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
  • 站群
  • 图片
  • 视频
  • 文件
  • 互动
  • 服务
  • 国家数据

湖南省水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各类企业对水运需求意向分析

决策咨询64期

发布机构:湖南省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9-29 打印本页 | 字体大小: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不断提高,水运行业作为综合交通枢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沿江、沿河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面了解湖南省水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各类企业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及对水运行业发展环境的综合评判,湖南省统计局于7月31日至8月7日通过联网直报系统,对全省33家规模以上水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水运企业)和210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756家大中型建筑业企业、592家大中型批发业和大型零售企业(以下简称各类企业)开展了水运需求情况和意向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汇报如下。

  一、湖南水运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一)过半水运企业集中在“湘江水系”,6成以上为“运输公司”,且企业水运资产规模整体偏小。通过对全省33家水运企业调查发现,“湘江水系”因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条件,吸引过半的企业落户,占到54.5%,排在第一位,“沅江水系”占21.2%,排在第二位,“澧水水系”占15.2%,排在第三位,“资水水系”最少,仅为9.1%,排在最后(见图1)。

  从调查的水运企业分业务类型看,多以“运输公司”为主,占到63.6%,其次为“港务公司”,占到30.3%,“货代公司”数量最少,仅为6.1%。受访的33家水运企业共拥有码头29个,船舶177艘,仓库43个。其中,湘江、沅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连通着湖南大部分县市区,形成了一个南通珠三角、内进大西南、外达江海的天然水运网,在四大水系中“湘江水系”拥有码头和仓库数最多,分别为16个和33个,“沅江水系”拥有船舶数最多,为67艘。但从平均水平看,每个企业只拥有不到一个码头(0.8个)、5.4艘船舶和1.3个仓库(见表1),湖南作为拥有通航河流373条,年水路货运量达到2.5亿吨,航道总里程11968公里的中部地区水运交通枢纽,省内水运企业明显产业规模偏小,优势不够集中,无法适应湖南水运长远发展需求。

表1:湖南四大水系水路货运企业资产分布表 (单位:个、艘)

四大水系名称

码头数

船舶数

仓库数

湘江水系

16

49

33

资水水系

7

11

3

沅江水系

3

67

3

澧水水系

3

50

4

合 计

29

177

43

平 均

0.8

5.4

1.3

   (二)2015年上半年整体水运形势不容乐观,超半数企业水运运输量同比下降,“市场对水运需求不足”成为主因。通过调查发现,54.6%的水运企业表示2015年上半年完成的水运量同比呈现下降,21.2%的水运企业表示与上年同比持平,仅24.2%的水运企业表示与上年同比呈现增加。反映水运量同比减少的水运企业中,66.6%的企业认为导致水运能力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水运需求不足”,27.8%的企业认为是“其他原因”(如:湖南湘钢减产,货运量减少,导致运输需求下降),分别有22.2%的企业认为是“水运基础设施落后”和“企业自身运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映水运量同比增加的水运企业中,87.5%的企业认为促进水运能力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对水运需求增加”,50.0%的企业认为是“运力结构优化”,25.0%的企业认为是“水运基础设施改善”,另有25.0%的企业归结为“其他原因”(如:业务范围扩大,运力有所增加等)(见图2)。

  (三)“省内”是运输货物的主要来源,自产自销仍是湖南水运的显著特点,“湘江水系”成为运输主通道,“岳阳港”、“常德港”、“津市港”分列主要依托港口前三位。调查显示,57.6%的水运企业,运输的货物主要以“省内”为主,39.4%的水运企业表示货物是来自“国内省外”,国际运输量占比最少,仅3.0%的水运企业表示货物来源于“国际”。其中,65.6%的水运企业货物运输范围主要集中在“湘江水系”,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沅江水系”,占18.8%,再次为“澧水水系”,占12.5%,最后为“资江水系”,占3.1%。受访的水运企业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表示主要依托“岳阳港”,占36.4%,其次,选择依托“常德港”的占18.1%,“津市港”排在第三,占12.1%(见图3)。

  (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水运投入强度,降低赋税”和“完善水运保障,加强水运人员管理和培训,增强船舶区域和港口的集中管理”成为水运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最主要的建议。此次调查共采集水运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的建议33条,其中4条是暂无建议,有效建议29条,其中“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水运投入强度,降低赋税。”占比最高,为27.6%,其次是“完善水运保障,加强水运人员管理和培训,增强船舶区域和港口的集中管理。”排在第二,占20.7%。再次是“改善水运基础设施,统一价格,合理调配。”,占13.8%(见表2)。

2水运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建议表

排序

水运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建议

数目

占比

1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水运投入强度,降低赋税。

8

27.6%

2

完善水运保障,加强水运人员管理和培训,增强船舶区域和港口的集中管理。

6

20.7%

3

改善水运基础设施,统一价格,合理调配。

4

13.8%

4

政府加大促进水运平衡发展。

3

10.3%

5

加大航道枢纽下游航道整治力度,营造水上运输绿色通道。

3

10.3%

6

合理运力布局,促进行业间的良性竞争。

2

6.9%

7

充分开发内河水运,大力发展低碳物流。

2

6.9%

8

加强临港产业的发展促进港城互动。

1

3.4%

合 计

29

100%

  二、湖南各类企业水路运输需求分析

  (一)湖南各类企业水路运输现况分析

  1.目前采用水路运输的各类企业不足一成,“原材料”和“企业产品”是各类企业最主要运输货物类型。通过对湖南3450家各类企业调查发现,选择“不采用水路运输”的达到3245家,“采用水路运输”的205家,仅5.9%的企业目前采用了水路运输,采用的企业不足一成。

  采用水路运输的各类企业中水路运输的货物类型主要为“原材料”和“企业产品”为主,分别占到了57.1%,其次是“生产设备”,占到了10.2%,最后为“其他产品”,占到9.7%(见图4)。

  2.近半的各类企业表示今年上半年水路运输货物量与上年“持平”,23.9%的各类企业通过水路运输的货物量占到了总运输货物量的一半以上。调查显示,48.3%的各类企业表示上半年水路运输货物量与上年“持平”,28.3%的表示比上年有所“减少”,23.4%的表示比上年有所“增加”。通过水路运输货物的205家各类企业中,23.9%的企业水路运输的货物量占到了总运输货物量的一半以上,76.1%的企业水路运输的货物量占到了总运输货物量的一半以下,其中,各类企业水路运输的货物量占总运输货物量的比重多集中在25%以下,占到52.2%(见图5)。

  (二)各类企业未来水路运输需求意向分析

  1.“公路运输”成为企业未来货物运输的首选方式,“水路运输”排在最后,“运输速度慢”成企业未来不采用“水路运输”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70.4%的各类企业未来首先选择“公路运输”作为货物运输的方式,其次为“铁路运输”占到23.9%,再次为“航空运输”占2.4%,最后为“水路运输”仅占1.1%(见图13)。在首选“水路运输”的各类企业中,中型工业占比最多,为76.5%,中型批发业占比第二,为11.7%,大型工业和大型批发及零售业最少,分别为5.9%。受访的各类企业中,大型建筑业企业和中型建筑业企业均未把“水路运输”放在未来货物运输的首要选择。其中,56.9%企业表示不采用水路运输的主要因素是“运输速度慢”,其次是“容易受季节、气候影响”,占46.1%,再次是“硬件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占44.3%,最后是“其他因素”(如:水路运输不方便,企业产品不适合水路运输等),占36.5%(见图6)。

  2.12.5%的企业未来有采用水路运输的需求,近八成企业未来选择水路运输的关键因素是“水运成本低”。调查显示,12.5%的企业未来有采用水路运输的需求,87.5%的企业未来是没有水路运输需求的。分行业看,未来有采用水路运输需求的各类企业中,中型工业企业占比最高,为60.1%,其次为中型建筑业,占16.4%,再次为大型批发和零售企业,占15.0%,占比最低为大型建筑业,仅为0.5%(见图7)。

  其中,影响采用水路运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水运成本低”,占到了77.2%,其次是“运量大”,占到56.6%,再次是“水运便利”,占到46.0%,“其他因素”(如:产品本身需要,其他运输方式不好运输等),占到了9.6%(见图8)。

  3.企业未来全年水运最大需求量主要在“100万吨以下”,预计所占企业全年水运量的比重多集中在“1%~25%”之间。调查显示,如果企业未来准备采用水路运输货物,预计全年水运最大需求量主要在“100万吨以下”,占78.3%,“100万吨到1000万吨”的占16.4%,“1000万吨到10000万吨”的占2.9%,10000万吨以上的仅占2.5%。预计所占企业全年水运量比重多集中于“1%~25%”区间,占到65.4%,“26%~50%”之间的占23.2%,“51%~75%”之间占4.8%,“76%~100%”之间最少,占5.6%。

  4.“长沙港”、“岳阳港”、“衡阳港”分列各类企业未来运输货物主要依托港口的前三位,“湘江”为各类企业未来依托的主航道。如各类企业未来准备采用水路运输货物,“长沙港”排在其所依托港口选择的第一位,占到27.5%,“岳阳港”排在其所依托港口选择的第二位,占到22.2%,“衡阳港”排在第三,占到12.4%(见图9)。

  企业未来准备采用水路运输货物,选择依托的航道主要为“湘江”,占到85.1%,排在首位,其次为“资江”,排在第二,占到11.7%,再次为“沅江”和“澧水”,分别占到了10.3%和7.1%。

  5.“政府要加大水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畅通航道信息和平台”和“注重水运发展,打造水、陆、空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成为各类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最主要的建议。此次调查共采集各类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的建议3450条,其中2602条是暂无建议,有效建议848条,其中“政府要加大水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畅通航道信息和平台”占比最高,为15.7%,其次为“注重水运发展,打造水、陆、空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占12.9%。“湖南应抓住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加强港口建设,培养水运人才,构建现代港。”,占9.1%(见表3)。

表3:湖南各类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的建议表

排序

各类企业对湖南水运发展建议

数目

占比

1

政府要加大水运配套设施建设和投资,畅通航道和信息平台。

144

17.0%

2

注重水运发展,打造水、陆、空相互衔接,协调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118

13.9%

3

湖南应抓住国家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加强港口建设,培养水运人才,构建现代港。

83

9.8%

4

提高水路运输速度和效率,尽快跟上现代物流的快节奏发展。

82

9.7%

5

希望政府重视水运发展,严格落实好的政策,简化运输环节及办事手续,为企业减轻负担和成本。

64

7.5%

6

水运要形成规模化发展,畅通水运机制,提高水运的便利性。

57

6.7%

7

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缜密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自然因素风险。

42

5.0%

8

完善航道建设,增加航运的吞吐量。

41

4.8%

9

普及水运知识,设置安全教育机制,保证人员及货物安全。

33

3.9%

10

支持水运建设,能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31

3.7%

11

增加运输船只、码头和航运航次。

26

3.1%

12

加强枢纽港口的建设,拓展港口的功能,加强物流服务引导。

22

2.6%

13

减少季节影响。(枯水期水运不好发展)

19

2.2%

14

加强道路建设,做好码头和工业园的交通衔接,便于运输。(水路建设投入已落后公路铁路发展,无论对内对外水运需加快发展步伐,深水港、大吨位货轮及配套工程等建设投入。)

18

2.1%

15

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河航运,建设投资机制,设立内河航运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扶优扶强。

15

1.8%

15

制定水运优惠政策,财税补贴。

15

1.8%

15

希望湖南水运对企业提供安全和便利的服务。

15

1.8%

18

希望政府加大力度对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规范制度的落实。

12

1.4%

19

加强江流湖泊治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衡发展

11

1.3%

合 计

848

100%

承  办:服务业处
执笔人:任  全
核  稿:倪凡伟
责  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