根据工业化不同阶段轻、重工业结构及原材料工业与高加工度工业结构表现的不同特征,将全省14个市州划分为5个类型。
1、单一行业主导型:常德市
常德市是全省唯一的工业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市州,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在70%以上。2005年以来,常德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虽有提升,但始终低于30%。从重工业内部结构来看,高加工度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增加值仅占15%左右。2012年,常德市两个主导行业分别是烟草制品业(占52.9%)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占7.3%),结构较为单一。烟草制品业稳占半壁江山,也正是形成轻工业主导的原因;农副食品工业趋于扩张,增加值占比从2005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7.3%;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由2010年的5.3%降至2012年的4.6%,2012年退出主导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逐步萎缩,占比由2005年的6.4%下降到2012年的3.5%,2010年退出主导行业。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主要结构情况 |
||
|
|
单位:% |
指 标 |
常德市 |
|
主导行业个数(个) |
2 |
|
前三大主导行业 |
行业名称 |
烟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合计占比 |
60.2 |
|
重工业 |
27.7 |
|
#原材料工业(含采掘业) |
13.4 |
|
高加工度工业 |
14.3 |
|
注:除主导行业个数指标外,其他指标均为该项指标增加值占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主导行业按照2012年规模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占比超过5%的原则确定;数据采用各年份的快报数据,下同。 |
2、典型原材料工业型:湘西自治州
典型原材料工业阶段,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产业链低端的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占绝对优势,产业链中高端的高加工度工业发展水平极低。2012年,湘西自治州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79.6%,而比重逐期下降的高加工度工业占1.9%。6个主导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29.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15.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14.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9.1%)、酒及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8.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5.5%),前三大主导行业占59.2%,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从“十五”末期、“十一五”末期及2012年三个时期的行业结构变动情况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逐步扩张,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逐步收缩。
续表1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主要结构情况 |
||
|
|
单位:% |
指 标 |
湘西自治州 |
|
主导行业个数(个) |
6 |
|
前三大主导行业 |
行业名称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合计占比 |
59.2 |
|
重工业 |
81.5 |
|
#原材料工业(含采掘业) |
79.6 |
|
高加工度工业 |
1.9 |
3、原材料工业主导型:娄底、郴州、怀化、张家界、永州
原材料主导阶段,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占主导优势,高加工度工业有了一定发展,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比重趋于下降但仍明显高于高加工度工业。娄底、郴州、怀化、张家界、永州的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大都在50%以上,而高加工度工业占比一般在10%~20%之间。
娄底、郴州、怀化的前三大主导行业既有采矿业,也有原材料工业。 娄底市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2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21.6%)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8.8%),合计占56.0%,集中度很高但明显趋于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趋于下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趋于上升。郴州市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26.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12.0%)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10.2%),合计占48.4%,集中度很高且基本平稳。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趋于上升,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趋于下降。怀化市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1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9.0%)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占8.1%),合计占35.4%,集中度较高但明显趋于下降。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趋于下降,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趋于上升。
张家界和永州前三大主导行业中除了原材料工业有关行业,轻工业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张家界市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24.4%)、农副食品加工业(占10.2%)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8.8%),合计占43.5%,集中度很高但总体下降。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体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趋于下降。永州市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烟草制品业(占1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10.2%)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占9.3%),合计占31.4%,集中度较高但趋于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趋于下降,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体上升。
续表2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主要结构情况 |
||||||
|
|
|
|
|
|
单位:% |
指 标 |
娄底市 |
郴州市 |
怀化市 |
张家界市 |
永州市 |
|
主导行业个数(个) |
6 |
8 |
9 |
5 |
6 |
|
前三大主导行业 |
行业名称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
合计占比 |
56.0 |
48.4 |
35.4 |
43.5 |
31.4 |
|
重工业 |
91.4 |
81.2 |
73.7 |
66.1 |
55.8 |
|
#原材料工业(含采掘业) |
69.3 |
63.1 |
61.3 |
53.9 |
39.2 |
|
高加工度工业 |
22.1 |
18.1 |
12.3 |
12.2 |
16.5 |
4、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工业过渡型:衡阳、邵阳、岳阳、益阳
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工业过渡阶段,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发展放缓、比重下降;高加工度工业发展加快、比重上升,有超越原材料工业的趋势。衡阳、岳阳和邵阳高加工度工业占比逐步上升至20%~30%的水平,虽仍低于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比重,但二者差距缩至10个百分点以内。益阳市2010年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占比为30.7%,比高加工度工业仅高1.3个百分点,至2012年高加工度工业已经超越原材料工业。
衡阳市主导行业以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为主,装备制造业地位提升。2012年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10.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8.8%)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7.8%),合计占27.1%,集中度较低且总体下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重总体下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总体上升。
邵阳、岳阳、益阳共同特点是轻工业基础较好,主导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较高。2012年,邵阳市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占7.5%)、农副食品加工业(占7.0%)及造纸和纸制品业(占6.3%),合计占20.8%,行业集中度较低且趋于下降。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比重趋于上升,造纸和纸制品业比重趋于下降。岳阳市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占16.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4.9%)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9.2%),合计占40.7%,行业集中度很高但趋于下降。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重趋于上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趋于下降。益阳市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占11.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7.4%)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占7.3%),合计占26.0%,行业集中度较低且趋于下降。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专用设备制造业比重总体上升。
续表3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主要结构情况 |
|||||
|
|
|
|
|
单位:% |
指 标 |
衡阳市 |
邵阳市 |
岳阳市 |
益阳市 |
|
主导行业个数(个) |
7 |
8 |
5 |
9 |
|
前三大主导行业 |
行业名称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
合计占比 |
27.1 |
20.8 |
40.7 |
26.0 |
|
重工业 |
78.2 |
59.8 |
58.4 |
59.0 |
|
#原材料工业(含采掘业) |
43.7 |
33.9 |
32.6 |
24.6 |
|
高加工度工业 |
34.5 |
25.9 |
25.7 |
34.4 |
5、高加工工业主导型:长沙、株洲、湘潭
高加工工业主导阶段,高加工度工业占绝对或主导优势,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并占较大比重,高加工度工业比重明显高于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长沙、株洲、湘潭的高加工度工业占46%以上的主导或绝对优势,其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占比均低于27%。长沙、株洲、湘潭的装备工业基础较好,主导行业中装备制造有关行业占有较大的比重。2012年,长沙市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占32.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8.7%)和烟草制品业(占7.0%),合计占48.5%,集中度非常高且趋于上升。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比重趋于上升,烟草制品业比重趋于下降。株洲市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2%)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15.1%),合计占50.9%,集中度非常高且趋于上升。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比重趋于上升,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重趋于上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重总体上升。湘潭市前三大主导行业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1.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1.0%)和通用设备制造业(9.5%),合计占32.4%,行业集中度较高但趋于下降。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重趋于下降,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比重趋于上升。
续表4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主要结构情况 |
||||
|
|
|
|
单位:% |
指 标 |
长沙市 |
株洲市 |
湘潭市 |
|
主导行业个数(个) |
5 |
6 |
7 |
|
前三大主导行业 |
行业名称 |
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
合计占比 |
48.5 |
50.9 |
32.4 |
|
重工业 |
71.2 |
73.1 |
77.0 |
|
#原材料工业(含采掘业) |
13.1 |
26.7 |
26.7 |
|
高加工度工业 |
58.2 |
46.3 |
50.3 |
(二)市州工业结构主要特点
1、重工业比重北部低、南部高。市州的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总体上呈现北低南高的特点。东线地区来看,最北端的岳阳重工业比重为58.4%,往南依次为益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和郴州,衡阳的重工业占比为70%以上,最南端的郴州为81.2%。中线最北端的常德重工业占比为27.7%,南部的邵阳和永州比重在55%以上。西线最北端的张家界为66.1%,南部自治州和怀化的比重在73%以上。
2012年各市州规模工业轻重工业构成情况 |
||||||||
东线 |
轻重工业比重(%) |
中线 |
轻重工业比重(%) |
西线 |
轻重工业比重(%) |
|||
重工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轻工业 |
|||
岳阳 |
58.4 |
41.6 |
常德 |
27.7 |
72.3 |
张家界 |
66.1 |
33.9 |
长沙 |
71.2 |
28.8 |
益阳 |
59.0 |
41.0 |
自治州 |
81.5 |
18.5 |
湘潭 |
77.0 |
23.0 |
邵阳 |
59.8 |
40.2 |
怀 化 |
73.7 |
26.3 |
株洲 |
73.1 |
26.9 |
永州 |
55.8 |
44.2 |
|
|
|
衡阳 |
78.2 |
21.8 |
|
|
|
|
|
|
郴州 |
81.2 |
18.8 |
|
|
|
|
|
|
2、主导行业中高耗能行业覆盖广、比重大。2012年,14个市州的主导行业中,除长沙高耗能行业仅占一席,其他13个市州高耗能行业均占2个及以上的席位。其中,株洲、岳阳、张家界、郴州、永州、怀化、娄底、自治州8个市州的高耗能行业个数占主导行业数的一半及以上。7个市州的第一大主导行业为高耗能行业,衡阳和郴州的第一大主导行业均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湘潭、娄底和自治州的第一大主导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张家界和怀化的第一大主导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3、产业结构高度核心高、外围低。各市州工业结构发展水平和阶段呈现出中心高、外围低的扇形扩散形态。以长株潭三市为核心,通勤半径越远工业发展水平越低。从反映工业结构高度化的主要指标来看,长株潭三市的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在50%左右,1.5小时通勤半径的岳阳、益阳、娄底、邵阳、衡阳的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占比在30%左右,最外围的常德、张家界、自治州、怀化、永州和郴州的高加工度工业占比均不足2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导行业同质化明显,缺乏产业协作力。从2012年各市州的主导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市州间产业布局重复和同质化特征明显。市州主导行业所涵盖的23个大类行业中,有14个大类行业存在于多个市州的产业布局中。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个市州)、农副食品加工业(9个市州)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9个市州)是市州主导行业重复布局最多的几个行业。行业的重复布局是行业无序发展的表现,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不能形成产业间协同效应,不利于发挥规模生产的优势。
2、主导行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2012年,从行业市场占有率、行业专门化指数和行业资源效率三个维度对各市州主导行业综合评价得出的行业竞争力来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较少。市州各主导行业中在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行业竞争力指数大于1)的行业个数一般不足2个,其中,张家界、永州、怀化不具有在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湖南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著名商标、名牌产品较少,缺乏全国影响力。
3、主导行业的总量不大,缺乏行业凝聚力。2012年,全省39个大类行业中,只有6个大类行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七个主导行业中仅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2个行业在全国同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超过9%),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占全国的4.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全国的3.4%。从各市州主导行业来看,邵阳、张家界、永州、怀化、自治州等市州的主导行业总量偏小,在全省同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较低。主导行业总量不大缺乏集聚效应,主导行业只有上规模才能形成行业凝聚力,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全行业发展。
2012年部分市州优势主导行业市场占有率情况 |
||
市州 |
主导行业名称 |
全省同行业市场占有率(%) |
长沙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5.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4.5 |
|
烟草制品业 |
22.2 |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9.8 |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8.6 |
|
株洲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82.4 |
湘潭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4.0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6.8 |
|
岳阳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0.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0.1 |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85.9 |
|
常德 |
烟草制品业 |
65.8 |
郴州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0.3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5.9 |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48.6 |
|
娄底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31.9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5.3 |
三、市州实施错位发展的模式及途径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长期形成的低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消耗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依靠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内需拉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下,市州实施错位发展要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取长补短,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捷径。
(一)长株潭地区:引领式发展模式—当好湖南工业发展的火车头,抓好 “两型社会”机遇集聚快速发展。长株潭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和结构优势明显,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规模优势突出。长株潭地区是全省发展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工业化的核心区域,是全省工业发展的领头羊。要充分抓好“两型社会”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钢铁与有色精深加工、轨道交通、食品制造与加工等一批特大产业集群,形成一大批全国领先、世界知名的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重点支持发展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南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长株潭周边地区:补充式发展模式—围绕长株潭,实施工业对接配套、产业协作互补的错位发展。长株潭周边地区的岳阳、常德、益阳和娄底,产业各有优势和特色,工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是全省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是统筹长株潭地区和湘南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岳阳、益阳、常德和娄底地区要巩固发展能源、化工、农副食品、烟草、造纸等产业在全省的优势地位,改造提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形成与长株潭密切的协作关系,积极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大力发展与长株潭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的配套产业,把环长株潭城市群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支持发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益阳科力远电池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
(三)湘南地区:借力式发展模式—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施做强优势产业的纵深式发展。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地区资源丰富,毗邻珠三角,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要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湘南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水平,做强出口加工区,促进加工贸易向高端环节集约发展。立足丰富的资源,提高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的加工程度,向精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重点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建设以水电、火电为主的能源基地,发展以钢铁深加工为主体的冶金工业。重点支持发展衡阳胜添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华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江华坤昊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四)大湘西地区:绿色发展模式—立足和保护本地生态环境资源,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和特色产业。大湘西地区的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和邵阳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较低端,同时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突出。应大力保护本地生态环境资源,提高环保标准,严格限制“两高”产业准入。积极发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与当地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特色轻工业,如特色农林产品加工、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制造等,打造具有地区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品牌。培育壮大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着力打造湘西地区特色农产品、林产品和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支持发展湖南骏泰浆纸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企业。
四、湖南错位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布局谋求统筹发展。市州间产业重复布局和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应着力做好产业布局顶层设计,全省通盘考虑、科学规划和合理引导。不同地区的产业布局要有选择、有重点、有先后,避免大而全和一拥而上。支持和鼓励发展符合科学布局的产业,逐步淘汰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二)加强区域协作,互动对接谋求协调发展。市州应跳出本地求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发展的大框架,按照区域错位发展的不同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既要加强区域内部市州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也要注重区域间的互动与对接。做大做强长株潭地区,巩固发展环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湘南地区,实现长株潭地区、环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等几个区域的无缝对接。
(三)加快转型升级,深耕细作谋求持续发展。市州是实现产业科学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主动顺应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变革,做大做强符合区域产业布局方向的主导产业,逐步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产业。深耕细作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崇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壮大园区谋求集约发展。湖南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一个短板。应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交通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建设联通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市州的快捷公路网,无缝对接周边省市高速公路。加快发展壮大各级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搭建统一、高效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张吉世 邹 阳
核稿:李跃辉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