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继续回落 近期回升难度较大
——8月份湖南省工业经济形势简析
决策咨询51期
今年以来,在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和工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约束下,湖南工业生产运行持续低迷。进入8月份后,全省工业生产进一步深度调整,产业分化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虽然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医药制造等新兴优势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但电力、煤炭、化工、采掘、有色、钢铁等传统行业生产收缩,全省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比较艰难。展望下阶段,工业生产面临的大环境在短期内将难以明显改善,加上湖南工业在结构、创新、发展方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预期年内工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生产实现明显企稳回升的难度较大。
一、8月份增速创年内新低
8月份,湖南规模工业生产增速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持续下滑走势,当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增幅比7月份和6月份分别回落3.4个和3.8个百分点,比年初2月份回落10.3个百分点,为前8个月新低,也是2008年冰灾以来的最低增幅。1—8月,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8%,增幅回落至两位数以内水平,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回落了1.2个和2.0个百分点。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规模工业增速走势图看,今年3月份是一个明显的拐点,在此之前各月的当月增速均在累计增速上方运行,而3月份之后则一直在累计增速下方运行,表明3月份之前规模工业生产增速总体处于回升区间,而此后便进入了持续下行通道,尤其进入三季度后,回落的幅度加大。
近期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经济在经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到现阶段已逐步步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期,市场需求、发展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速下滑在所难免。二是在新常态下,湖南资源型工业、投资驱动型工业比重较高,消费型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驱动能力不够,综合竞争力不强,是湖南工业增速不同于全国缓中趋稳走势,而出现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三是去年同期较高的基数也是导致近期工业增速加速下滑不可忽视的因素。去年各季度规模工业生产增速依次为10.6%、10.1%、13.1%和12.3%,其中三季度增速为各季最高,这对今年8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回落影响明显。
二、调结构、转方式深入推进,分化发展特征更趋明显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换挡、约束增强的背景下,湖南着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工业调结构、转方式,一方面有主动为之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形势发展变化的倒逼。今年,湖南工业调结构、转方式在主动和被动两方面的需求都非常强烈,其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在行业间、产业间、企业间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发展态势。
(一)从行业角度看:部分新兴优势行业增长较快,其他大部分行业运行低迷。一是医药、电子、轨道交通装备、汽车等行业成为全省工业亮点。1—8月,在消费和投资拉动下,全省规模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1.0%,医药制造业增长19.8%,汽车制造业增长15.2%,这四大行业不但前8月累计增幅领先于各主导行业,而且6—8月各月增速均显著高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二是投资类、资源类工业继续低速运行。受制于投资放缓、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产能过剩,近两年投资型、资源型工业持续低迷,成为工业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骨干型行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虽然近期增速有所回升,但1—8月增加值同比仍下降2.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累计增长4.1%,且近3个月持续走弱。资源型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虽然累计增长11.7%,但近几个月加速下滑,8月份仅增长3.9%,为年内最低增速;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增长9.2%,而8月份生产下降了8.0%,成为对8月份全省规模工业增速加速下滑影响最大的行业;随着大企业检修逐步完成,近期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生产有所回升,但前8月累计仍下降了0.6%。三是烟草、食品等消费型行业总体平稳,但8月份增速回落明显。1—8月,烟草制品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和9.5%,但8月份增幅分别为-2.5%和2.8%,对全省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比7月份分别下降了35.3个和0.2个百分点。四是能源类工业增长持续回落。受工业整体生产下滑,尤其是钢铁、有色、化工等部分高耗能行业近期生产增幅持续回落影响,能源类工业生产回落明显。1—8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累计分别下降了0.5%和1.5%,其中8月份分别下降了11.5%和14.6%。
前8月全省规模工业部分主导行业增加值增速(%) | |||||
分类 | 行 业 | 1-8月 | 其中 | ||
8月 | 7月 | 6月 | |||
— | 全省合计 | 9.8 | 4.4 | 7.8 | 8.2 |
新兴优势行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30.5 | 38.9 | 22.8 | 17.6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1 | 44 | 21.3 | 27.3 | |
医药制造业 | 19.8 | 27 | 15.7 | 31.5 | |
汽车制造业 | 15.2 | 11.5 | 12.6 | 27.3 | |
投资型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1 | -1.5 | 0.5 | -2.9 |
资源型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2 | 6 | 0.8 | -7.9 |
行业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1.7 | 3.9 | 5.9 | 6 |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2 | -8 | 6.2 | 14.4 |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5.8 | 1.6 | -1.6 | -4.2 |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0.6 | 10.6 | 8.3 | 24.9 |
消费型 | 烟草制品业 | 12.8 | -2.5 | 53 | -6 |
行业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9.5 | 2.8 | 5.2 | 6.2 |
能源型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0.5 | -11.5 | 4.4 | 2.2 |
行业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5 | -14.6 | -16.4 | 6 |
(二)从产业角度看:高技术产业高速增长,高加工度工业增长平稳,高耗能行业增幅放缓,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运行疲软。1—8月,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加值累计增长27.6%,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高18.8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增长33.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等行业生产增幅均在30%以上。高加工度工业生产累计增长12.1%,其中8月份增长14.2%,增幅比7月份高4.8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累计增长7.4%,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8月份增幅为-1.9%,比7月份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8月份的增幅均在5%以下或负增长。原材料工业增加值累计仅增长4.7%,其中8月份增幅为-1.7%,比7月份下滑1.8个百分点;而采掘业增加值增幅则由上月累计的0.3%,下降为本月累计的-1.1%,其中8月份增幅为-11.1%,比上月下滑11.4个百分点。
(三)从产业组织、注册类型等分类看:骨干企业生产运行低迷,小型企业增长回落;外商投资企业增长领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幅偏低;园区工业和非公有制工业增长比较平稳。1—8月,全省规模工业大中型企业生产持续低迷,其增加值累计增长7.7%,增幅比规模工业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增长6.0%,比7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近几月,小微型企业生产则呈现出加速下滑的态势,虽然其增加值累计增长11.5%,但8月份仅增长2.8%,比7月份和6月份分别回落了5.2个和1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生产加速下滑,表明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不断累积,增长压力逐步由骨干企业、主机企业向小型企业、配套企业扩散,形势不容乐观。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6.9%,增幅居各登记注册类型企业首位,虽然8月份增幅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16.6%的较快水平。国有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7%,增幅低于规模工业平均水平,其中8月份增幅为-2.5%,比上月下滑33.8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仅增长2.6%,其中8月份增幅为-2.6%。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5%,其中8月份增长12.9%,增幅比7月份提升4.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4%,其中8月份增长7.4%,增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三、外部需求深化调整,市场环境持续偏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增长的外部动力——需求看,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13.2%;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9%。虽然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回落态势明显;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但居民消费和消费率提升基础仍然不牢。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另外,世界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进入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陷入艰难曲折的复苏进程,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低迷。按人民币计价,1—8月我国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0.6%,其中出口增长2.1%,进口下降1.1%,各项增速均较上年同期回落6个百分点以上,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大幅削弱,同时进口下降也反映出我国内需不足的现状。在外部需求深化调整的背景下,工业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市场环境持续偏紧,企业运行面临巨大压力。
(一)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是市场供求状况的风向标。今年以来,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当月及累计同比指数一直在100%以下运行,月度环比指数除5月、7月两个月份(100.1%)略高于100%外,其他月份也均在100%以下。其中,生产资料类工业品价格指数走势与全部工业品一致,但指数更低,价格下跌幅度更大。比如,1—8月,钢压延加工产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指数为92.5%,其中8月份为92.1%;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产品出厂价格累计指数为91.7%,其中8月份为92.2%;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产品出厂价格累计指数为92.3%,其中8月份为94%。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跌,表明市场总体需求疲弱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而生产资料类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幅度更大,这表明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型工业行业、投资驱动型工业行业的市场需求低迷,所处的市场环境更加严峻。
(二)产品订单储备不足的企业占比扩大。据全省二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判断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19.3%的企业反映接到的产品订货量低于正常水平,比一季度调查结果高1.5个百分点,而反映高于正常水平的企业占5.4%,比一季度调查结果低0.4个百分点。有37.8%的企业进一步反映,影响企业产能发挥的因素是“产品需求减少,订单不足”,选择该项因素的企业占比最高,而且较一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
(三)市场预期上升后回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后出现回调,表明我国制造业虽然总体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对后期增长的预期更趋谨慎。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位于临界点以上,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明显回落,分别为49.9%和49.1%,降至临界点以下,重回收缩区间。这同样也体现在湖南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格局的变化上,8月份我省中型和小微型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大型企业生产增长相对较稳。从分类指数看,新订单指数为52.5%,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在手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订单总体不足的状况有所扩大。
(四)货运等相关市场景气指标有收缩。1—8月,全省货运量同比增长8.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货运量与经济活动密切关联,货运量增幅近期虽然有所走稳,但同比仍大幅回落,这也间接地反映了经济增长整体处于下滑通道。同时,从货运汽车销售情况看,其反映的市场景气度也明显下降。具体看,在汽车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市场背景下,8月份商用车销售量同比减少16.4%,1—8月累计减少5%;其中,货车销售量8月份减少21.1%,1—8月累计减少6.8%。
四、工业稳增长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增速换档、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湖南也不例外。在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定向调控的“新常态”取代全面宽松的“旧常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资源节约绿色环保为主要特征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同时,在新常态初期阶段,市场环境和格局显著变化,湖南工业结构调整优化,要跟上市场结构转换步伐还需要一个过程。今年后四个月工业经济在8月份低速增长的基础上,如要实现大幅反转并加快增长,还面临突出的市场压力,尤其是9月份的基数较高,加快增长的压力更加明显。面对新常态,需要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方法,妥善处理好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保持好定力,实现工业经济增长和质量效益的双提升。
(一)加强服务,提高水平,帮助企业渡难关。面对湖南工业经济持续回落的局面,保持稳定增长是当前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对此,要以进一步提高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为抓手,继续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贴心服务企业,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普遍性问题和重点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是抓优化环境和减负。深入开展生产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整治工作,使企业更好地专注发展,使惠企政策更大地发挥作用。二是切实优化金融环境,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继续争取国家在湘江流域治理中对湖南重点工业项目搬迁改造的政策、资金、产业支持,以及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四是抓产品销售对接服务。创新产品销售对接活动,努力帮助企业拓展产品销路,开拓新市场。
(二)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提升民生工程、高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强度。在当前的宏观环境条件下,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扩大消费是基础,适度、合理增加投资仍是关键,对此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常态下,着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农业水利、乡村公路、基础保障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着力引导新材料、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狠抓政府投资的力度和进度,切实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拉动投资高效、合理增长。同时,通过建设、健全民生工程保障体系,在促进当期投资的同时,提升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率,从而拉动内需更快地增长。
(三)支持和引导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水平。当前,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不断增强,加大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将成为促进增长的关键。目前,湖南工业的总体科技水平还不高,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创新发展十分迫切。支持和引导创新发展,一方面,在政策上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创新氛围,让创新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支持,让更多的企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支持和引导创新发展,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发力,扩大扶持政策和资金的效果,切实增强全省工业发展后劲。
(四)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储备增长动力。资金实力不强,大项目储备不足仍然是湖南工业经济发展的短腿。对此,全省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储备增长动力。通过建设和投产一批大项目和示范性项目,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打造生力军,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拉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
承办:工业处
执笔:张吉世 谭兵农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