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决策咨询61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4-11-06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的增长动力和潜力凸显,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当前全省经济步入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从发展的形势和内在要求看,力求实现制度创新突破,从而加速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引领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一、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利税同比略有下降。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54.34亿元,同比增长17.7%。从总量情况看,前三季度与上半年相比,增速出现小幅下降,但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521.19亿元,增长15.2%;实现利税701.64亿元,同比下降1.7%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和有力推手,其自身的结构调整效果也十分显著。今年以来,湖南先后组织申报了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新型平板显示和宽带网络设备、云计算等信息产业专项和智能制造、生物基材料、蛋白药和疫苗、医学诊疗设备、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已获国家高技术项目补助资金9300万元,预计全年可以获得国家补助资金3亿元以上。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八大领域中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增加值326.88亿元,同比增长37.5%,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技术和高技术服务业三大新兴领域共实现增加值1397.77亿元,增长25.7%,快于高新技术产业增速8.1个百分点,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占高新技术产业三成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936.28亿元,增长7.2%,增速比上半年快2.6个百分点。受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及汽车消费市场的稳步扩大等利好因素影响,汽车制造业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效益明显上升。其中比亚迪汽车、博世汽车累计实现增加值24.47亿元,同比增长82.5%,累计实现利税11.21亿元,增长119.9%

  (三)内资企业仍为主体,湘南地区增速最快。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2866.21亿元,增长17.8%,比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快0.1个百分点,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为90.9%;外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33.85亿元,增长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54.28亿元,增长24.3%。分区域看,湘南地区实现增加值438.12亿元,增长26.5%,增速最快。长株潭地区实现增加值1934.85亿元,增长17.4%,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3%。大湘西地区实现增加值244.23亿元,增长9.1%

  (四)融资渠道有所拓展,平台建设有新突破为破解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瓶颈,拓展融资渠道,今年湖南加大了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争取力度,申报的4支创投基金获国家批复3支,目前全省国家级创投基金达到11支,排全国第5位,基金规模达28.8亿元。加快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发展能力。国家级平台方面,先后在3D打印、城轨车辆、机器人等领域争取布局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依托华曙高科公司筹建的3D打印国家工程实验室已通过国家立项评审;南车株洲电机、千山药机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列入国家组建计划;长沙矿冶院矿产资源清洁加工等5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获得国家认定。省级平台方面,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布局,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评审工作正在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有待扩大。虽然湖南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规模稳步扩大,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从产业规模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0%,虽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与《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中提出的“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到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高科技企业都具有高风险性和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的成活率要远低于其他行业的企业;而高成长性具有极强的市场扩张力,从而表现为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高成长性。目前全省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产品仅仅是组装型产品或引进技术型产品,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少,名牌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一些企业只注重引进专利,不断买技术,忽视自主创新;同时,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科研内容与生产匹配程度差,成果转化率低。研发能力不强直接导致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生产成本较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重点行业下行压力较大。受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降等引起的市场需求不振因素影响,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继续呈现出疲软态势,行业效益大幅下降。前三季度,该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473.05亿元,同比下降2.0%,行业增加值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0%,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18.64亿元,下降35.2%。其中增加值占全省10.6%的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两家企业实现增加值333.23亿元,下降7.5%,实现利税总额73.11亿元,下降49.1%

  三、后期走势分析

  四季度和2015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产业总体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要维持以外需和生产规模扩张拉动增长的传统增长模式已十分困难,旧的增长动力逐步衰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支撑经济结构转型的首要选择。

  (一)中部崛起和转型升级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以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试点为重点的区域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湖南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六个省份之一,长株潭地区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区与长江沿岸经济带交流的主要结点地区之一,是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支点,“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广受关注,依托长株潭三市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进一步吸引和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形成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株潭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将进一步拓展,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二是湖南的高铁同城效应将进一步提速产业承接转移,武广高铁开通和延伸,沪昆高铁建设,进一步提速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四化两型”,强化创新驱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调整提升制造业,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力度,出台实施支持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十大重点产业的政策措施,这都将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带来诸多利好。

  (二)市场和资源竞争日益加剧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一是从全球范围看,国际市场空间成为最稀缺的资源,外贸环境日趋复杂,围绕全球市场资源和产业博弈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遭受影响,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进一步加剧。二是从国内环境看,受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短期内钢铁建材等重化工业的下行压力将增加,既要着力扩大内需,又要压缩过剩产能,调整压力明显加大,经济运行处于比较艰难的寻求再平衡过程中,这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看,高端项目和高级人才竞争加剧。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各省相继出台了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在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环境下,要清醒的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并不突出的湖南,如何做好“筑巢引凤”这篇文章,如何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向湖南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湖南尤为重要,确保更多的高端项目和高级人才落地入户,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

  四、对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是以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为目标,切实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和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创新能力,并在要素供给、市场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强高新企业认定工作,推进新兴领域发展。一是要加强对一、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的工作。二是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优秀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创造条件,提高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预先研究产业发展方向,突破和储备一批产业关键技术,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占领产业制高点,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形成产业发展的高端竞争优势。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不断加强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并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二)以试点推改革,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是组织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选择工程机械、生物育种、轨道交通等若干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争取国家在创新、资本、市场等方面政策扶持,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开展自主创新驱动区域试点前期研究,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在市场竞争机制、产学研协同、利益分配机制、人才培养流动、开放创新等方面开展系统性改革试点,在优势领域形成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中心。三是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试点建设,组织实施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和长沙智能成套装备产业集聚试点,深化相关领域行业管理、融资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的改革示范。在生物育种、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争取新的国家试点。四是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信息惠民、下一代互联网等示范城市建设,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推进一批示范工程建设。

  (三)以增量带存量,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工作和平台建设一是抓好高新企业、项目和人才的引进工作。坚持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在充分考虑生态承受能力和两型要求的前提下,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集聚,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注重发挥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带动作用。实施一批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互联网”战略,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渗透,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新型医疗惠民等重大创新工程,研究提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抢占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继续围绕生物技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关键领域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和产学研联合,促进成果转化。三是加快区域性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带动,加快推进全省高新区的集群发展、创新发展,重点推动郴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加速省级高新区提质扩容。

承办:社科处
执笔:刘  峰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