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转型升级亟需加强
——前三季度湖南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决策咨询81期
湖南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研究湖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食品工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三季度食品工业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2015年以来,在全国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湖南食品工业仍实现了平稳增长,规模企业总数从年初的1824家,发展到9月末的1840家,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沙、岳阳、常德、益阳等市,食品工业从业平均人数从年初的33.40万人,发展到9月末的35.00万人,同比增加2.6%。
食品工业经济总量也在不断扩大,1-9月全省食品工业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4.97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增加值816.59亿元,同比增长9.5%。
(二)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 86家,同比下降10.3%;实现利润总额115.16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幅比上年同期高14.9个百分点。
(三)市州发展不均衡
1-9月,全省14个市州的食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有7个市州增速高于上年同期,分别为长沙、衡阳、岳阳、常德、怀化、娄底、湘西;邵阳、常德、益阳、娄底、湘西等5市州增加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1-9月各市州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市州 |
增速(%) |
上年同期增速(%) |
较上年增/减 (百分点) |
市州 |
增速(%) |
上年同期增速(%) |
较上年增/减 (百分点) |
长沙 |
7.7 |
6.7 |
1 |
张家界 |
-2.6 |
1.9 |
-4.5 |
株洲 |
5.5 |
11.2 |
-5.7 |
益阳 |
11.7 |
13.1 |
-1.4 |
湘潭 |
6.8 |
11.5 |
-4.7 |
郴州 |
6.6 |
11.7 |
-5.1 |
衡阳 |
2.9 |
-11.7 |
14.6 |
永州 |
5.3 |
6.9 |
-1.6 |
邵阳 |
11.2 |
16.3 |
-5.1 |
怀化 |
7.1 |
-1.8 |
8.9 |
岳阳 |
8.6 |
6.2 |
2.4 |
娄底 |
12.2 |
10.6 |
1.6 |
常德 |
15.2 |
6.4 |
8.8 |
湘西 |
24.8 |
-7.1 |
31.9 |
(四)部分重点子行业增速加快
1-9月,食品工业16个重点子行业中,谷物磨制、植物油、制糖业、水产品、果蔬、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蜜饯、乳制品、调味及发酵制品等9个子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水平。除饲料、屠宰及肉类、方便食品、罐头、酒等5个子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外,其余11个子行业增速均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制糖业、水产品、焙烤食品、糖果巧克力及蜜饯、乳制品等5个子行业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高39.9、19.5、25.7、24.1、15.6个百分点。
1-9月食品工业重点子行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子行业 |
增速(%) |
上年同期增速(%) |
较上年增/减 (±%) |
子行业 |
增速(%) |
上年同期增速(%) |
较上年增/减 (±%) |
谷物磨制 |
11.8 |
9.0 |
2.8 |
糖果、巧克力及蜜饯 |
18.8 |
-5.3 |
24.1 |
饲料 |
4.2 |
5.8 |
-1.6 |
方便食品 |
4.4 |
6.1 |
-1.7 |
植物油 |
10.6 |
10.4 |
0.2 |
乳制品 |
27.1 |
11.5 |
15.6 |
制糖业 |
30.3 |
-9.6 |
39.9 |
罐头 |
9.9 |
14.8 |
-4.9 |
屠宰及肉类 |
-0.4 |
8.1 |
-8.5 |
调味及发酵制品 |
17.3 |
14 |
3.3 |
水产品 |
20.6 |
1.1 |
19.5 |
酒 |
9.3 |
11.2 |
-1.9 |
果蔬 |
17.6 |
9.0 |
8.6 |
饮料 |
8.6 |
-1.2 |
9.8 |
焙烤食品 |
17.4 |
-8.3 |
25.7 |
精制茶 |
7.4 |
2.1 |
5.3 |
二.湖南食品工业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散而小,规模经济效益水平低
湖南省食品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9月全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中,大型企业28家,占1.5%;中型企业235家,占12.8%;小型企业1487家,占80.8%;微型企业90家,占4.9%。1-9月,湖南省食品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相当于湖北省的58.6%、河南的40.9%。
2015年1-9月湖南、湖北、山西、河南四省食品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表
指标名称 |
湖南 |
湖北 |
山西 |
河南 |
规模工业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
2934.97 |
5008.77 |
451.30 |
7176.76 |
规模食品工业利润总额(亿元) |
115.16 |
238.46 |
17.20 |
556.18 |
规模食品工业平均用工人数(万人) |
35.00 |
41.80 |
7.00 |
86.17 |
(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转化增值能力不强
湖南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稻谷、生猪、茶叶、油料、蔬菜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以这些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转化增值程度偏低。全省代表精深加工的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比重仅占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4.7%,分别比湖北、山西、河南低 3.2个、0.4个和6.9个百分点。
2015年1-9月湖南、湖北、山西、河南四省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分行业结构情况表
单位:%
地区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食品制造业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湖南 |
65.4 |
20.1 |
14.6 |
湖北 |
62.1 |
15.5 |
22.4 |
山西 |
47.7 |
17.2 |
35.1 |
河南 |
58.4 |
26.8 |
14.8 |
(三)大型企业带动作用不够
前三季度,全省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共28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比全省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低4.8个百分点;9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全省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低6.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省大型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2.4%,比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速低21.8个百分点。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湖南省各级有关部门首先要深刻、正确认识食品工业在湖南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支持现有食品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更加重视引进先进的食品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营销、发展理念,并且要在资金、技术、配套服务等多个方面为食品工业提供支持,加大信息、融资、人才、创新、权益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为其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完整食品工业产业链
针对湖南省食品工业企业“小而散”的短板,湖南省应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一方面,同行业或近似行业的企业应集群发展,节约市场信息搜寻等成本,实现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共享,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在同一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应集群发展,在各环节设定行业标准,形成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专业化程度,提高劳动效率。在此两方面基础上,通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提升生产水平,降低成本,拓宽市场销路,提升企业效益,增强食品工业内在发展动力。
(三)加大技术创新,促进食品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发展
湖南省食品工业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水平不高,因此,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依托技术提升实现产业升级和增加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首先要大力发展食品精加工和深加工,适当减少初级产品和低端加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份额;其次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重视先进的管理方式、营销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高效运用;最后是正确把握市场趋势性方向,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及时调整供应方向和数量,以满足不断变化更新的市场需求。
承办:工业统计处
执笔:汤炼坤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