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猪生产开启盈利模式
决策咨询77期
今年8、9月份,湖南省农村经济调查队组织调查组对全省生猪生产、价格、效益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情况显示,全省生猪市场价格呈上升态势,养殖户养殖效益提高,但养殖信心仍显不足。
一、生猪生产现状
3月下旬以来,生猪价格逐渐回暖,加上饲养成本有所下降,生猪生产终于突破盈亏平衡点,并进入盈利通道。
(一)生猪价格走势大幅回升。我省生猪生产遭遇前两年猪价大跌之后,农民养猪积极性受挫严重。我省生猪出栏价格于今年3月20日左右,跌至近年来的最低点12.47元/公斤,养殖户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200元以上。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仍处于艰难的爬坡期,每公斤出栏价格在13元左右震荡。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猪价格开始逐步攀升,正式进入上涨通道,6月16日上涨至14.46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上涨15.5%,7月16日已大步踏进16.72元/公斤门槛, 7月21日短暂回落调整,随后又出现新一轮上涨,9月底达到18.18元/公斤。
(二)生猪存栏、出栏、能繁母猪存栏数跌幅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出栏4461.2万头,同比下降2.9%,存栏4334.8万头,下降4.0%,能繁母猪存栏405.8万头,下降5.0%。除能繁母猪以外,生猪存出栏降幅均较二季度有所收窄,这表明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存出栏成上升趋势。但由于全省能繁母猪存栏数依然偏低,在这一轮生猪生长周期内,存出栏预计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生猪价格会保持在目前价位运行一段时间。
(三)养殖成本下降,效益提高。一是今年来人工成本小幅上涨。调查了解到规模养猪场一名普查饲养员的月工资为2600元,比去年增加200元,上涨8.3%。二是仔猪价格大幅上涨。猪价上涨,仔猪价格跟着走俏,目前一头20斤重的土杂仔猪价格为450-460元,去年为200元左右,涨了1倍多。良种仔猪价格每头为660元(20斤),与去年最低时的260元相比上涨了1.5倍。虽然人工费用、仔猪价格有所上涨,但由于饲料费用下降较快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70%,因此今年生猪养殖成本总体比去年有所下降,养殖效益提高。三是饲料成本下降。今年豆粕价格为2900-3000元/吨,去年为4800-5200元/吨,下降了40%;玉米价格为2500元/吨,比去年下降了约5%。据古岳峰镇文三纲反映,其养猪场今年自备料价格为1.43元/斤,去年为1.65元/斤,下降了13.3%,以出栏一头肥猪需用饲料900斤计算,因饲料价格下降每头猪可减少饲料成本198元。
(四)规模养殖户占比增加,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由于去年仔猪价格暴涨,肥猪价格处于低谷,养殖利润压缩,一些养殖技术落后的养殖户和散养户被淘汰,使得全省规模养殖户占比增加。标准化生产方面,部分大企业如温氏集团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其他畜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也逐步走上正轨,邵阳的佳和农牧、常德的惠生肉业等与部分生猪养殖场(户)开展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我省能繁母猪存栏数量。养殖户方面大都在提高养殖配套设备,加强管理,注重环保等方面增加投入,特别是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及水电路、防疫等建设。
(五)国家奖励补贴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在落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生猪调出大县、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方面,省市两级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一步科学制定具体方案,既严格落实了国家有关规定,又灵活合理的将奖励补贴资金运用到位。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养殖户信心不足。长期以来反复出现的猪价暴涨暴跌,给养猪户沉重打击的同时,也逐渐让他们从教训中吸取经验,分析预期,增加理性,逐步摆脱猪价涨时一哄而上的格局。尽管目前的猪价水平能使养猪户每头赚钱400元左右,但大多数养猪户补栏仍然谨慎、担心发展太快又遭遇“猪周期”的重挫。并且不少养猪户还担心猪价上涨以后政府为平抑市价而出台打压措施。虽然体现了广大养猪户心态逐步趋于理性,有利于今后减轻“猪周期”的振荡,但也导致了今年以来生猪出栏、存栏并未随价格上涨相应增加,而与去年同期比仍然是下降的。
(二)标准化规模养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省部分市州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有效提高了生猪规模化程度,但标准化程度仍然很低,散养和中小规模养殖比例依然偏高,基础设施落后,饲养管理粗放,饲养成本偏高,养殖风险增大,抗御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养殖风险。
(三)养殖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由于长期以来重发展、轻治理,生猪养殖准入门槛较低,存在选址不科学、设施简陋、粪污排放随意等问题,生猪养殖污染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尽管各级在污染治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欠帐太多,治污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据调查,全省生猪粪污排放已实现达标的主要集中在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且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实现达标,仅占到全省出栏总量的11%;多数养殖场(户)主要采取修建沼气池、沉淀池等来进行治污,但由于前期选址不合理或配套设施不到位,对所产生的养殖污染无法彻底根治;还有少部分养殖户依然是直排。现在利用沼气池也只能降解猪粪尿中40%的COD(化学需氧量),所产生的沼液沼渣因没有配套的有机肥生产线和种植基地消化,导致产生第二次污染。与此同时,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水平也不高。全省只有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的养殖场建有无害化处理池,多数养殖户对于病死猪的处理以深埋为主,方法简单。
三、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增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波动中,实践证明规模化养殖场(大户)抗风险能力强,生产相对稳定,大力稳定和发展规模化养殖,将有利于生猪生产和供应的相对稳定。目前,要在全面落实现有补贴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进一步加大良种和能繁母猪补贴力度,实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建设补贴和奖励政策,大力培育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大户),坚持自繁自养,推广优良品种,淘汰劣质母猪,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在新一轮竞争中增强竞争能力。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提高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针对目前养殖人员文化水平低等现状,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大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实用技术普及率。实行科技人员驻乡入户服务,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加强养殖技术、防疫知识等的宣传普及,提高养殖户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科学补栏的意识,努力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三)加强市场监测预警,保护好养殖户的积极性。物价、畜牧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等机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预警预报。要建立畜禽价格定点监测制度,健全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加强生猪价格宏观管理和指导,准确调控生猪市场,避免养殖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盲目生产局面,逐步引导养猪户走向均衡生产、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切实保护好养殖户的积极性。
承办:农经队
执笔:周 迅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